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68章 战和两手谋浙江
古来打仗,拼死者少,观望者众。观望是为了在形势不明朗前不把自己卷进去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如果看到有一方占据显著优势,那些观望者多半会向赢面大的一方投降,进一步加剧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此时的秦王绰思吉便面临同样的情况,出征前莲大可汗给了他十五万兵马,夺取江南的连番大战并未让他麾下军队的数量变少,反而由于大量降兵降将的出现增加到超过二十万众。年轻的殿下神采飞扬地准备继续南下,攻取浙江。江淅一带乃是中华膏腴之地,别的不说,仅拿下扬州时查抄当地亲吴官员和大盐商家赀加上收受盐商孝敬,便为大卫国搞到了足足一千三百万两军费,更重要的是掌控两淮盐业意味着大卫国获得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财源,显著增强了战争潜力。正因为见到了江南的繁华,所以才想将另一个重要的钱粮来源地浙江也拿到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今苏州已在自己手中,绰思吉还想到杭州看看。也是,兵强马壮、粮饷充足,不继续南下夺取浙江更待何时?于是,他集结二十万大军于苏州府吴江县,磨刀霍霍,只待准备完毕便沿运河南下兵发嘉兴和湖州,然后直取钱塘(杭州府治)。具有一半大明宗室血统的他从小便深受汉文化薰陶,部署完作战计划后,朝众将感慨道:“孤从小便听闻南方物阜民丰、风景秀丽,杭州的龙井、绍兴的黄酒、湖州的笔和粽子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前些日子光顾着作战,只在扬州、苏州城内小待片刻便离开,此番若打下浙江,孤想去西湖逛逛!”
“老臣亦有此愿,只是为将帅者戎马奔波,打下浙江后恐怕大汗又会下旨让咱们继续进军江西,莫说逛西湖,恐怕便是想美美睡上一觉也难呢”,征东副将军西日莫笑着回答。他是大卫国元老重臣,所以才有胆量开此玩笑。
“孤也只是随便说说当个乐子,西湖仙子估计与孤无缘喽!哈哈哈~”绰思吉哈哈大笑,他听懂了卫拉特之狼玩笑中暗含的劝说:您可是全军主帅,若游山玩水,难免造成军心动荡,还是在军营里待着为好。
“哈哈哈~”诸将皆大笑。
说者也许无心,听者却是有意,蓟州总兵宣有才回营后立即唤来心腹吩咐:“此番南下浙江,务必给本镇多弄些杭州的龙井、绍兴的黄酒、湖笔和粽子来。本镇要献给秦王殿下”。
——
大军尚未发动,远在湖广的莲大可汗又派来八百里加急的快马。绰思吉拆开老父亲的信观看,竟与预想的不同,老父亲先赞赏了一番儿子的战功,然后便让他将进攻的速度放缓些,打下嘉兴府后驻扎于崇德,不用急着前进,而是遣使至杭州逼浙江巡抚蒋国柱投降。大可汗之所以有此想法,其实是此前派过使臣劝降蒋国柱,蒋巡抚对使臣十分客气,说什么早有归顺天朝之意,但隔着安徽、江苏,不好立即归顺,待王师至浙,定举阖省之兵以附。英明睿智的大可汗自然知道这不过是首鼠两端的说辞,可如今得知东路军已经全取了江南(南直隶),想来那蒋国柱也不敢对抗王师,遂兴起逼降之念,在给儿子的信中得意洋洋地写道:“……以我破竹之势,谅那蒋国柱不敢不从……彼若降,可驱浙江之兵为先锋,西进江西,攻吴三桂侧翼……”
读完信,绰思吉暗道父汗会做生意,既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减少己方伤亡,又想驱使降军做先锋为自己打仗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实在是无本万利的好买卖!君命难违,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遂率军攻打嘉兴。领头的先锋赫然是投降的刘之源麾下总兵陈文达、副将刘邦柱、参将尼雅哈等。朝廷虽然罢免了刘之源的官职,可他麾下将领和两个儿子的官职却保留未变,此番任为先锋,也有让他们立下战功交投名状之意。
