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48章 渡大河奇袭建昌(下)
“董重民号称勇将,小相公岭又是天险,卫军是如何越岭而来?”又打退了一次卫军的进攻,吴之茂的神情却并不见轻松,反而一脸地凝重问。围城的敌人约有五万,自己只有一万六千,敌众我寡,而且城下的敌人很多是装备精良的卫国禁军,每一回攻城,蒙古射雕手射出的冷箭都给守城的将士造成很大伤亡。守了半个月,城下的卫军倒下约四千,自己的部下也付出了约三千人的伤亡,看上去自己这方的伤亡比卫军小些,可卫军的数量是自己的三倍多。按照这样的战损比,建昌城坚持不了多久。
“末将派夜不收察探后发现小相公岭上仍有喊杀声,想是卫军包围了董将军,然后翻越山岭来到建昌”,总兵韩晋卿回答。
“嗯,依董总镇之勇,小相公岭估计没那么快被攻克”,吴之茂闻言点了点头,有意回避了岭上存储的军粮仅够吃一个多月的实情,缓缓说道:“只是如此一来,我军能指望的也只有徐总镇和张长官矣!”所谓“徐总镇和张长官”指的是驻会川卫(会理)的总兵徐衷明和威龙州长官使张兆远。徐衷明是吴军宿将,张兆远则是最早投奔吴三桂的建昌土司,在他眼中属于可以信任的力量。
——
从德昌所到建昌卫的官道上一万三千大军正在缓缓行军,走在最前面的是威龙州长官使张兆远麾下的八千土兵,走在后面的是会川总兵徐衷明部五千人马。
“叔父,徐总镇让咱们走在前面可是没安好心,欲让咱们替他探路呢”,从侄张联鹏不满地对张兆远说。
“是啊,叔父,徐总镇想保存实力,咱们又何苦替他火中取栗?”另一位从侄张联辰也很不满。
“汝等懂什么,若不是投奔了大周,咱们张氏能有今日的局面?徐总镇可是大周的会川总兵,纵然有让咱们替他火中取栗的想法,赴汤蹈火也得遵命!莫要胡言,注意保持行军速度,与徐总镇的距离不得超过十里”,张兆远没好气地白了两个侄儿一眼。他心里明白,侄儿的话是对的,可张氏原本只是威龙州的一个小土司,正是因为自己投奔了大周朝才不仅能独霸威龙州,还将势力扩展到普济司、昌州司、迷易所、马喇司,兵力也由区区两千发展到八千余众。自己既然依靠的是大周这棵大树,又如何能不为大周效力?不过,他也多了个心眼,虽然打头阵,走得却并不快,始终与后队保持着仅仅十里的距离。
“王爷,敌人的援军距离建昌已经不足五十里”,副万户长巴勒巴齐恭敬地向晋王尔嘎朗禀告,此人是尔嘎朗的心腹,与尔嘎朗的母妃同属土尔扈特部。
“莫急,等敌人行进至距城三十里处阻击。记住,声势要大,一定要让城里的守军知道他们来了援军。候守军出城后,伏兵方许杀出!”尔嘎朗不慌不忙地下令。
张兆远率领的土军行至建昌城南三十里处时遭到卫军建昌卫土指挥使安泰宁、邛部宣抚使岭风起、黎州土千户安蒙、阿都土司阿甲子枯等部土兵的顽强阻击。这些土兵约有一万,虽然装备简陋,士气却极高昂,倚仗着临时构筑的工事,死战不退。尔嘎朗又命都千户长拉玛达什带着两百门囊驮炮凶猛地轰击敌人的援军,隆隆的炮声不绝,即便是建昌城头也听得见。
“大帅,援军来也!”韩晋卿兴冲冲向吴之茂禀报。
“汝可曾派人潜出城察探?真是我军的援军吗?”吴之茂毕竟久经战阵,沉住气问。
“末将派出的夜不收回报说城南出现的的确是我军军旗,且卫军阻击得十分顽固,寸步不让,应是援军无疑”,韩晋卿回答得十分肯定。
“嗯,本帅带一万人出城接应援军,汝率剩下的部队坚守城池,不得有误!”吴之茂听罢下了决心。
建昌南城门打开了,吴之茂带着一万人马由城内呼啸而出。得知援军抵达,这支军队士气振奋,城外的卫军抵挡不住,很快便被杀散。
“快!赶紧接应援军入城!”身经百战的吴之茂迅速捕捉到“战机”,率军疾奔往南。安泰宁指挥的一万土军在徐衷明、张兆远的联合进攻下本已有些支持不住,见建昌方向又杀过来一支敌人,果断命令撤退。听得军令,勇士们发一声喊,四散而逃。他们从小在大山中长大,跑起山路来飞快,迅速便跑得无影无踪。
吴之茂与徐衷明、张兆远顺利会师,心中却隐隐感到不安,卫军撤退得忙而不乱,倒似是早有准备。“不好!快回城!”这位老将察觉到了危险。
“轰~轰~轰~”炮弹如雨点般散落在吴军中。万户长色布腾率万骑在左,科尔沁郡王都什豁尔率万骑由右杀出,陕西提督三丹率军切断吴军往北回城之路,四川提督坚村绛曲率军切断吴军南逃通道。一时间,四面八方皆是卫军。吴军大乱,阵形崩溃。
“快~回城!”吴之茂须发卉张,想拼老命。在他的指挥下,吴军拼命向北突围,想杀回城内。
“传我军令,擅自后退一步者,斩!”卫陕西提督三丹拔刀而立,杀气腾腾。部下慑其威,死战不退。
