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12章 收不收礼都是学问
第212章 收不收礼都是学问
马寻在宫里小住了三天,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带著妻妾和旺財逃离这个是非窝听到马寻逃跑一般的离开,朱元璋忧心,“还是不上进?”
马秀英埋怨一般的说道,“还不是你恶语伤人,寒了他的心,他能心里踏实吗?他那么谨慎胆小的一个人,你也不知道让著他点。”
朱元璋无语,我还不让著那小舅子啊?
看看这个大明,有几个敢那么对我说话的?
说我恶语伤人,你有些时候生气了也会说过分的话。你那好弟弟生气的时候,不也会有口无遮拦的时候吗?
凭什么我是皇帝,就得我处处让著別人、处处都是掂量后再开口?
朱標就笑著说道,“爹、娘,舅舅能在宫里住三天就不错了。他本来就不喜欢住在宫里,再说了,这不是舅舅的生辰了吗?”
朱元璋和马秀英这才没有继续斗嘴,朱標说的也是实情。
朱元璋看向马秀英关心问道,“小弟不过生辰,我看不只是早年四处流浪的事情。他不过生辰,多半还是因为爹和他娘。”
提到这个马秀英就要抹泪,“煒找到他娘的遗骸得以安葬,小弟命苦,找些这么些年还是没个消息。”
朱元璋和朱標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去年马寻提醒煒回太平府,趁著枯水期、趁著还有老兵在的时候,总算是找到了煒娘亲的遗骸得以安葬。
可是马寻这边一直都是没有动静,这都要成一些人的心结了。
朱元璋看著朱標问道,“你去礼部问问。”
“不让礼部插手。”马秀英就说道,“他就是个国舅,让礼部给他办生辰宴算什么?等他岁数大了,標儿再给他办寿宴。”
朱標只能衝著老爹微微点头,老娘和舅舅一样,生怕恩宠太过,总是在一些事情上保持著和朝廷的一些距离。
好听一点的来说就是有分寸感,不想给皇帝添麻烦。难听一点的,自然就是胆子太小、太过本分。
马寻欢天喜地的回家了,对观音奴说道,“你去住侧室,在家里头没有多少规矩。用不著天天给我请安,尤其是早上別来。”
观音奴就说道,“老爷,没有这样的规矩,奴还是得给夫人请安。”
“奴?”马寻忍不住吐槽,“我在你房里歇著,我不起来你能去给夫人请安?我夫人那里歇著,你去请安不是吵著我了?”
刘姝寧就笑著对观音奴说道,“听老爷的,家里没有那些规矩,你怎么舒服怎么来。”
请安,大户人家的侍妾自然是要向主母请安。但是马寻说的有道理啊,他家里没这些规矩,最主要的是早上起不来。
至於自称,『奴』也不一定就是贱称,一些女子的自称也是如此。当然观音奴想的多,姿態放的很低,毕竟徐国公夫人是谁,大家都心里清楚。
徐蛾这时候就开口了,“老爷许久没回来了,先去正堂吧?”
马寻没有意见,带著妻妾过去了。虽然平时不太在意一些礼数,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讲究。
府里上下自然也是开开心心的拜见马寻,观音奴虽然是侧室,不过那也算是主人之一,府中上下自然也是要拜。
刘姝寧就开心了,开心后就给府中上下再次打赏。
“蛾姐,你们领几份俸禄啊?”接过茶喝了一口,马寻好奇,“那个赵大勇说是在我跟前行走,我一举一动他都报入宫里。”
徐蛾笑著开口,“老爷,我们这些人就领府中的钱,和宫里没关係。再者就是夫人仁善,让我们这些人的家眷、亲族在庄田做事,免了田税。”
马寻摇头吐槽,“宫里的钱也別落下,我们给是因为你们在府里做事。我向姐要你和敏儿,她到现在都不答应。”
徐王府上下很多人的人事关係复杂,徐蛾也好、何大也罢,明面上就是马寻的人。可是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帝后的心腹近人。
徐蛾就说道,“老爷,我是觉得在府里自在,宫里能人也多,显不著我有能耐。只是殿下也说了,太子妃殿下一旦有喜,我得回去伺候太子妃。”
马寻急眼了,“怎么?是觉得你在我这里学了本事,这就要给要回去了?”
