我父刘玄德 - 第537章 利县大败
第537章 利县大败
上庸这次的突发情况,恰好被刘封用来测试一下自家麾下士族豪强们的态度。
将土地租赁给失地平民以及灾民,是秦汉以来的惯例,同时也是刘封在江东执政的核心思路之一。
不论是吴郡、会稽北部所没收充公,财政赎买,豪族捐献的土地,都被刘封以平价租赁给聚拢的流民、原豪族佃户等百姓进行耕种。
毕竟土地不值钱,土地的产出才是土地值钱的根本。没有产出的土地一文不值,刘封又不是葛朗台,傻到捏着土地不舍得放出去。
这一次上庸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突发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庞统并没有深度参与江东的改革和理政,那时候他还在江陵读书。而许褚作为武人,他对这些也不太精通,更别提他太过靠近刘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政治信号,以他的政商必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这是上庸的突发情况会发展到必须送达刘封面前决定的根源。
当刘封看见这一情况后,心里就有了计较,于是一场带着钓鱼性质的考核就出现了。
这一次考核的结果,无疑徐庶、陈泰最合刘封的心意,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意见是最可取的。
相反,最为滑头的孙权提出的赎买,才是刘封最青睐的方法。
之所以选择赎买,而不是租赁,还是因为上庸的特殊情况,以及采取行动的目的。
刘封要的是斩断申家和部曲之间的联系,仅仅靠租赁是做不到的,或者说时间会太长,稳定性不足等等缺点。而赎买则见效快,效果好。
况且上庸那里的田地并不算多好,也就是个中等偏下的水平,上庸的价值是前进基地,侧翼屏障,以及矿产冶炼工坊。
保住这些,牺牲一点田地的利益也是值得的。
孙权也必然是看见了这一点,猜到了几分刘封的心思,才会想出赎买的方法来。
至于钟毓、顾邵,虽然也很有能力,但局限于大族思维,眼里几乎没有底层。
虽然明知道很大概率会是这么个结果,但刘封还是有些失望。
看来把年轻一代带在自己身边潜移默化的想法,并不是万能的灵药,还需要有其他的手段辅助。
想到这里,刘封抽出一张纸,书写了一份新的诏令。
诏令中加钟毓、顾邵为赎买从事,前往上庸,配合庞统负责此事。同时又给庞统修书一封,让他务必将钟毓、顾邵二人派往一线任职,亲力亲为。
处理完这些事后,刘封又重新拿起了另一份军报。
这份军报已经打开,也看过好几次了。
军报乃是来自于青州,关二叔从荀攸之谋,以张飞为主将,拣选精锐五千人,自寿光往北绕道,沿着海岸疾行,由巨定以北过淄水,趁夜偷袭,竟一举拿下了守备空虚的利县。
利县在袁军战线的后方,是东北方向的遮蔽,一旦失守,张飞所部即可威胁乐安、博昌、西安、东安平、临淄等诸多县邑,将袁军后方搅成一团。
按照荀攸的策略,张飞在攻占利县之后,最好的策略是引而不发,做出威胁诸县的态势,却不能真的出兵。
因为张飞麾下毕竟只有五千精锐。
他的作用是威胁袁军侧后方,动摇袁军正面战场主力的军心。
一旦袁军主力退却,在平原地带很可能会形成溃散。即便袁军能够维持住军心,有效撤退,那在关羽的紧逼之下,很可能一退再退,守不住阵脚。
可张飞要是真的出击了,就算能拿下几座城,除了增加一点扰乱袁军军心的效果外,其他全是负面作用。
首先,他自己的兵力就会被分散,容易被各个击破。
其次,占领城市需要消耗兵力,从而丧失最后一点野战能力。
最后,对于北方袁军增援别说起到阻挡迟滞的效果了,恐怕就是独善其身都不可能。
故此,在出兵之前,荀攸反复强调拿下利县之后,务必谨守城池,只要坚持半个月,张飞就是此战首功。
不得不说,荀攸的策略当真是相当厉害,而且战略眼光一流,不贪不怂,一切以利益为上。
事实上荀攸建言之初,提议的是关平领军,而并非是张飞。
这不仅仅是因为张飞的性格,同时也是因为张飞的地位。
这种奇兵在有选择可能的前提下,一般是不应该让张飞这样的大将担任的。
曹仁、夏侯惇这些地位相当于关张的曹系亲族将领,他们担任的就往往是偏师统帅的职务,而奇兵主将的任务基本都是于禁,乐进、韩浩、史涣这些人的。更何况张飞的性格也容易冲动,而且资历又大,一旦上头,他身边谁能劝说得住?
