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65章 风卷残云定江南(上)
秦王殿下发下誓言十日破南京,可不是说着玩的,四月一日他的大军抵达南京城下,四月二日即挥师攻城。南京城的北面是大江,西面是秦淮水,东面有玄武湖,东南方向则有钟山(紫金山),皆是守护城池的天然屏障。尤其是钟山,如同一条盘龙守护着南京的安全,素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说法。
绰思吉是个心思细密的人,发狠攻城之前先命副提督兼襄阳总兵杨来嘉率一万五千水师在大江,游击刘青藜、守备程镇邦、陈鼎业率一万水师在秦淮水游弋,彻底封死敌人水遁之路;然后方督促十一万大军攻城。果如老将西日莫所言外郭残破易取,仅一日便攻破外金川门和上元门,逼得守军放弃外郭退守京城。
见进展如此顺利,绰思吉微微一笑,命将中军大帐设于京城外的白土山(今幕府山),之所以选择此处作为大营,一则有山势可以依靠,二则此山紧挨着外郭上元、佛宁、观音三门,一旦形势变化,撤退也方便。古之名将,未思进先思退,概莫如是。复连营百座,将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四月三日凌晨,年轻的秦王殿下精神抖擞地正准备下令进攻,负责护卫中军的万户长巴拜兴冲冲入帐禀告,“殿下,城内派出了信使,说是来请降的”。
“请降?”绰思吉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郎廷佐是把孤当做郑成功也!”遂唤使者入帐,摆足架子问:“汝此来所为何事?”
“郎督宪派在下前来请降!”使者谦卑地回答,头垂得极低,不敢抬头看人。
“哦,郎公畏孤耶?”绰思吉傲慢地问。
“天朝兵锋极锐,非人力能挡,如何不惧?”使者头垂得更低。
“哈哈哈~”绰思吉大笑,“既如此,明日便于钟阜门外受降”。
“殿下明鉴,郎督宪虽有归顺天朝之意,奈何诸将尚有顾虑,说服诸将需要些时间。请给郎督宪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必出城归顺”,使者请求。
“一个月太久,孤等不及。汝回去告诉郎公,只给他十天,十天之后若不来降,便打进城去杀个片甲不留”,说完,绰思吉瞧也不瞧使者,挥手将其斥退。
——
“嗞~”郎廷佐端坐于椅上,品着香茗,入喉醇香,惬意地吸了口气。被包围后这位总督反恢复了镇定,井然有序地指挥部下守城。能做到堂堂总督高位,自然有些能力,当年郑成功率大军攻打南京便在他手上吃过大亏,一早便制定了放弃外郭的计划,一则外郭残破,二则他手中兵马算上水师总共也只有三万四千人,加上征发来的两万百姓,也不过五万四千,外郭范围太广、光城门便有十八座,凭这些兵力难以有效防守,倒不如将兵马聚拢到京城(内城)中。其实京城面积也不小,有十三座城门,不过合理调配,兵力勉强够用。虽然放弃了外郭,京城外的钟山却是万万不敢放弃的,久居南京的总督大人心里清楚,钟山是南京的制高点,拱卫着由太平门至朝阳门(中山门)的城墙,若架重炮于山,甚至能射到玄武门和神策门。所以命副将董次仲领五千精兵屯于钟山。
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想起回来复命的使者,方缓缓问道:“事办得如何?伪王同意了吗?”
“禀督宪,伪王同意受降,不过只给您十日时间”。
“十日?呃~十日便十日,先缓十日再说”,郎廷佐沉吟片刻又问:“伪王神态如何?面上可有骄矜之色?”
“伪王甚是傲慢,还问您是否怕他”,使者想了想说。
“哦,那汝又是如何回答的?”
“小人答曰‘天朝兵锋极锐,非人力能挡,如何不惧?’”
“哈哈哈~汝答得甚好,下去领赏吧”,郎廷佐挥退使者后喃喃自语,“因胜致骄,必然大意,未尝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
“传令下去,今日且歇息一日,明日凌晨全军总攻,务必一战拿下钟山”,待使者走后,绰思吉立即下令。
“殿下前时已应允守军投降,为何又要攻城?”巴拜不解。
“郎廷佐奸诈得很,妄图以虚言诓孤。孤假意许之,欲使其松懈而已”,绰思吉淡淡地解释。
“您如何得知使者是诈降?”
“郎廷佐久镇南京,威信甚高,投降自决便可,何须说服诸将?一张口就是一个月,不是诈降是什么?”
巴拜茅塞顿开,忽又问道:“您既然以钟山为攻击重点,又为何将中军驻于白土山?去仙鹤门岂不更利于指挥?”
