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 第269章 欠钱的是大爷(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9章 欠钱的是大爷(求月票)
    安风暗恋戚昊的话题上了不少媒体的头版头条。
    神仙姐姐初恋大曝光。
    暗恋多年,安风和戚昊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你俩是不是忘记官宣了?
    封号恋情曝光,真假难辨,电影炒作何时休。
    当时只道是寻常,小龙女苦恋杨过多年。
    现在戚昊牛逼了,是企鹅和新浪两家公司的股东,所以媒体还算客气。
    不然的话……看看港媒那边怎么报道的就知道了。
    安风其实不止是被传暗恋戚昊。
    她还有一个地方失误了,被人逮住了话柄。
    就是别人问她和戚昊在一起好不好的时候,她说“暂时还不行哟,这个只是电影……”
    后边还有不少话,可惜媒体根本不关注。
    他们就只揪住“暂时还不行”,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暂时完了,两人就可以在一起了呢。
    一时之间,戚昊和安风的绯闻直接就刮起了台风。
    比戚昊之前的那些绯闻都要热闹。
    而且,这次可不仅仅是绯闻了。
    以前大家都知道戚昊和那些女明星只是绯闻,毕竟很少有一起进出酒店,或者两边都有所表示的情况。
    也就是提供一些新闻素材让媒体随便炒一炒。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啊。
    两人一起出席活动,安风在那里说,戚昊在边上微笑。
    这个微笑很有名堂。
    仔细看的话,居然还有一点儿荡漾。
    不负责任的猜测一下,安风说她“暗恋”戚昊的时候,戚昊说不定很开心呢。
    绯闻炒的火热,甚至从绯闻升级到安风暗恋戚昊,《初恋这件小事》电影人物映照现实,那电影的票房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配合着中影那边暗搓搓的给帮忙争取了更多排片。
    两亿总票房不敢说,但是一点八亿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密钥续一个月,再来点什么劲爆的新闻,也不是没可能过两亿。
    另外,戚昊在一次江城的路演中,正式宣布,他会再拍一部校园青春电影,还是他和安风主演,会演绎不一样的故事。
    这个宣告出来之后,虽然不缺少骂他圈钱的声音,但是还是引起了《初恋》观众的期待。
    尤其是那些刷了不止一遍的资深影迷。
    你放心的拍,只要是你和安风演的我们都看,票房绝对不会少。
    戚昊肯定不信这种言论。
    指望粉丝买单,那电影能亏到底朝天。
    所以,对于《那些年》的拍摄,他总结了《初恋》的各种经验,努力要把这部电影的质量拍的更好。
    争取让它成为校园青春片的天板。
    相比较上一部电影,需要戚昊主动去联系出品方,引入了寰亚一起出品发行,这一部才刚刚放出风声的《那些年》立刻就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追捧。
    成本低,票房高,又有前边一部同类型打底,是个人都知道这是香饽饽。
    所以就有一堆的大小资本过来问情况。
    三千万成本?
    戚昊和安风这次都要拿片酬,两人的片酬加一起要一千万。
    没问题!
    戚昊和安风你们两个不止是1+1>2的关系,只要你们两个愿意出演青春片,那就是整个行业的天板。
    没有可替代性,两个人一千万片酬肯定没问题。
    如果第二部还是能够达到1.8亿票房,那三千万就能赚四五千万的纯利润,这就属于百分之一百多的回报率。
    去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是《建国大业》,三千万成本,四亿多票房,达到了496%的投资回报率。
    其次是《疯狂的赛车》和《非常完美》,然后就没有超过100%投资回报率的电影了。
    《十月围城》连30%都不到。
    倒是张益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因为只了六千万拍戏和宣发,最后拿下了两亿多票房,虽然口碑烂的可以,但是投资回报率却达到了85%。
    这部《初恋》目前最终票房未知,回报率还不清楚,但绝对是年度最强的,毕竟一千万的成本,拿下来快两亿的票房。
    戚昊没有完全拒绝这些资本。
    吃独食很爽,但是会很麻烦,他混圈的原则是与人为善,都坚持这么多年了,自然不想随随便便就和人交恶。
    周星星那种混成娱乐圈没有朋友,除了他本人的性格确实有一定的问题,主要也是因为他太独了,辉煌的时候一年有三四部电影在票房排行榜前五,却不给其他资本赚钱的机会,不整你整谁啊。