激战小半个时辰后,卫军都千户长鄂木卓木、格尔捋图、陀察、拜博诸部奉命来援。见无法向北杀回城内,吴之茂只得命部下返身往南突围。“将士们,我军已被包围,想活命的随老夫杀出去!”吼完这声,他便跃马扬刀率先突围。此时吴军已至绝境,在求生的意志下,纷纷跟随主帅舍生忘死而来。
南面是晋王尔嘎朗故意给吴军留下的生门,两万多敌人被包围在一起如果围得太狠,必然拼命,所以他只在在南面留下了四川提督坚村绛曲部五千兵马。见吴军发了疯般朝自己杀来,抵抗片刻后,坚村绛曲下令让出一个豁口放吴军逃命。见求生有望,吴之茂不敢恋战,率部下拼命朝南跑。卫军则尾随着吴军的屁股追杀,逃得慢的吴军不是被杀就是做了俘虏。
追逐一日一夜,吴军逃至禄马驿北部三十里处,吴之茂见部下疲惫已极且连夜赶路暂时摆脱后面的追兵,下令稍事歇息。忽闻号炮声响,又有一支卫军杀出。却是尔嘎朗命甘肃提督萨比尔、西宁副提督祁兴周领军一万在此埋伏。
“苦也!”吴之茂心中发苦。此时吴军败兵虽尚有万余,却已疲惫不堪,哪敌得过以逸待劳的卫军?可怕也无用,只得下令继续突围。
萨比尔立功心切,朝着吴之茂的将旗冲去,吴军总兵徐衷明欲引兵阻拦,被萨比尔一刀斩落马下。仓惶间,吴之茂只得换上小卒的战袍逃命。
此战,卫军仅伤亡三千便取得了歼灭吴军一万五千余众的战绩。吴之茂收拢败兵只余五千多,不敢待在四川,欲逃回云南。不料军令一下,威龙州长官使张兆远却带着三千土兵不告而别。原来张氏世居威龙州,不愿放弃自己的领地逃往云南。强扭的瓜不甜,落了地的凤凰也不如鸡,此时的吴之茂拿这些土军毫无办法,只得带着两千多败兵渡过金沙江撤往元谋。一面加固城池,一面不断派人向留守云南路总管、定远大将军张国柱求援。
见追击已来不及,尔嘎朗不慌不忙地领军返回建昌城,并不下令攻城,只派人劝降。此时城内仅剩吴军总兵韩晋卿部三千多人马。见到卫使送入城的吴军帅旗和徐衷明的首级,韩晋卿知道城是绝守不住了,是为大周殉节还是投降,必须做出选择。望着部下一张张求生的面孔,这位宿将长叹了口气,军心已散,即便自己想殉节又有几人肯跟随?无奈之下,打开城门投降。本以为会受到羞辱,不料晋王尔嘎朗待他十分和善,仍委以总兵之职,还设宴款待。虽然明知道此乃千金市马骨之意,韩晋卿的心中仍有几分感激。
——
有不愿殉节的便有愿意殉节的,小相公岭关内此时已是山穷水尽。城内的军粮只够一个半月,粮尽后,董重民下令突围。可围城的卫军主将巴雅尔却是久经沙场的宿将,早在关外挖掘了多条壕沟,还栽下木栅,筑起壁垒。任守军如何突围,也突不出去。
无奈之下,董重民只得下令部下据城而守。没有粮食吃便杀马充饥。又过一个月,战马杀完,饿极了守军只得啃雪。可雪终究代替不了粮食,不断有人在饥寒中死去。有饿疯了士兵开始煮食尸体,恐怖的死亡气息在全城漫延。
“将军,我军已至绝境。不如~不如降了吧”,者保土百户禄阿格吞吞吐吐地劝主将投降。
“镲~”董重民抬起了偃月刀,怒瞪禄阿格,“吾是陛下亲封的亲军宣威将军,汝亦食周禄,岂能降贼?再敢动摇军心,立斩!”禄阿格慌忙告罪而出。
“阿达(父亲),事情如何?”见父亲出来,禄景曜问。
“将军不允,唉~”禄阿格长叹了口气。
“不降必死,不如我等自与卫军联系,趁夜打开城门”,禄景曜咬牙说道。
“不可,前次我等被卫军包围在城外,全靠将军搭救方才活命。如何能做此不义之事?”禄阿格不肯。
“您胡涂呀,乱世讲什么恩义?我等父子若死在这,者保禄氏便全完了!”禄景曜急得跳脚。
禄阿格终究被儿子说服,趁夜命人打开了城门,卫军呼啸着一涌而入。
“大周亲军宣威将军董重民在此!”收到警报,董重民丝毫不惧,举着偃月刀奋勇迎战。渐渐的,身边只剩他一人。格杀数十人后,这位虎将终于力竭,长啸一声,引颈自刭。
——
吴军的战败引发连锁反应,原本依附威龙州长官使张兆远的昌州长官使卢昭,马喇长官使阿途向大卫国递上了降表。
晋王尔嘎朗率大军沿宁远河直扑威龙州。见卫军势大,张兆远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派使者献出大量珍宝请降。
望着使者送来的数十箱珍宝,尔嘎朗露出了微笑,谓来使曰:“回去告诉汝主,投降后孤许他世镇威龙州”。
听使者说了晋王殿下的态度,张兆远大喜,和侄子张联鹏、张联辰一起,率部下迎接“王师”。不料刚跪下行礼,就被如狼似虎的亲卫捆绑,部下也被卫军缴了械。
“殿下不是许吾世镇威龙州吗?为王者,岂可食言?”张兆远愤怒大呼。
“孤是许尔世镇威龙州,不过是死人,不是活人!这些年尔帮着吴军为恶建昌,杀害了那么多我军将士,如今妄想活焉?”尔嘎朗冷笑,“将此人斩了,尸骨埋于威龙长官司衙门后院,世镇威龙州!”(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