“当年郑成功攻打南京便是将帅帐驻于白土山、于神策门外与清军大战。孤特意将大纛立于白土山,便是想让郎廷佐记起昔日旧事,以为我军仍以神策门为攻击重点”,绰思吉微笑。
“殿下用兵如神,末将佩服!”巴拜钦佩不已。
果然,郎廷佐听使者说卫军准他十日后,虽然心里有些松弛,但仍不敢大意,得知伪王的帅帐在白土山,担心卫军延用郑成功当年的进攻路线,将留作预备队的总兵惠占春部调到离神策门不远处。
——
四月四日凌晨,卫军的重炮猛轰神策门。与京城其他城门不同,神策门的瓮城并非内瓮城而是外瓮城,呈“l”形,民间顺口溜曰:“内十三,外十八,一个门栓朝外插”,“门栓朝外插”指的就是神策门。
“轰隆~轰隆~轰隆~”当猛烈的轰炸声传至郎廷佐耳中时,郎廷佐吃了一惊,“未料伪王如此奸诈不讲信义,十日未至便攻城!”等听得炮声集中于神策门,不由以手捬额,“幸亏老夫猜到卫军的主攻方向是神策门,不然便中计矣!”言罢,即令惠占春增援神策门。
然而卫军的攻击重点并非神策门,而是钟山。先夺钟山再破京城是老将西日莫向绰思吉献的计策,秦王殿下深以为然,早命西日莫率六千蒙古军和徐州总兵刘朝辅部一万九千人马伏于钟山附近,待神策门炮声停止后立即进攻,蒙古兵负责向山上射箭掩护,徐州兵负责攻山。绰思吉将攻克钟山的希望寄托在了刘朝辅身上,一则刘朝辅新降急着立功、敢玩命,二则这些徐州兵甚是精锐,能打硬仗。
进攻钟山的战斗先从对孝陵卫的进攻开始。刘朝辅麾下参将田绍趁吴军不备,一举攻入孝陵卫的城墙之内,接着不断推进,孝陵卫各处纷纷被占领。吴军副将董次仲领兵反攻,被田绍击败。接着,卫军朝钟山西峰峰顶推进,这里地势险要,吴军凭借着火炮、火铳向下射击,卫军进攻多次,伤亡累累,始终无可奈何。
四月五日,察觉上当的郎廷佐急调总兵惠占春部出太平门驰援钟山,被卫军蓟州总兵宣有才部拦截。见有援军,董次仲领一千五百精兵由西峰顶杀出。刘朝辅大怒,亲领亲兵反击,徐州镇士气大振,击败吴军。董次仲只得率败军退回西峰顶,卫军紧追不舍。此时卫军和吴军混杂在一起,峰上的吴军不敢开炮,结果竟让卫军趁势冲上峰顶。激战过后,董次仲被刘朝辅斩杀,钟山落入卫军手中。
“传令下去,将全部大炮移于钟山,全力轰击太平门!”听闻夺取钟山得手,绰思吉大喜,立即下达军令。太平门是京城的正北门,位于玄武湖与紫金山相接的位置,扼守钟山通向城内最近的通道,两翼城墙皆顺势依山而建,西包覆舟山,东围富贵山,城门架两山之间,据山湖之险。因为是大明龙脉所在,所以没有护城河。在炮火的集中打击下,被称为“龙脖子”的东侧城墙很快便被轰塌多处,守军死伤枕籍。卫军由豁口处蜂拥而入,吴总兵惠占春率军拼死拦截,被蓟州总兵宣有才阵斩。
四月六日,卫军由太平门攻入京城,郎廷佐无奈下只得率残部退守皇城。四月七日上午,绰思吉正欲下令攻城,忽报城内的守军又派了使者来。
“郎廷佐想投降?莫非又是使诈?”绰思吉冷冷地瞅着使者问。
“不敢~不敢~郎督宪实是真心欲降”,使者慌忙回答。
“既如此,尔回去报于郎廷佐,立即打开城门、丢盔弃甲”,绰思吉冷笑。
这一回郎廷佐没敢耍样,领着万余残兵肉袒负荆请罪。绰思吉倒也没难为他,将败军打散补充战损,命其写信招降江南、江西的吴军。虽然郎廷佐名义上是两江(江南江西)总督,但实际对江西没多大掌控力。不过劝降信在江南倒是造成很大影响。驻守池州的徽宁池总兵拜他喇治、池州参将徐世华、水师营参将王大成领兵来降,徽州、宁国二府和广德州的地方官员也归顺了大卫。不过,驻守镇江的镇海大将军刘之源、江南提督梁化凤却不肯降。
绰思吉知道刘、梁二将皆是沙场宿将,仗着手中有些精兵,不肯轻易屈服,也不废话,领大军往镇江杀去。此时他的麾下又多了三万降军,总兵力高达十六万,(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