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301章 两广岑黄今犹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西泗城州(古勘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著名的凌云二十八景大多在此。州城东青龙山脚下,有侗族土兵日夜巡逻的地方便是泗城土知府的府衙,自宋皇佑五年(1053年)岑仲溪担任沿边溪峒军民安抚使、带领岑氏子孙进入广西,再至元至正四年(1344年)岑怒木罕掌印泗城州,岑氏土司控制这一带已经足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便如同此地的土皇帝一般,守卫森严也就不足为奇。
    “嗞~”泗城土知府岑继禄惬意地斜靠在太师椅上,呷了口案上的香茗,正宗的信阳毛尖,据说是上贡给皇帝的贡品。好东西大家尝,皇帝有的,泗城岑氏自然也应该有。随着茶汤的香雾飘渺,岑大土司陷入了沉思。
    二十六年前,年轻气盛的他从叔父手中接掌泗城土知州之职,下决心做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土司,在位以来,修路、修桥、建学堂、发展水利,让泗城出现了难得的升平景象。他将自己创办的学堂命名为“黉宫”,虽然只教授岑氏家族子弟,依然让泗城读书识字的人数大增;他组织人工开凿河道导引龙渊水环绕署衙前,既方便百姓饮水和美化环境,又使署衙前有两条护城河,形成龙渊河、澄碧河弯绕并流的“双玉带”;泗城的街道原先皆是土路,一下雨便泥泞难行,他组织百姓入山采石,大街道铺“双轨”石条路、小巷道铺“单轨”石条路,石轨路的中缝及两边皆填铺河卵石;还命人在泗城最长的南北向大街两边用青石条砌成两条小水渠,导引春熙泉水汩汩流进水渠,贯通县城南北,水质清凉,还有游鱼,百姓们既可以观赏美景,又可以用水渠的水刷锅洗碗、洗衣洗菜;泗城这地方河流交错,城中有澄碧、龙渊二河,城北有龙溪河、城西有西溪河,总称“泗水”。为方便往来,他命人在澄碧河穿城河段修建三座桥梁、还在城北“接龙街”建了一座“接龙桥”。
    建接龙桥时有百姓传言,说是岑老爷请高人看了风水,城北凌霄与迎晖两山对峙,中间隔泗水,建此桥可以联接龙脉,故名接龙桥。他听完后哑然失笑,愚民焉知老爷我的宏图大志,此桥和其他桥梁、道路建成后,不仅方便交通,令商人运货出入更加便利,还方便了运兵,一旦有外敌入侵,从城中往各处运兵快捷许多。此外,署衙前龙渊河、澄碧河弯绕并流的“双玉带”,也不仅是美景,还是护卫署衙的两条护城河,若有强敌来犯,首先得淌过这两条河。这些,岂是用“风水”二字可以解释的?不过百姓有此传闻,他也不禁止,“龙脉”之说用于帝王之家,在泗城,岑氏可不就是皇帝?似这等有利于巩固岑氏统治的传说,越多越好!
    其实,岑继禄最得意的并非文治,而是武功。自接掌泗城以来,他一直注重练兵备战,趁着明清、卫清、卫周交战不休之机,四处征战,向周边扩充势力。清军南下时,他觉得南明小朝廷成不了气候,果断投靠清朝,出兵滇黔,助清灭明。此举收获极大,不仅将岑氏的势力由广西扩展至贵州、云南,还得到了清廷的好感,下旨将泗城州升格为府,自己也成为泗城第一任土知府。升任土府后,他不再对外进行大规模战争,而是改为蚕食,一点一点兼并周边不服从自己的小土司领地,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增强泗城的实力。如今天下虽然大乱,泗城一带因为未受战争涉及,反成为一片净土,署衙的仓库内堆满了粮食,老祖宗留下的亭目制度令整个泗城形成了土司、头目、甲目、亭目的层层统治结构,也将百姓牢牢限制在这片土地上,平时种田,农闲时在土官带领下习练战阵,只要岑氏乐意,随时可以动员起十万大军。
    如今,岑氏在自己手中得以复兴,半个广西和小半个贵州皆听号令,甚至连云南的一些土司也唯自己马首是瞻,即使与“思播田杨、两广岑黄”时的岑氏鼎盛时期相比也不遑多让,如何能不得意?
    不过,岑继禄毕竟饱读诗书,知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前几年,莲汗派老将西日莫南下,他见卫军势大,果断派人与大卫国结盟。其后,卫军在布龙城之战中败北,他又觉得大卫国不行了,回到大清国的怀抱,为讨好大清也为在贵州扩充领地,不仅派军攻入贵州,还亲率大军试图截断西日莫北撤之路,结果~被卫拉特之狼打得大败,不仅新取得的贵州土地丢失大半、只剩下十余个寨子,还得罪了势力强大的大卫国。经此一战,他见识到卫军强悍的战力,暗中派人遣使修复关系。幸亏如此,这些年大卫的国势越来越强,刚传来消息: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率军援桂,在古泥关被卫军打得大败。卫国的莲大可汗派使者给自己带信,说是要亲率大军借道岑氏的领地讨伐吴三桂,大有一举灭周之意。若不是自己见机得早,得罪此等强敌,恐怕覆灭不远矣!
    不过,借路这个事风险极大。历史上假途伐虢的例子比比皆是,若借,卫军经过自己的领地后不走,该如何是好?若不借,惹怒大卫国,卫军打过来又该如何?岑继禄左右为难,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想到了自己的好友、思明土知府黄戴乾。“两广岑黄”嘛,岑氏与黄氏向来同气连枝,如此大事,岂有不在一起商量的道理?遂派人去思明府请黄戴乾。今儿个在书房内品香茗是假,等待黄老爷来此议事才是真。
    “波(同卜,父亲),黄世叔来了”,正等得心焦,长子岑齐岱来报。
    “快请!”岑继禄面露喜色。
    思明土知府黄戴乾亦是读过书的文人,留着很长的一缕山羊须,号称足智多谋。听岑继禄说出心底担忧,沉吟良久后说道:“岑兄勿忧,卫军欲至泗城须先经过庆远府。咱们先不忙着表态,看看韦氏、莫氏的动静再说;此外再将咱们两家的军队尽数集结于泗城,以防不测”。(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