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306章 大汗翻脸破桂西(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跨坐于宝马追风之上,举起千里镜凝望着古勘洞东北部的土山以及土山上的守军营帐和五八门的旗帜,莲大可汗的心中既喜又忧。喜的是这些土狼虽然骁勇,但营帐设的杂乱,甚至还有人聚集在营寨前聊天,远不如正规战兵训练有素,且分属各个土司、各打各的旗帜,难以统一指挥;忧的是土狼们皆是本地人,粮草补给方便且熟悉地形,如今又占据险要居高临下,撕破脸后若不能迅速击破,势必旷日持久,影响对吴周的战争。
    想到这里,他沉着脸问西日莫:“前些日子岑氏和黄氏还上疏向朕称臣,态度十分顺,何故如此?”
    西日莫平静地答道:“大汗明鉴,岑黄两族这些年一直在桂西练兵屯粮、兼并土地、私设律条、征收赋税,早萌不臣之心,导致本地百姓只知有岑黄,不知有朝廷。此次您率军经过他们的领地,岑黄担心影响到他们在本地的统治,所以出兵占据险要拦阻我军。汉人常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身为大卫臣民,闻主上驾临,不准备迎驾,反而聚兵防范,哪有一点做臣子的样子,分明是起了反心!”好个卫拉特之狼,不愧是开国老臣,三言两语便将桂西土司蛮横无礼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还给他们扣上了一顶意图谋反的大帽子。
    望着如此生动的表演,苏勒坦微微一笑,从袖中抽出一份奏疏扔给西日莫,“瞧瞧吧,这是岑继禄、黄戴乾以及其余一百一十六位土官联名弹劾你的折子。岑继禄说他派土官岑兆禧带着牛羊粮草来你的大营犒军,你却借口人家给的东西少,把人给扣了,还指使韦氏夺取凤山的三个寨子。激起公愤,方才聚兵于土山,拦阻大军的去路。有无此事?”
    “大汗,老臣冤枉啊!”西日莫闻言叫起撞天屈,“岑继禄命麾下头目岑兆禧假作犒军却在凤山设伏,被老臣识破擒下。老臣知道大汗急着赶路去贵州,不愿滋生事端,将岑兆禧及其部下教育一番后释放,想使土酋们感受到朝廷善意,改弦更张。谁知彼辈恩将仇报,反率大军拦住我军去路,足见谋反之心昭昭!”
    大可汗何许人也,如何会被他三言两语哄骗,仔细问道:“你说岑氏在凤山设伏,有何证据?”
    “是老臣麾下的东兰土知州韦兆罴派斥侯察探,在凤山西侧发现有岑氏土兵埋伏”,西日莫强辩,后背不知不觉间被汗水浸湿。
    苏勒坦心中冷笑,命人传韦兆罴问话。韦兆罴唤来麾下几十个土兵,众口一词,一口咬定亲眼看到有岑氏土兵在凤山西侧埋伏”。
    “住口!你当朕不知道前些日子岑氏强占了你们韦氏在凤山的三个寨子,你想借机收回失地,方才在西日莫面前构陷岑氏吗?胆敢欺君,真以为朕杀不得你吗?”大可汗陡然变脸,一股接一股铺天盖地的杀气压向众人,空气刹时变得凝固起来。
    “扑通”,饶是卫拉特之狼身经百战,也抵挡不住如此气势,率先跪倒在地,口中高呼:“奴才不敢!”
    “扑通~扑通~”众将纷纷跪倒请罪。
    韦兆罴也跪伏于地,脸涨得通红,连喘气都变得艰难无比,不得不大口大口地呼吸。好在他早和西日莫商量好,有所准备,喘息良久后泣道:“泗城岑氏称霸桂西七百年,筑城墙、积粮草、练甲兵、占土地,至岑继禄时,半个广西已为其所有、贵州、云南亦有其势力。广西百姓只知有岑黄,不知有朝廷。一道口信便让南丹土知州莫士英不敢赴陛下之召,稍有不悦便敢聚兵十余万阻挡陛下去路。难道这还不算谋反吗?臣确实有借陛下天威收复被泗氏强占的三个寨子的意思,陛下责怪,臣无话可说,甘领死罪。只是不诛奸臣,死不瞑目!”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静得落针可闻,苏勒坦的心中却波涛汹涌。韦兆罴说岑氏势力大,他并不在乎,势力再大也不过一介土酋,有何惧哉?可仅凭口信便能让其他土司不敢接受自己的召见,这便犯了他的逆鳞。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广西的土司和百姓应该听你岑氏的,还是应该听朕的?聚兵挡朕的路!哼哼!朕倒要看看区区十余万土狼是不是比吴三桂的大军更利害!
    “平身吧~”大可汗止住怒火,面上恢复了平静,用左手柔和地抚摸起自己的胡须。直看得周围的重臣心惊胆颤,每当大汗面色平静、手抚胡须,便是想杀人也!
    然而,这一回苏勒坦并没有杀人,反而温和地对韦兆罴说:“尔因韦氏和岑氏的私仇,挑起争端,本该斩首,念尔已经知罪,暂且饶恕。岑继禄和黄戴乾对大卫素来顺,朕不信他们会造反,当派遣使者去岑氏军营询问”。
    “请大汗召岑继禄和黄戴乾入营解释冲突之事,若他们敢来,则无反意,若心虚不敢来,便是确有反意无疑。且您来泗城的目的是想安抚桂西诸司,召见臣子理所应当,当臣子的又岂有见召不至之理?”西日莫忽然大呼。
    苏勒坦瞥了眼卫拉特之狼,缓缓说道:“此言亦有理,朕这就下旨召岑继禄、黄戴乾等觐见。相信此二人必不负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奴才亦相信岑黄无谋反之意,可仍需做好作战准备才是”,兵部尚书哈喇瑚里进言。
    “唉~”大可汗忽然长叹了口气,“朕方才观察土山地形,发觉皆是数百丈的高山,岑黄据险而守,一旦打起来,恐怕旷日持久。拖延下去,只怕吴三桂那老贼得知我军行踪后逃往云南。如此,便得不偿失矣!”
    “青龙山的主峰其实是利州北部的岑王老山,岑氏所居的古勘洞虽然也位于山区,却并非青龙山最高处,其中有些山峰不过百余丈,山中小道臣皆知晓,愿为陛下带路”,韦兆罴久居本地,熟知地形,慨然说道。
    “哦~”苏勒坦赞许地瞅了他一眼,又疑惑地问道:“岑氏既然想依山而居,为何不选在主峰下筑城?”
    “回陛下的话,岑王老山高六百一十九丈(2062米),原先叫三角山,因宋时岑氏占据此山为王而得名。后岑氏占据的土地越来越广,势力扩展至庆远、田州、思恩等地,为便于掌控新得之地,又在古勘洞附近筑起新城。新城虽好,地形却不如老城险要,正便于我军歼之”,韦兆罴露出了谀笑。(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