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97章 古泥关二帝对决(下)
“卫军久战疲惫,我军经过休整后锐气方盛,朕本想施疲敌之计,坚守数月磨光卫军锐气后再一举攻之,不料云南局势有变,等不及也!”广西柳州古泥关吴军大营内,吴三桂命人将留守云南路总管、定远大将军张国柱写给他的信拿给诸心腹看,感叹连连。
“陛下,西路卫军已经攻下东川,正准备南下夺取寻甸,过了寻甸便是昆明,云南危矣!云南乃我军根本,一旦有失,军心必乱!为今之计,只有两条:一则立即与卫军决战,若能击败伪汗,西路卫军不足为惧;二则撤军回云南,虽然能暂时保住昆明,可不战放弃广西,军心亦会动摇。且若伪汗率军由广西西进,与西路卫军两路夹击云南,云南还是保不住。依臣之见,只有集中兵力与伪汗决战这一条路可走!”首席谋士方光琛建议。
“臣等愿追随陛下与卫军决战~”金吾前将军吴国贵、金吾左将军胡国柱、金吾右将军夏国相、亲军右掖将军卫朴等吴三桂心腹将领纷纷请战。他们的家眷皆在云南,听闻西路卫军逼近昆明、己军进退两难,顿生拼命之心。
见军心可用,吴三桂微微点头,但并未立即作出决定,而是拿眼瞅着另一位谋士刘茂遐,此人足智多谋,坚守不战疲弊卫军的计谋就是他出的。
“臣以为云南地形险峻且我军已扼守险要,张国柱又有将才,西路卫军未必能立即攻入云南。此战乃是决定大周国运之战,若无绝对把握,不可冒然出击。我军已和卫军在古泥关相持两月,若再对峙两三个月,卫军久战无功,必然生怨,到时再决战不迟”,刘茂遐依然坚持原先的观点。只是这一次,支持他的人寥寥无几。
吴三桂见状,深深叹了口气,“玄初(字)所言有理,朕自然明白。可将士家眷多在云南,再拖几个月,一旦卫军入滇的消息传开,恐怕卫军尚未生乱,我军的军心倒会先乱了。朕意已决,明日凌晨列堂堂之阵与卫军决战”。
“决战”二字一出,这位戎马一生的皇帝身上立时散发出凌厉的气势,缓缓开口激励麾下的将军们,“大周国运,在此一战,诸公勉之!”
“愿为陛下尽忠~为大周效死~”大帐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效忠声。
——
乾元二十八年(1671年)七月一日凌晨,吴军出营列阵,缓缓逼向卫营。
“吴三桂这老乌龟终于出来喽!朕等他等得好辛苦!全军出营列阵,准备决战!”听闻吴军主力出营,莲大可汗大笑着下达军令,为激励士气,他朝部下怒吼道:“朕昨夜梦到了长生天父亲,他对朕说,‘英勇作战吧,我的孩子,你是得天眷顾的勇士,统率着人世间最勇敢的军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马蹄’”此言本是为激励士气的虚言,可大卫国的将军们,尤其是那些蒙古族的将军特别吃这套,他们坚信大可汗是莲生大士下凡,是“长生天”的使者,得到“长生天”垂青、眷顾、庇佑,所以才能无往而不胜。
“浩瑞~浩瑞~浩瑞~”不知是谁带头高呼,大帐内不由自主地响起一片又一片的欢呼声。
——
卫、吴双方出动的军队皆在三十万以上,旌旗蔽日、无边无际,如两条欲择人而噬的巨蟒,缓缓靠近。
“杀!”亲军建武将军杨奉先怒吼一声率五千轻骑驰向卫军。此人是吴三桂辽东旧部出身,屡立战功,是吴军中出了名的猛将。
“杀!”布哈拉万户长索诺木策凌也率五千轻骑迎向冲上来的敌人,此人亦是卫军中著名勇将,手中虎叉据说能叉死虎豹。
两支骑兵绞杀在一起,虽然打得激烈,却只是试探性的前哨战。卫军的骑兵更加训练有素,骑术也更好些,占了上风,杨奉先一时不备,被索诺木策凌手中虎叉刺中咽喉,滚下马来。
“浩瑞~浩瑞~浩瑞~”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在战场上响起
吴三桂脸色铁青,心中明白蒙古人的骑兵优势是自己这边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陛下何不使用战象?”吴三桂的女婿、金吾右将军夏国相建言。云南产战象,吴三桂的军中编有一营象兵,共有战象五百头,每象配战兵七人:一名驭手、一名射手、一名长枪兵或长矛兵、另有四名刀盾兵分守象的四蹄,由亲军铁骑右将军范齐韩统率,乃是吴军的杀手锏,为保密,此前一直未露面。
吴三桂点点头,下令道:“象营出战!马宝部紧随,胡国柱部次之”,想利用大象冲乱卫军大阵,再以骑兵后继,步兵随后掩杀。
卫军前番攻入广西、云南时曾与象兵作过战,有对付象兵的经验。看着一头头庞然大物奔自己而来,苏勒坦不由冷笑,“开炮!给朕用火铳狠狠地射!”
