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311章 夺普安断敌归路(上)
“贵州古称鬼方,自大路、城市外,四顾皆苗,专事斗杀,故驭之难。宜施以教化。盖教化无不可施之地,而风俗无不可移之乡,臣以为凡土官子弟年满十三均须入官学受教,其族属子弟愿入学读书者,听补廪科贡,与汉民一体仕进;诸司多因私相传接,支系不明,争夺由起,酿成变乱。臣以为今后可每遇年终,令土官上其世次之籍于布政司,布政司上其籍于部。其有争袭者,按籍立办;卫所之制,法久弊生,普安诸司附逆胡卫已被讨平,可于此地改卫为府、改所为县;贵州久经战乱,民生雕敝。宜招山民开垦”
普安州城内,云贵总督赵廷臣正在给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上疏,字字泣血,尽显忠诚。他原本待在贵阳,老谋深算的吴三桂下定留守贵州的决心后,为防撤往云南的道路被切断,命他率两万人马驻守普安州。赵廷臣长相慈眉善目,待部下也温和,人称“赵佛”,可吴三桂却知道此人善于军事且心狠手辣,打仗时杀人眼都不眨一下。有此人镇守普安州,方才放心。
不过此时吴军的注意力集中在东边里古州、黎平府的卫军。这路卫军中出现莲大可汗独有的龙狮大纛。刚开始吴三桂见齐王麦拉斯麾下只有五万精兵,还有些疑惑,不久前辽王苏穆尔、赵王毕力根达来又率十一万大军由全州前来会合,卫军人数大增,却反令吴三桂愈发相信这一路才是伪汗亲领的大军。此外,驻于四川东川、乌撒二府的卫晋王尔嘎朗部也是吴军关注的重点。所以,拨给赵廷臣的两万人马中,战兵只有一万五千,还有五千是征调来的宁谷寨长官使顾维城、西堡长官使沙毓奇、副长官使温捷桂麾下的土兵。
“督宪,泗城土知府岑继禄遣使求援,说是莲汗欲借道泗城攻打普安州,目前已包围了古勘洞”,赵廷臣正在奋笔疾书,中军副将赵可秀急匆匆来报。
“什么!莲汗率军包围了古勘洞?此胡酋不是正在里古州与我军相持吗?”赵廷臣闻报大惊,定了定神后,急吼道:“快唤那使者见吾!”
问完使者后,赵廷臣不由长叹:“胡酋用兵真是诡诈!表面上派兵攻打里古州,暗中却率主力来普安州欲切断我军退路。如此英杰,竟出胡虏,非华夏之福也!”
“督宪,咱们该如何应对?”赵可秀急问。
“立即派人骑快马报于陛下:莲汗不在里古州,而是去了桂西、欲攻打普安州断我归路,请陛下速发援军;汝等随我领军去得都山布防,依山而守,想必能坚持得久一些;传令卜世功放弃安龙所、卜吝营、黄草坝营,来得都山与吾合兵”,赵廷臣镇定地连下三道命令,见赵可秀面露惊慌之色,又微微一笑,“胡酋虽然奸诈多谋,却小觑了天下英雄。两广岑黄称雄桂西七百年,岂是那么好对付的?尤其是那泗城土狼,极其凶悍,卫军想攻下古勘洞,至少也需数月时间,我军可从容布置,不必惊慌”。
“是”,被赵佛一安抚,赵可秀的心中顿时安定不少。
然而世事往往难以预料!赵廷臣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两广岑黄”,仅仅十余日便土崩瓦解。而且莲大可汗在攻下古勘洞后并未多做停留,便以特古斯朝克图、巴拜为正副先锋,继续率军沿南盘江而上。卫军攻势极猛,迅速攻下安龙所和卜吝营,又在黄草坝营击败吴军,斩杀参将卜世功。赵佛还指望卜世功来得都山与自己会合,却不知其已是阴间一鬼矣!
“好个赵廷臣!倒有些决断,居然舍得放弃这许多地方,集中兵力依山而守!”攻下黄草坝营后,卫军又先后攻下狗场营、毛政营、楼下营、乐民所、安南所、归顺营等地,竟未遇到一个守军。原本大可汗以为吴军畏惧自己兵锋、不战而逃,及至行至得都山下,见山上营寨齐整、守御森严,方才明白赵廷臣这是想集中兵力、依险而守,不由得连声称赞。这位自命不凡的卫拉特战神最是敬重敢向自己拔刀血战的英雄,也最瞧不上不战而降的懦夫,见赵廷臣兵马不多却依然敢战,十分欣赏。
“我军兵多,敌人兵少。今吴军主力尽在得都山,陛下何不分兵、派一支偏师绕过得都山,经平夷所袭取普安州城?”户部尚书胡琏器献策。
“胡卿又和朕想到一起去也”,苏勒坦拊掌大笑,即命杜尔伯特万户长鄂博堆乌朗海、东兰土知州韦兆罴、那地土知州罗德忠诸将领一万五千人马绕道平夷所,自率大军猛攻得都山。
乾元二十八年(1671年)十月二十一日,卫军开始攻山,连攻三日不克。卫湖州副将玛哈达本是满洲降将,急于立功,带着百余死士奋勇抢上山顶,与吴宁谷寨长官使顾维城部战在一起。激战两个时辰,部下皆战殁,玛哈达抱着顾维城坠下山崖,战后被大可汗追封为普安伯。
十月二十三曰,鄂博堆乌朗海部抵达平夷所。之所以能走得这么快,以东兰土知州韦兆罴为首的庆远诸土司的四千土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士兵惯走山路,登山如履平地,将主力甩在后面,仅三日便抵达平夷所城。城内仅有西堡长官使沙毓奇、副长官使温捷桂部两千土兵。西堡土兵毫无防备,只得仓促应战。战不多时,温捷桂被立功心切的韦兆罴一刀砍成两半,沙毓奇仓惶逃回普安州城。
“我等受陛下隆恩,岂能不舍身以报?”韦兆罴谓那地土知州罗德忠大曰。此次韦氏借着卫军的势力夺回了被岑氏占领的三个寨子,而罗氏也收复了被莫氏侵占的两个寨子,心中感激。
“我等愿随韦公死战!”罗德忠大呼。
二人遂率庆远诸土司之军直抵普安州城下。此时守城的吴军总兵周应龙已接到逃回的西堡长官使沙毓奇报信,纠集三千守军登城防守。土兵虽勇,却缺乏攻城器械,一时攻不下来,只得等待鄂博堆乌朗海的大军。(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