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24章 大丈夫当如是
第224章 大丈夫当如是
马寻的生日和他成亲差不多,就是看著场面热闹罢了。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就本心来说,马寻是不希望场面过於隆重之类的。
但是他这边是觉得满意,可是有些人现在心里不免多想了。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皇帝在宴席之时提起的迎来送往,提及的人浮於事,
这肯定让人多想。
明明是去给马寻过生、贺寿,这是在拉近和马寻的关係,是在试著討好皇后、皇帝。
可是结果倒好,人去了、礼送了,甚至是那些礼都没进门的,都是被『记录在案”。
皇帝要整顿风气,要避免一些歪风邪气。
刘姝寧没想那么多,摸著马寻的脑袋轻声说道,“夫君,我想著这些天还是闭门最好。”
贴在刘姝寧大肚子上听著动静的马寻说道,“你就是想出门都不行,这几天得小心著些。”
所谓怀胎十月,正常情况是如此不假。
不过到了九个月的时候就要仔细了,隨时都是有可能的。
刘姝寧对此又是担心又是期待,“我前些天还做了梦,梦著了有个娃娃冲我笑,肯定就是驴儿了。”
马寻对於做梦就免疫了,不过还是吐槽,“我家老头心狠,这么些年也没说来看看我。就是不知道他孙儿孙女出生,他来不来看看。”
刘姝寧赶紧说道,“爹到时候肯定高兴。”
马寻也不再纠缠这个话题,“现在稳婆这些都在,没关係。你整个孕期也都稍有锻链,也有力气。”
生孩子可是有一定的风险,不要说是现在这个年代,几百年后生孩子依然是有风险。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所以在刘姝寧整个孕期,马寻都是强调需要有一定的锻链,就是怕她生孩子的时候没力气。
另一方面来说自然是注意营养,可不能补的太好,要不然胎儿太大也是一种风险。
刘姝寧就连忙说道,“夫君,我生產之时,你就別过去了。”
马寻立刻吐槽了,“我虽说不会接生,好列也是郎中,这时候还怕羞了?”
刘姝寧就娇嗔说道,“哪有女子生子嗣的时候,男人在旁边盯著的。”
“我就在偏室,有事情我在也好。”马寻自然有自知之明,“你得信我,我可是大明第一神医。”
听著马寻的话,刘姝寧自然骄傲的同时也非常有信心。
马寻的医术那是天下公认的,有些神奇的手段到现在也是別人在喷称奇。
所以只要马寻在旁边,自然就是多了很多的信心。
刘姝寧有些骄傲,也非常的坚决,“夫君,说什么我也会给你诞下子嗣。”
“这孩子怎么不睡觉?”马寻仔细听看动静,“我们以后得管看些,这太好动了,可不能多和常家那三个小子来往。”
刘姝寧也忍俊不禁了,她自然知道马寻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逗孩子”。
一开始看到肚皮有些动静,两个人都是惊喜的,而马寻对此也是乐此不疲。
“真要是给常茂听著了,他又不高兴了。”刘姝寧就有些替常茂打抱不平了,“这么些勛贵人家的长辈,他最敬重你。”
马寻嫌弃的说道,“敬重我的多了,不缺他一个。说了就听,听了不改,那小子以后有操心的地方。”
嫌弃自然是真的,可是喜欢也是真的。毕竟常茂虽然是个莽撞的少年,可是本性不坏。
刘姝寧轻声问道,“夫君,如果生下了驴儿后,真要北上去和林?”
听到马寻“嗯”了一声,刘姝寧担心说道,“您本身就不太擅长领兵,军中大將又多,何须你亲自过去?”
“我窝囊了前半生,总要做些快意的事情。”马寻就笑著说道,“这般大战要是错过了,说不定就抱憾终身。”
刘姝寧就赶紧说道,“此前不是去打了庆阳吗?”
马寻看了一眼刘姝寧,吐槽说道,“庆阳是怎么打下来的,你现在也心里有数了吧?”
这一下刘姝寧不说话了,前年听闻马寻攻破庆阳,真以为他是文武全才。
可是现在知道了实情,那就是徐达已经將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马寻只是去凑人数、领功劳。
甚至率先攻进庆阳、擒杀张良臣父子的,那还是蓝玉和沐英,这两人到现在都是口风一致,功劳全都是马寻的,都是马寻用兵如神的功劳。
文是『半吊子”,武基本上就是滥等充数,这就是马寻的情况。
刘姝寧隨即担心说道,“可是你在军中威望太高,那也不好吧?”