“轰~轰~轰~”“呯~呯~呯~”
炮弹和铳弹不要钱般地射来,射倒一头又一头战象。好在这些战象都受过特殊训练,不怕火,耳朵也被刺聋,倒没受太大影响,继续往前冲。终于有百余头战象冲入卫军前阵,象鼻狂甩、象蹄猛踏,背上的射手也不断挽弓向卫军射箭。
“让开路,放大象走,只射杀象兵”,负责指挥前军的一等吐鲁番公西日莫冷笑着下令。这位卫拉特之狼有对付象兵的经验,指挥部下将象兵一一射杀,让开道放无人指挥的大象出阵。
好不容易指挥象兵攻入敌人前阵,却没取得太大战果,亲军铁骑右将军范齐韩心里焦急,驭使坐象朝一杆卫军将旗处杀去。将旗是池州参将徐世华的,徐参将没有与象兵作战的经验,见此庞然大物,不由惊恐,身不由己地拨转马头欲逃,被范齐韩一箭射倒。范齐韩正开心着,“呯”的一声铳响,卫军火铳手击中了他,迸裂开的弹丸将其射成筛子。
放走幸存的吴军战象后,卫军前阵又迅速恢复了阵形。望着阵前那一杆杆如林的长枪,吴亲军骁骑前将军马宝知道无法立即破阵,率本部骑兵掠阵而过。其后的胡国柱部步兵也无法在阵形齐整的大阵前讨到便宜,攻了一会儿,不得不退回本阵。
“倮倮兵甚是勇猛,陛下不妨用之;同时可令炮营将炮前移,发炮轰击敌阵,”见象兵失利,谋士刘茂遐献策。他虽然不赞成与卫军决战,但既然主上要打,也只能竭尽谋臣之职。吴军中有五六万新招募的倮倮兵,他们从小在大山中长大、与各种野兽搏斗,虽然装备简陋,打起仗来却凶悍无比。
吴三桂点头称善,立即命炮营前移,向卫军开炮;同时命金吾前将军吴国贵、亲军骠骑后将军刘汉章指挥倮倮兵冲阵。
“轰~轰~轰~”炮弹落入卫军前阵,虽然卫军训练有素,无令不敢离开本位,可却造成巨大的伤亡。
借着大炮掩护,倮倮兵们口呼“倮(虎)~倮(虎)~倮(虎)~”杀向卫军。有人被卫军长枪刺穿肚子,肠子露出,塞回去继续作战;有人被砍断了胳膊,换另一只胳膊执刀再战;有人用牙齿当武器,死死咬住敌人的咽喉。激战中,卫军都千户长札木灿被一名倮倮兵咬断咽喉而亡。饶是卫军身经百战,也未经历过如此场面,不由得出现慌乱,甚至有人缓缓后退。
“给朕射!”莲大可汗放下千里镜,下令埋伏于阵中的己方大炮开火。他一直将橐驮炮等轻便火炮伏于军阵中,即使是象兵冲阵也未使用,此时到了用炮之时。
“轰~轰~轰~”,突然出现的炮弹一枚接一枚在倮倮兵中炸响,勇敢的倮倮勇士成片被炸倒,甚至连指挥倮倮兵的亲军骠骑后将军刘汉章也中炮而亡。此时吴军新兵多、战阵训练不足的缺点暴露出来,巨大的伤亡令倮倮兵们再也无法保持整齐的军阵,即使吴国贵竭尽全力,也无法让他们恢复原先的阵形。
“全军出击!”老于军事的莲大可汗立即把握住战机,下令全军冲锋。
军令一下,齐王麦拉斯、一等吐鲁番公西日莫便各率四万精锐骑兵冲击吴军两翼,赵王毕力根达来、满都拉图、特古斯朝克图等卫军猛将也各率本部,攻向吴军中军。
卫顺庆总兵刘汉臣正率部与吴军厮杀,一名美丰姿、垂发委地、温雅如书生的吴军将领飞驰而来,手中丈八蛇矛盘旋若飞,只一合便刺中刘汉臣额头,惨叫一声倒地呜呼。杀人者,吴军猛将、亲军奋威将军王绪是也,此人是吴三桂平西藩下子弟出身,对吴三桂忠心耿耿。
“嘭~”丈八蛇矛遇到了狼牙棒,卫军猛将、两广总督满都拉图瞅中了他。
双方战了十余合,王绪正欲继续拼命,卫土尔扈特万户长鄂尔罗斯驭马从其面前掠过,手中弯刀,割麦子般割断了王绪的脖子。
“我自杀敌,无需你帮忙”,满都拉图瞪了鄂尔罗斯一眼,继续驭马寻找下一个目标。很快他便寻到了吴铁骑前将军线惟明,手中狼牙棒极凶狠地一砸,将线惟明的头颅砸得粉碎。