陈文达、刘邦柱、尼雅哈等憋着劲想立下战功在新朝立足,统领着两万人马走得飞快。可想立功并不是件容易事,刚至嘉兴不远处,嘉兴总兵赵玥、副将赵珀便带着七千人马投降了。赵玥、赵珀是兄弟俩,皆是原浙江提督赵国祚之子。赵国祚的父亲赵一鹤早在天聪八年(1634年)便降清,立功授三等甲喇章京(轻车都尉),本人更是对大清朝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吴三桂担心其影响自己的称帝计划,施加手段,以年事已高且身有旧疾为名免去了赵国祚的浙江提督之位,为安其心,又任其子赵玥为总兵。
赵氏兄弟自然知道老爹是被吴三桂排挤走的,哪里肯为大周效死,听得卫国大军南下,早早便派人出城投降。投降意味着无功可立,陈文达等只得板着脸接受,按照原定的方略,驻于嘉兴府崇德县,等待秦王的大军。
浙江重地嘉兴,不费一兵一矢便到了自己手中,绰思吉欣喜之余又觉有些无趣,遂按照父汗的意思驻军于崇德,然后派使者去杭州劝降。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驻守湖州的副将玛哈达居然也带着五千人马投降。玛哈达是满人,大清亡国后便成了无根之人,只想混口饭吃,并不想为大周殉节,见嘉兴的赵氏兄弟降了,二话不说也做了卫臣。
听闻湖州也降了,绰思吉乐得哈哈大笑,谓西日莫曰:“孤本想执行父汗之命驻军于崇德,却不想嘉兴、湖州二府不费一矢皆为我有。可见浙军无抵抗之心,既如此不妨再大胆些,孤率军将海宁打下来,您率军前往湖州新市镇驻扎,如此更能威胁杭州,谅蒋国柱那厮不敢不降”。
西日莫想了想说道:“大汗的意思是让咱们驻军于崇德,若蒋国柱不肯降再进攻,如此岂不有违圣意?”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您只管执行,父汗若怪罪,孤担着”,绰思吉虽然年轻,却极有担当。
西日莫闻听,率军七万前往湖州,驻于德清县新市镇,此地位于运河苕溪之间,中间再无大江大河阻拦,可由此直趋杭州府治钱塘。绰思吉则带着十四万余大军前往海宁,先锋则是新降的嘉兴总兵赵玥、湖州副将玛哈达部一万一千人马。
海宁之战是卫军进入浙江发生的唯一一次战斗,驻守海宁的是浙江巡抚蒋国柱的心腹副将刘国玉部一万二千精兵。刘国玉当年曾追随蒋国柱击败过郑成功,麾下兵马颇是能战,甫一开战竟击败了赵玥和玛哈达的人马,赵玥的弟弟赵珀也被其阵斩。消息传来,秦王殿下大怒,亲督大军攻城。十余万卫军攻打一座小城,实力着实悬殊太大。坚守七日后,海宁城破,刘国玉自刎。
——
“抚院,卫军大兵压境,敌众我寡,您可得拿个主意呀”,杭州城内,城守营副将柳同春焦急地对巡抚蒋国柱说。
蒋国柱叹了口气,“当年海逆攻打南京,吾与诸将拼死作战,方得险胜。本以为立此大功,清朝定会封赏,孰料不但无功反追究吾镇江失守之罪,革职抄家。后虽重新起用,却也是九死一生。何故?在胡人眼中,吾等汉将皆是奴才,难得信任。清国是如此,卫国何尝不是如此?正因为此,吾才决定效忠大周,周王(指吴三桂)不管怎么说也是汉人”。
“您的意思是坚守杭州与卫军死战?”柳同春吓了一跳,“可连梁提督那样的猛将皆阵亡了,郎督宪、屈督宪、韩抚院也降了卫。如今嘉兴、湖州二府又不战而降,卫军兵分两路,一路驻新市镇扼我咽喉,另一路攻海宁威胁我侧翼,我军总共只有数万兵马,如何抵挡?”
“汝误会了,吾可没有螳臂当车的意思。只是偶发感慨而已!”蒋国柱长吁了口气,当年打了胜仗仍被追究责任一事对他打击很大,早没了锐气,只想好好活着。
“报~海宁失守,刘副戎阵亡!”正聊着,亲卫又传来了一个令人心胆俱丧的消息。
“什么!”蒋国柱大吃一惊,刘国玉是他的心腹,麾下兵马也是杭州守军的精锐,怎么这么快便丢了海宁城?许久,方定下心神,无精打采地说道:“立即派人去卫军大营,告诉秦王殿下,吾愿将杭州城献给大卫国”。
蒋国柱投降后,为安人心,秦王绰思吉报于莲大可汗,仍委其浙江巡抚之职,其余降将亦保留用职。消息传来,更是引发了一波投降潮,温州总兵李荣、宁波副将麻荫扬、衢州副将孙加印、金华参将石调声、处州参将蒋懋勋等纷纷来投。一时间,东路军声势大振。绰思吉命蒋国柱、李荣带、蒋懋勋等降将领三万余兵马留守浙江,自率二十三万大军由衢州攻入江西。(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