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03章 办些正事纳个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办些正事纳个妾
    马寻这个国舅爷带兵的宗旨是什么?
    那肯定就是令行禁止了,是军队必须具备著极强的执行力。
    再说战场上的杀敌本事,他看起来也不是非常强调这些,因为龙骤卫和天策卫本身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些將士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是大明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之一。
    所以马寻就格外强调阵型,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大炮巨舰时代的战列线,是要抢t字形呢。
    一身甲冑的郭德成来到马寻身边,“国舅,咱们就只练重弓和火?”
    “怎么能只是重弓和火呢,这不是还有火炮吗?”马寻就严肃开口了,“三哥,你是觉得让將士们荒废了杀敌的本事?”
    郭德成也不隱瞒自己的想法,“是有些荒废了,咱们军中现在只练火器和重弓了。”
    大明军队当中的火器非常普遍,可是更多的还是將这些使用火器的將士分配到各个卫所。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全都是火器的军队。
    马寻指著眼前,说道,“我知道这么做有利有弊,只是大军作战,也是有各部配合。”
    郭德成也不反驳,既然有专门的骑兵部队,马寻现在想要搞个全都是火器的部队也正常。
    马寻就继续说道,“现在这些火器,就是射的不够远、杀伤力还不够强,最主要的还是火力没个延续。”
    郭德成不能更认可了,火器的好处军中人都知道,可是短板也是一目了然的。
    所以马寻现在让使用火的士兵三段击、四段击,在不断尝试著寻找著最优解。
    在尝试著保证正面火力输出的时候,也是在尝试著摸索出来火器的一些极限金属疲劳等也都需要考虑,现在军中有些人不喜欢火器,就是因为害怕炸膛。而军中的人就是一直用,火器用到炸膛或者毁了才算结束。
    郭德成就忽然说道,“那些重弓用著不错,射的虽说不远,防骑兵袭扰阵型也是够了。”
    那可不,传说中的小型拋矛器,射速虽然慢了点,但是连人带甲钉在地上也不是隨便说说的。
    搭配著火器,进行固守阵型,那还是有不少的帮助。
    陈清也来了,说道,“徐国公,纸甲制出来了一些。”
    听到这些马寻自然更加开心,纸甲也是有利有弊,就看如何使用了。
    歷史上的明朝中后期、清朝,都有大量使用纸甲的例子。
    包括大名鼎鼎的戚家军,也有大量装备纸甲。
    “咱们真要是去打韃子,我觉著纸甲应该有用。”马寻就说出自己的想法,“轻便便於追敌,只要不遇著下雨就行。”
    陈清开玩笑一般的说著心里话,“好东西谁嫌多,国舅现在管著大都督府。
    为咱们两卫兵马多要些好甲、箭矢,这不是应该的吗?”
    郭德成眼前一亮,连忙说道,“说的是啊,咱们纸甲带著、铁甲也背著,看著到底是什么地形什么天气,咱们再换甲。”
    看著这两大悍將都盯著自己,马寻头皮发麻,“你们这不是胡闹吗?凭什么就是咱们这两卫兵马的甲胃更多?”
    郭德成连忙说道,“这能一样吗?现在我大明兵马太多,边军什么的暂且不说,就是京卫也有差別。那些屯田卫的,还能跟我们比?”
    职能不同,待遇自然也就不同,任何朝代都是有著一些王牌部队、心腹军队。
    至於大明的一些屯田卫所就更別说了,他们的待遇和普通的卫所都有差別。
    內地负责治安的一些卫所等,和一些承担著作战任务的卫所待遇也有区別。
    这件事情值得考虑,不过马寻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还是持续的去摸索。
    研究一些新技术、研究一些新发明,或者是將一些看似先进的理念进行探討,看看能不能因地制宜在大明这里得以施行。
    这才是他该做的事情,马寻也挺享受这样的过程。
    马寻的日子可以说非常充实,练兵、种田、搞发明,每天都忙的不亦乐乎,
    要是不下雨的话,几乎就是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
    他是乐在其中,朱楼等人就有不少牢骚,可是也只能忍了。回到了老家就要干活,这个觉悟他们基本上都是有的。
    只是有些官员也会弹劾马寻,没別的原因,
    单纯的就是这位国舅太不拿自己当外人,別的官员就算是要指导、教育皇子们,那都是要严格恪守君臣之別。
    体罚皇子是他们不敢想的事情,最多就是打一下皇子们的伴读,这就是作为对皇子的处罚。
    可是马寻不只是骂,也动过手,这可不就是让一些官员不高兴么。毕竟这些人来到凤阳的任务就是教育指导皇子们,这些人也是在监督。
    不过这些弹劾也就是弹劾,或许这些奏章送到了中书省、送到了皇帝的御前,但是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了。
    朱元璋现在心烦看呢,他那个小舅子跑回了凤阳,那可就是真的回去了。
    练兵是正事没有耽搁,让老二几个种田也在监督,不过偶尔就让工部、火药司送去工匠,或者是將学校的那个陈之栋叫去凤阳。
    正事好像是一点都没有耽搁,可是这反倒是让朱元璋一家三口发愁。
    因为现在的马寻看似做的只是他喜欢的事情,只是给他安排的一些事情,其他的一概不管,什么中书省、国子学或者是大都督府,完全不管。
    如今的马寻是郎中、工匠,在学习的军官,以及皇子们的舅舅。
    政事,那是和马寻没有任何关係的,他本身就是志不在此。
    朱割著稻子,抱怨著说道,“二哥,一会儿中暑了就该怪你在舅舅跟前逼能!”