    黄小明、刘德桦人缘很好,但是他们经常出大烂片。
    你人缘好,朋友就多。
    朋友请你去演个戏,还给你开高片酬,就问你怎么拒绝。
    你拒绝了,人缘就不好了。
    戚昊处于这两种之间,哪怕是朋友找他帮忙,他也会挑剧本。
    刚成名那两年没什么话语权,他就疯狂接戏。
    把自己的档期排满,这样自然就没有人来找他帮忙了,这就是所谓的爱莫能助。
    不过,戚昊也并不是把大部分份额都拿出来。
    他的中昊娱乐投了30%,飞扬传媒投了30%,剩下的40%拿了10%给中影,最后的30%给各路资本分一分。
    此外,戚昊规定了不准分包。
    这部电影的总成本就三千万,他不会为投资分包买单的。
    投资分包是最近几年新出来的东西。
    就比如戚昊投资了一部电影,一共拿出来三千万,但是他并不是直接拿钱。
    他会把这三千万分成十份,一份三百万,然后以六百万的价格卖出去,下一级出品方投资这部电影就变成六千万的成本了。
    当然,这个比例有些极端。
    必须是特别出色的电影才有可能这样翻倍的往外分包。
    不过,真正的好项目,说不定不只是二级分包。
    下一级的出品方可能还会继续再往下分包。
    有的是好项目确实吸引人,就比如戚昊的这部《那些年》,那些分包的大出品方赚的是资源人脉的钱。
    也有的是专业忽悠人的骗子,拿一些垃圾项目,说得天乱坠去骗普通人投资。
    那些找普通人投资电影的,基本上都是这种套路。
    十投九不中。
    戚昊杜绝了分包,意思非常明显,我给大家分这30%,为的是和朋友们一起发财。
    那朋友们就别指望靠分包这种方式来夸大我的电影成本了。
    我的电影不管怎么说,都是三千万成本。
    因为戚昊在飞扬传媒还有30%的份额,所以这部电影他这边总投资是39%,算是第一大出品方了。
    安风借着飞扬传媒,也有了6%的份额,不算太多,但是也不错了。
    这毕竟是一个没有风险的项目。
    交情归交情,生意是生意。
    路演的空挡,戚昊还去参加了一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开机仪式。
    “你不是早就开始制作了吗?”
    作为总出品方,戚昊被邀请到场合情合理,但是田小鹏特别请求他要把随云道长也带上,就显得格外离谱了。
    你是入魔了吗,需要我带个道士来驱魔。
    “之前一直是在酝酿,我酝酿了七年!特么的比怀孕生哪吒还要夸张。”
    田小鹏现在已经拿到了钱,在戚昊面前随意了很多。
    毕竟,欠钱的是大爷。
    “七年前开始有这个念头的?”戚昊真的很佩服这些做动画的,他接触的这些人里头,基本上都有至少三五年的酝酿。
    三五年酝酿,三五年准备,三五年制作。
    这特么哪里是做电影啊。
    “1997年,我参与了央视动画《西游记》一部分剧集的制作,也就是在那时,我脑子里就塞满了大圣,并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制作一系列三维动画的《西游记》,只不过一直没下定决心,七年前,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始动手研究怎么制作。”
    田小鹏拿出了不少东西给戚昊看。
    这仅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他书房里堆满了各种草稿和素材。
    “你牛逼,珍惜好这个机会,好好做一部优质动画出来。”
    如果中国的动画人都有这种情怀和坚持。
    戚昊觉得这个“小众赛道”真有繁荣兴旺的那一天。
    他判断动画电影可以做,是根据《喜羊羊》的表现,还有霓虹和好莱坞动画电影的蓬勃发展。
    但是真的接触到这个行业的人,就连戚昊也忍不住动容。
    当然,这个行业里也有不少骗子。
    国家多次补贴动画产业,相当一部分的钱都被骗子给卷走了。
    “我肯定会好好做,但是随云道长也不能少啊。”
    田小鹏热切的看着那几个“道貌岸然”的道士,也希望自己的这个项目能够蹭一些玄学气运。
    反正蹭一蹭又不会怀孕,万一有用呢。
    “道爷,怎么样,你觉得他们这项目能不能赚?”
    戚昊站起来拍了拍田小鹏的肩膀,走向了正在做开坛准备的随云道长。
    “那必须赚啊,有祖师爷保佑,不仅仅会赚,而且会大赚特赚,他这电影的票房肯定能够超过……五个亿!”
    本来想说十个亿的,奈何现在国产电影的票房最高也就四五亿,只有《阿凡达》创下了十多亿的记录,哪怕是假道士也不敢帮忙吹这样的牛逼。
    太考验吹牛逼的想象力了。
    “借你吉言,道长,这是红包,你还有什么其他要求,我全都满足你!”
    田小鹏一听说五亿,激动的手都开始颤抖了。
    这个红包是报酬之外另给的。
    戚昊在边上翻了个白眼,你带他去洗个脚,他就更满意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