实在是关二叔拗不过张三叔,这才换了张三叔出阵的。
结果,果如荀攸所料,出问题了。
倒不是张三叔真的一意孤行,实施上张飞在刚开始的时候还真就乖乖的执行了荀攸的建议,除了派出少量兵马出城征集粮食,充盈利县粮库外,并没有其他无端的举措。
可惜张飞恰好遇上了沮授。
袁绍那边也对青州战事十分忧虑,因为青州的僵局,使得他久久没法下定决心再开新的战线。他虽然极其厌恶曹操,刘备的联盟,但也怕打的越来越激烈,反而让两人之间的同盟愈发坚定了。
犹豫再三,袁绍干脆把沮授给派了出来。
沮授这一年来,一直在袁绍身边喋喋不休,劝说袁绍将青州兵马撤回黄河以北,然后休养生息,坐视曹刘反目。
在沮授和田丰看来,曹刘联盟似坚实脆,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过不平衡了。而且曹操有求于刘备的地方太多,反哺刘备的地方却又太少。
除了一个朝廷的名义,其他几乎都是索取。
每年百万石的粮食供给,以沮授、田丰来看,刘备父子定然不能持久。
久而久之,间隙必生。
只有曹刘翻脸,袁绍的机会才会降临。
袁绍被他烦透了,于是干脆以支援青州战事的名义将他打发来了东面。
沮授在袁绍身边的地位本来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督袁军所有兵马。
不过在郭图的挑拨之下,袁绍自己也有些害怕,干脆将军权一分为三。去岁开始的整军,袁绍又借着拣选精锐的机会,再次拿走了沮授部分的兵力。
等到这次打发沮授去青州时,袁绍只给了沮授两万人马,而且除了沮授本部的六千人人外,其他都是被淘汰下来的冀州郡兵。
沮授东来,恰好撞上了张飞攻占了利县。
沮授当即做出反应,先是停止前进,隐蔽自身的存在,同时快马南下给袁谭、淳于琼示警。
随后,沮授先下令以三千郡兵分成大小不一的四、五股兵力,分别从不同的时间和方向反攻利县,即便被张飞打了个抱头鼠窜也毫不在意。
战后,张飞审问俘虏,询问得知这些战俘俱是周边城市的守军,并将周边城市的情况托盘而出。
得知周围城市守军大败溃散之后,张飞顿时大喜,再难压抑心中的火热,当即出兵。
不过即便是此时,张飞依然还留有一定的警惕性,并没有盲目分兵,而是将目标定在了博昌。
这里是时水和淄水的交汇处,又是青州境内难得的东西向河流起始点,连通西安、临淄和东安平,为袁军的后勤补给减轻了一半以上的压力。
一旦博昌被切断,那袁军就只剩下了另外一条陆路运输补给通道了,而且路程还要比现在的补给线长上不少。
不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战术角度,张飞这个选择都没有错,他甚至都没贪功,分兵西安、临淄这两座近在咫尺的空城。
依然的是,张飞这次遇到的却是沮授。
沮授早就算定张飞要么不出兵,出兵必夺博昌,即便分兵,主力也只会是博昌。
于是,沮授在博昌城中设下埋伏,以豪情献城为诱饵,内外包夹,大破张飞所部。
夜袭博昌的四千精锐当场战没四成,剩下的在张飞指挥下奋勇拼杀,好容易杀出重围,却又被追赶上来的袁军围困在了利县。
利县城小粮寡,难以坚守,张飞不得不趁着袁军围城还不紧密时,连夜突围。
结果又被沮授算到,再折一阵,张飞硬生生凭借自身勇力杀开一个口子,带着一千三百余残兵冲出重围,没冲出来的要么战死,要么被俘。
即便这一千三百多,最终成功回到联军战线的也只剩下了七八百人。
五千精兵出征,最终折戟沉沙,只回来了七八百人,这次战损之沉痛,完全将张飞所部的脊梁骨给打折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沮授居然还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在大破张飞之后,直接调动袁谭和淳于琼撤军,做出一副粮草不济,后路被张飞切断,不得不先行退却的假象。