    朱棣也忍不住抱怨,“就是,这么大的太阳,我都给晒熟了。”
    朱楼只是看了看四周,隨即说道,“舅舅算是对你们够好了,好些百姓天不亮就来收割稻子,就要脱谷、犁田。你们还抱怨,有什么可抱怨的?”
    这一下朱等人好似无言以对,抢农时就是这样,抢收抢种。所以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还要在地里抹黑干活,这是常態。
    朱守谦就说道,“我们又不是寻常农家,你们是亲王、我是郡王。”
    “一会儿又要打你。”朱棣就取笑说道,“你挨打的时候就装病、装中暑,
    看看能不能有些效果。”
    朱守谦充耳不闻,装病这样的事情可不能再有了,要不然不要说他的麻烦不小,他的母亲都是要被处罚。
    当著大明第一神医的面装病,朱守谦可没有这样的胆,毕竟这位神医可以直接打人,而不是太医院那些就算是看穿了小使俩也不敢明言。
    就在这几个还在忙碌的时候,路边忽然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小队伍。
    朱直起腰看著,忽然笑了起来,“三哥,怎么是你?”
    沐英连忙下马,“臣拜见秦王殿下、晋王殿下、燕王殿下,臣拜见靖江王殿下。”
    朱指了指衣裳,“什么殿下不殿下的,这就是农家小子了。三哥,有什么事情吗?”
    “朝廷在四川那边大胜了。”沐英笑著开口,“潁川侯傅友德率部攀山穿谷、越过明夏主力防线打开入川通道,朝廷大军大胜。”
    朱楼等人自然大喜,对於傅友德的『暗度陈仓』感觉到振奋。
    因为一旦他打开了北边入川的通道,明夏就不得不抽调精兵去保成都,到时候汤和就可以率大军乘势杀入四川。
    朱稠连忙问道,“这些事情让信使来报就行,怎么是三哥来了?”
    沐英也不隱瞒,“舅舅此前练的那些医士起了大用,都督同知汪兴祖被飞石砸中。要不是舅舅练出来的医土,他就该失血而死了。这一趟虽然也有將土死难,不过救下来了更多。”
    这个汪兴祖是悍將,也是老朱早起悍將张德胜养子。这个张德胜在大战陈友谅的时候战死,当时只有三十三岁。
    朱楼大喜,骄傲不已的说道,“那是自然,舅舅什么时候做的事情不对了?”
    朱櫚等人与有荣焉,毕竟先前马寻在训练医士的时候也是有些风言风语。
    沐英看了一眼朱楼,笑著开口,“如何用好医土还得多问舅舅,陛下就令臣来了。再者舅母有身孕,舅舅孤身在中都也孤寂,皇后殿下令我送来舅舅侍妾。”
    “舅舅什么时候有的侍妾?”
    “舅舅纳妾了?”
    “三哥,舅舅不好女色!就是纳妾也得先和他说啊,要是长的不漂亮,他文要怪父皇和母后了。”
    马寻『纳妾”正常,毕竟刘姝寧现在有了身孕。可是自家人也都知道马寻的要求高,这小子就算是早年困苦的时候都无比挑剔,更何况是现在呢。
    沐英就一副为难的样子,“我也不太想来,只是这事情其他人也做不得。”
    朱楼等人立刻能理解,其他人还真的不好在自家那位舅舅面前提起这些事情。
    “舅舅肯定是在练火呢。”朱指著前方,“三哥,一会儿派人来送信。
    舅舅要是开心我们就回去,他要是不高兴了,我们就回老宅凑合两天。”
    朱楼、朱棣也都是点头,朱守谦也不会说老宅条件差。
    老宅的条件差也可以接受,总好过在中都皇宫被舅舅(舅爷爷)骂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