徐蛾轻轻点头,这是演都不带演了。
胖胖的敏儿端来了汤,“老爷,我不回宫,我儿子还在庄里养著,我不回宫就在老爷这。”
马寻欣慰啊,不过隨即吐槽,“你回宫也没用,到时候就是个小侍女了。在我这多好,后厨、採买都是你过问,没事还能教一下夫人医术。”
敏儿这个胖厨娘有些不好意思了,“老爷,我哪有那本事。我那点浅显的本事在老爷面前不值一提,以前都是不知天高地厚。”
徐蛾她们还真不是普通的侍女,在宫中正式的称谓是『女官』,是有品级的。
敏儿也不是单纯的厨娘,泼辣的厉害不说,管家的本事也有。
这都是因为当初马寻开府,马秀英担心有人欺负他、担心他骤得富贵不知道怎么做,这才將两个心腹女官派了过来。
这都是她亲自培养的,是留给儿子儿媳以后好用来管东宫的。只要马寻这边安稳了,她肯定是要“回收』的。
刘姝寧也说道,“先前太子妃没入宫的时候,就找蛾姐说了好多话。说来说去,那也都是在偷师。
1
徐蛾开玩笑说道,“夫人可別再说了,要是殿下知道了,又该说太爷偏心了这不是徐蛾开玩笑,而是马秀英私下吐过槽。
说马太公当初只教她读书,没教“传家”的医术。大家好说列说,这才让她觉得当初是年纪小,还没到学那些本事的年龄。
马寻看向徐蛾说道,“我生辰宴的事情,那就是听夫人安排。有一点咱们说好啊,请帖只发亲近人家,亲戚人家一个別漏。淮西的那些,有往来的就发。”
刘姝寧立刻关心问道,“老爷公事上有往来的,是发还是不发?”
马寻仔细想了想,“学校那边的发,国子学的不发。五城兵马司的发,中书省的不发。”
刘姝寧等人都记下来了,一点不觉得有问题,这符合马寻的特点。
宴请宾客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客人的身份能够体现出来宴会的含金量。不过在马寻这里就算了,他请的客人是得到了认可,那才算有身份。
別人喜欢请高官显贵,那样显得富贵。可是那些达官显贵,在马寻面前可显贵不起来。
至於他请的看似是『清水衙门”,甚至是一些人眼里不太要紧的衙门,那更不算什么了。毕竟有些事情,在马寻手底下正经的做事,那才是被认可。
马寻继续提醒说道,“亲戚人家的收礼,其他人的不收。小辈的礼收下来,
平辈的不收。”
马寻的晚辈不少,好多都是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官职,收他们点礼不要紧。主要是显亲近,没有將他们当外人。
毕竟马寻给晚辈的压岁钱、礼物不少,所以现在得孝敬也是应该。
至於其他人想要送礼就算了,肯定是进不了门。
刘姝寧就关心问道,“夫君,各府真要是以府中子嗣的名义送礼,那如何是好?”
这可是个大事,以各府的名义送肯定不收。但是假如是以常茂、徐允恭、汤鼎这些人的名义来送,那就有说法了。
这些人都是在马寻面前『舅舅』喊的亲热,先前军训的时候还带著这些小子,算是他们的老师了。
buff都叠满了,要是不收这些晚辈的礼,不只是显得他们不孝,还不尊师长。
马寻就说道,“那就看礼物价值几何,超了的就不收。礼轻情意重,那些小子们送的礼看心意,我要是贪钱就不是这个模样了。”
徐蛾有些担心的说道,“老爷,宫中要是送礼怎么办?”
马寻理直气壮了,“陛下要是有赏赐,那我就收著,那还能怎么了?”
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马寻得的赏赐多了,有些也推不掉,那自然就收了。
刘姝寧明白了,赶紧解释,“老爷,蛾姐的意思是后宫的。要是诸位娘娘给赏赐、贺礼,咱们到底是收还是不收啊?”
这一下马寻沉默下来了,收礼、不收礼,有些时候真的是学问。
按说马寻不需要在意那些妃嬪,但是那些妃嬪很多身份不一般啊。
李淑妃和郭寧妃是马秀英的左膀右臂,她们的礼不收?
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见了马寻喊声弟弟是天经地义,毕竟郭子兴是马太公的挚友、马秀英的义父。
马寻救过朱杞,他娘要是送礼得收,那其他妃嬪的不收又是什么意思?
说句有些膨胀的话,马寻真要是区別对待的收礼,朱元璋和马秀英都要『家宅不寧』,后宫的那些妃嬪就要反思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皇后,是不是她们的儿子哪里表现的不好惹得太子生气了。
这大眼瞪小眼许久后,马寻想到了方式,“蛾姐,你去宫里。我一向不懂这些人情世故,夫人有了身孕不好因这些事情思虑太多。你去让我姐做主,本来我就不想过生。自家人吃个饭就行,现在这多麻烦!”
刘姝寧笑看点头,有些事情让皇后殿下去做主就好。
而徐蛾觉得这个方法也好,而且以殿下那喜欢操心的性格,肯定会认真考虑这些事情。
毕竟是国舅的事情,皇后殿下当国舅府的家,那也是天经地义。
大家也都知道,皇后特別喜欢替国舅做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