要不是荀攸看破袁谭、淳于琼两部撤退的时候溃而不乱,退而不散,力劝关羽暂缓追击,联军在追击中遇到以逸待劳的沮授所部,必然会再吃一个大亏。
张飞精锐损失惨重,所部两万人的战力最少去了七八成。
别看张飞所部还有近一万六千人,可折损那最精锐的五千人,不但战力暴跌,就连士气也是跌入谷底,已经陷入一触即溃的状态。就连并未折损的关羽所部,以及联军其他所部也都受到了一定的士气打击。
要不是袁军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联军必然会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即便放弃巨昧水防线都无济于事,最少也得汇合正急速赶来的陈登所部才行。
作为战败方的联军这边虽然情况很糟糕,但作为胜利方的袁绍军这边居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最高层次的军议上,袁谭和沮授爆发了极其激烈的争吵,袁谭甚至险些拔刀相向,所幸被淳于琼及时按住。
原因其实并不稀奇,还是老问题一个,那就是战与撤。
袁谭、淳于琼的撤军并没有吸引到联军所部的追击,那么原先预备的伏击也就落了空。
按照沮授的建议,既然已经小胜一场了,那么此时正好见好就收,索性放弃巨昧水防线,退守淄水一线。
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缩短后勤补给线,也有利于缩短防线。
东北方有巨定作为屏障,这是青州最大的湖泊,有巨昧水、淄水、浊水等多条河流汇入,规模很大。
刘备军偷袭利县,就是绕过巨定过来的。可第一次偷袭都没得手,如今袁军兵力充沛,又有了警惕,那就更不可能了。
退守淄水防线,还有坚城临淄和东安平两城隔着淄水遥相呼应,临淄本就是齐鲁大地上的交通枢纽,又背靠博昌、西安、昌国等县,可比巨昧水一线要容易的多。
沮授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袁绍军的粮道缩短,反过来正好就是联军的粮道拉长。
青州大地的绝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的,仅有少数如时水这样的河流,那也不过是一部分河段东西走向。
因此,在青州大地上东西交战,河流不但帮不上任何的忙,反而还会成为险阻,拉长对方补给线的手段极其有效。
可袁谭却接受不了。
袁谭作为青州刺史,没有完整的青州本来就让他很是不满了,如今还被一群杂兵杂将打上门来,他更是深以为耻。
要是兵败不敌那也就罢了,现在明明打了胜仗,不想着怎么乘胜追击,打过河去,乃至于一统青州,居然想着撤退?
这要是传出去了,外人可不得觉得他袁谭又吃败仗了吗?
因此,袁谭怀疑沮授根本就是想要坑害自己,在父亲面前进谗言,暗中支持袁尚那个孺子小儿。
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看法,沮授说的一切自然也就变得不可信了。
沮授本身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能耐着性子劝说袁谭几句就已经很客气了。
毕竟沮授这次过来,可是因为喷了袁谭他爹的缘故。
连老子都敢喷,还怕喷个儿子?
这可不就针尖对麦芒,对上了吗。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