在卫军的猛攻下,吴军军阵逐渐出现败象。尤其是中央,卫军一度攻到吴三桂的中军附近。
“满洲的勇士们,杀了吴三桂,今后便再无人敢小觑咱们!”新降卫不久的徽宁池总兵拜他喇治看到了吴三桂的大纛,率数千满洲降军冲杀而来。
见皇帝危急,吴三桂的女婿、亲军右掖将军卫朴急忙率吴三桂身边的亲兵迎敌。此人武艺极高,却因为一直护卫在吴三桂身边、不能独领一军,而声名不显。甫一交手,拜他喇治便感不支,三招后人头被卫朴的长刀削落。
“嗖~”一枝冷箭贯入卫朴的额头,却是卫军中有名的神射手、二等阿鲁科尔沁伯楚依所为。
射倒卫朴后,楚依率本部人马继续往吴军大纛处前进,却不防一支人马抢到他的前面。赵王毕力根达来率军来也,红通通的长枪、杀气腾腾的王!只一合便将试图阻拦的吴亲军劲武将军汪文元刺于马下。见主上危急,亲军义胜将军吴有鲛领着本部人马拦住毕力根达来的去路,不过三个回合,亦被长枪刺中咽喉而亡。
“陛下快走,臣来断后!”见形势危急,金吾右将军夏国相忙劝吴三桂撤退。
吴三桂凝视战场,见己军在各条战线上都呈分崩离析之势,知道大势已去,朝谋士刘茂遐叹道:“悔不听玄初之言!”言罢,下令撤退。
激战中,想撤退可不是易事!尤其是吴军中还有十多万训练不足的新兵,军令一下,吴军的撤退很快变成了溃败,士兵们顾不得战阵齐整,撒开脚丫子落荒而逃,卫军随后掩杀,死者不计其数,直杀得古泥关附近的浔江江水赤红。
替岳父吴三桂断后的金吾右将军夏国相终究未能逃脱,力尽后被俘;被俘的还有指挥吴军炮营的亲军振威将军王弘勋,他的炮营缺乏机动性,跑不过卫军的马蹄;亲军骁骑后将军杜辉指挥吴军水师,上岸步战后同样因为缺乏马匹,做了卫军的俘虏。当然,也有机灵人,吴军副将沈伟、方志球见势不妙,各率数千败兵主动在战场上挂出降旗。
此战,卫军以伤亡三万五千人的代价,取得了斩杀吴军六万、俘虏七万的骄人战绩,轰动天下。
——
“将那三员俘虏带上来”,听说抓住了三位吴军高级将领,有一个还是吴三桂的女婿,莲大可汗来了兴趣。吴军大败之后,士气必然低落,若是连吴三桂的女婿都降了自己,对招降残余的吴军大大有利!
“尔便是夏国相?听说尔颇有才具,朕是爱才之人,可愿归顺大卫?”他盯着夏国相,如同盯着稀世珍宝,口中滔滔不绝,皆是劝降之语。奈何夏国相把眼一闭,任某人舌灿莲,愣是一言不发。
竖子竟敢蔑视朕!朕绝不允许!见他如此不识抬举,苏勒坦勃然大怒,冷笑道:“尔既不想活,朕便成全了尔。拖下去,斩首!”
杀了夏国相,他又换上仁慈的表情,笑呵呵对杜辉说:“听说将军曾是台湾郑氏部将,并非吴三桂亲信,何若为其殉死?可愿归顺否?”
“咱本是海寇出身,不受人待见,幸得昭武皇帝陛下收留,才得荣华富贵。今日正是报主之时,不必多言!”孰料杜辉竟是个硬骨头,不肯降。
“拖下去,斩!”苏勒坦也不客气,果断下令。
“王将军,吾等受陛下厚恩,可不能做背主之贼啊!”被拖出帐前,杜辉鼓励王弘勋。
苏勒坦又冷冷地盯着王弘勋问:“尔愿降否?”
被他森寒的目光一扫,王弘勋汗流雨下,吱唔不能言。按说他是吴三桂辽东旧部,应该比海寇出身的杜辉更忠心于吴三桂才是,可是千古艰难唯一死,脑袋只有一颗,砍了便没了。
“扑通!”王弘勋跪伏于地,羞愧地哭喊出四个字:“罪将愿降!”(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