徐达等人都担心功大难封,马寻这个外戚本来应该是更加敏感的,可是这个谨慎的人看似对此不太担心。
马寻就说道,“有徐大哥、常大哥,还有保儿,我出不了头。再说了,我带兵的本事如何自家人都知道,老二几个现在都不信我了。”
有真材实料还是草包,有些事情是掩饰不了的。
朱楼等人此前也都是觉得马寻厉害,庆阳之战的威名天下传。
可是当回到了老家、真正见识到自家舅舅练兵的水平,一下子就是滤镜破碎了。
不说朱几个了,他们甚至觉得喜欢看医书的老五底子都比自家舅舅强。
不知情的人会担心马寻『威望太高”,稍微知道点情况的都知道与其担心那些有的没的,不如劝劝这位国舅上进一点。
马寻也继续说道,“等灭了王保保,我这个右都督就要到头。”
刘姝寧对此倒是不太担心,马寻身上的官职不少,可是基本上都是不管事。
马寻有些压力的说道,“真要是到时候让我主事一军,那我可得犯愁。”
大都督府拆分为五军都督府,这是迟早的事情。真要是到了那时候,马寻觉得自己最少也是要领一军都督府。
刘姝寧也不愿意聊朝政,还是担心问道,“可是你不太知兵,过去又如何?”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我其实本心来说也不想去。
可是我虽然改变了很多的事情,可是有些事情也是没有改变。
如果明年去打和林,大概率是徐达、常遇春和李文忠各率一路大军,比歷史上的徐达、李文忠和冯胜可能强点。
可是这一次大战,大明损兵折將,甚至称得上惨重,也改变了大明的一些战略。
明年如果出兵和林,那就是第二次北伐,是要创造汉唐都没有达成的永清蒙古大漠功绩!
蒙古实在是太重要了,虽然汉唐都觉得岭北不適合种地,但是忽必烈等人在那里屯由,在这里是可以站稳脚跟的。
和林不打下来,草原上就有可能再次出现一个强大政权。
就战略地位来说,和林所在的地方是向东可抄东北的后路,向南直接压迫京畿重地,向西予头指向河西走廊,威胁通往西域的后勤补给线。
和林所在的岭北,差不多就是压在雄鸡的脊背上。
而匈奴远遁欧洲、蒙古西征,距离確实是远,可是如果是从岭北出兵,基本上就是『一马平川”。
在蒙古时期,岭北就是扼守北方成为重中之重。元朝百年来通过农牧互补把和林打造成的大元雄关,是北元小朝廷最后的底牌。
而一旦打下了岭北,就促使明政权內部北边战略可以继续延续肃清蒙古、占领內亚的进攻策略。
歷朝歷代倡导的依託长城,实施近边防御的战略,奠定了未来二百余年明、
蒙长期对峙的格局,那將不復存在。
这是对明朝,及未来中国歷史的走向影响甚大的事情!
马寻一直惦记著去打和林,说到底就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血性。
他不知道歷史上的徐达是如何惨败,也不知道李文忠是如何得失相当,他只知道大明经此一役就只能收敛锋芒。
就算是此后有捕鱼儿海大捷彻底灭了北元小朝廷,但是『治標不治本”。
、瓦刺依然是大明北边最大的威胁,后面的事情自然就是朱瞻基撤掉驻守开平等地的军队,以及朱祁镇御驾亲征了。
马寻到底是怎么想的,刘姝寧自然也不是很清楚,她现在只需要安心养胎就好。
至於马寻知道一些事情,可是现在也没办法说出来,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的去改变一些事情。
不过现在,还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就好。
马寻可是再次被皇帝训斥了,这是人浮於事的典型,这是官不尽职的反面教材。
现在大明的文武官员也都是要仔细一点才好,別在这个时候再次触怒皇帝。
中书省那边也是在紧急的商,一定要將六部的职权给进一步的细分才行。
想要做大事的马寻將观音奴叫到书房,“和林熟吗?”
观音奴无语了,“不熟,我去过大都、开平,陕西,就是没去过和林。”
马寻一想也有道理,“你兄长带著老婆孩子抱著浮木过黄河的时候可没带著你和金刚奴。”
金刚奴,也就是观音奴的弟弟,一起被俘虏了。
观音奴有些气鼓鼓的,隨即问道,“和林,你想问些什么?我知道的就和你说。”
拍了拍腿,马寻笑著说道,“我就知道你肯定知道些和林的事情,再不说就严刑逼供了!”
观音奴娇俏嫵媚的白了马寻一眼,倒是也不需要害羞,坐在马寻的腿上开始研究地图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