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70章 汉家山河青天守
杨宝荫、赵天元领着一万七千人马赶到广信府治上饶,使得广信知府曹鼎望又惊又喜。此人本是徽州知府,博学多才,工诗,制墨尤其精良,因与安徽巡抚张朝珍不睦被降了三级,好在江西巡抚董卫国很欣赏他的文才,向大周朝廷上奏重新起复,任为广信知府。他感董抚院知遇之恩,尽心办差,将广信一地治理得井井有条。闻听卫国东路大军屯兵于江山县,广信副将柯升麾下人马又被董抚院调离,他心里清楚凭上饶城守营和自己手中的那些衙役杂兵肯定守不住,又不愿降卫辜负了董抚院知遇之恩,所以动了弃官逃跑的念头,偷偷命人将家赀装车,一旦卫军逼近,立即走人。正在这节骨眼上来了援军,怎不叫人惊喜?
“曹抚台可曾派人打探江山县的卫军人数约有多少?”一见曹鼎望,杨宝荫便问。
曹鼎望脸一红,他本打算逃跑,又如何会派人打探敌情?讷讷说道:“下官乃是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只是听路过的行人说胡卫的那位秦王麾下人马极多,有说二十万元,有说三十万的,有说四十万的,甚至还有说五十万的,到底多少,委实不知”。
赵天元大怒,他本海寇出身,匪气十足,当即呵斥道:“卫军驻扎江山县已久,汝居然连派人打探都没做,真正是蠢材!”
可怜曹知府一向自诩文彩风流,没想到今日被人骂作蠢材,不由得又羞又躁,面红耳赤。
“咳~”杨宝荫微咳一声,止住赵天元发怒,谓曹鼎望曰:“请曹府台速将城里的青壮征发来加固城防,本地的汛兵衙役也全部勒令上城协守”。
“下官这便去办”,曹鼎望连忙称是退下。
乾元二十七年(1670年)六月三日,大卫国征东大将军、秦王绰思吉做好了攻入江西的准备,亲率二十三万大军由江山县顺玉溪南下,扑向江西广信府玉山县。出征前年轻的殿下激励众将曰:“我军的驻地名为江山,为了大卫的一统江山,诸位当奋勇前进,立不世之功!”
“末将定当奋战”,“愿替殿下效死”,“大卫必胜”众将听罢群情激昂,士气高涨,纷纷高呼请战。
在激昂的请战声中,嘉兴总兵赵玥的声音尤其洪亮,他奉命带领湖州副将玛哈达、宁波副将麻荫扬、衢州副将孙加印、金华参将石调声诸将麾下的三万浙江兵为先锋,新降之人渴望立下功劳。
“孤听闻戚少保(指戚继光)时,浙军闻名天下,今日愿观诸位雄风”,绰思吉笑着鼓励浙军将领。
“末将等定不负殿下重托!”赵玥代表浙军将领信心十足地表态。信心来源于实力的悬殊,有消息说玉山城的守军不足千人,而自己足有三万战兵,不愁打不下来。
然而他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敌人:五十二岁的玉山知县黎士弘。此人本是广信府推官,因玉山县迭遭战乱知县出缺,百姓离乡背井,被广信知府曹鼎望派往玉山署知县职。曹鼎望选他是听说他为政清廉、听断精明,他也果然不负重望,一到玉山便省问疾苦,招集流散各地百姓,垦田定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又重新审理积案,释放无辜百姓数百人,被百姓称赞为“黎青天”。
黎青天啥都好,就是曾做过明朝的博士弟子员,思想固执,坚持华夷之防,他对玉山城守营的军士和百姓说大周乃是汉人政权,而卫国却是胡虏建立的国家,自古汉胡不是两立,若向卫国投降,子孙后代都会成为胡人的奴隶。
听说“黎青天”要带领大家伙儿抵抗胡虏,受其恩惠的玉山百姓纷纷响应,很快便聚集起五千余众。黎士弘将原有的有战斗经验的七百守备营军士分散至城墙各处指挥百姓守城,以老带新,加固城墙,多备礌石、滚木、火油、金汤等物。此时,卫军面对的已不再是人数不足千人的守军,而是整整一座众志成城的玉山城。
“派个人入城,告诉守军,降者不杀”,赵玥傲然坐于马上吩咐。在他看来,小小的玉山城,孤立无援,只要派人个去劝降,莫敢不从。
谁曾想使者入城后不久便少了只耳朵,血淋淋地返回,泣道:“玉山知县黎士弘无礼,不仅割了标下的耳朵,还骂咱们大卫是胡虏之邦,骂您认贼作父、数典忘祖,说要啖您的肉,饮您的血”。
“腐儒焉敢如此!”听闻小小的玉山县居然敢对抗自己的兵锋,赵玥大怒,即命金华参将石调声部攻城。
石调声当参将有些日子了,听闻总镇将攻城的任务交给自己,打一座只有区区数百兵丁防守的小城有何难哉?简直是送功劳给自己好让自己再一层!遂兴高采烈地率部攻城,不料苦战一整日,丢下五百余具尸体,居然毫无所获。鸣金声响起,无奈之下,只得面红耳赤地收兵退下。
“废物!”赵玥骂了句石调声的无能,次日换上宁波副将麻荫扬部攻城,在他看来,麻荫扬军的战力远胜于石调声,必能破城。不料,麻副将挥师攻城,战了一整日,丢下三百余具尸体,仍然无法登上城墙。
第三日,再换上衢州副将孙加印的部下攻城,仍旧毫无进展。苦战三日,伤亡千余人,这座弹丸小城楞是岿然不动。
第四日,赵玥急了,谓诸将道:“秦王殿下马上就到,吾等初降新朝,若连一座弹丸小城都打不下来,有何面目见殿下?今日本镇亲自攻城,尔等各攻一门,日落后若城未下,本镇先斩了尔等,再自刭谢罪!”
在死亡的威胁下,卫军爆发出极强的战力,一波接一波,悍不畏死地扑向城墙。终究人多势众,于第四日傍晚攻克玉山。战后赵玥清点人马,足足伤亡了三千人,不由得悲愤莫名,命人押来五大绑的黎士弘,骂道:“王师所过之处,督抚提督等大员降者如云,尔在周朝任多大官?尽的哪门子忠?如此多的军民葬生于此,皆尔之罪也!”
“呸~”黎士弘怒啐了口唾沫,挺直腰杆反问道:“为保汉人江山,无数军民同心死义,尔在周朝任多大官?为何反做胡虏之臣?”
“拖下去,斩首示众~曝尸三日~”大帐内响起赵玥气急败坏的声音。(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