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62章 长了张好欺负的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长了张好欺负的脸
    塞外苦寒,三路大军都无以为继,只能缓缓后撤。
    东路军和西路军还好一些,夺得牛羊马匹数万,现在正押运著这些牲畜等缓缓回撤到关內。
    而马寻则提前开溜了,徐达等人率军回撤,他则是奉旨提前回京。
    “舅舅,这北边確实冷。”沐英抖掉身上的积雪说道,“要是搁京城,这会肯定还没下雪呢。
    马寻也不说经纬度,只是说道,“北边確实冷些,开春晚、入冬早,这一次还是准备的不够多。”
    沐英倒不是这么认为,“二哥在东边打的好,斩杀万余人,擒获牛羊无数。郑国公扫平河西走廊,蒙元余孽一扫而空,这两边就是门户大开了。”
    马寻露出笑容,不过还是说道,“不能这么乐观,我们退了,但是韃子还是要回去。”
    沐英则乐观说道,“牛羊不是一两年就长成,咱们这一次三路大军出关,总共斩杀至少三万青壮。没个十年,韃子能恢復过来元气?”
    听到沐英这话,马寻也不反驳,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在如今这个年代,人口就是战爭潜力的最大標誌之一。
    更何况这一次撤军之后,不意味著大明就是停止北伐,朝廷会继续扼守一些要地,持续给蒙古施压。
    到时候也会以少量兵力入漠北,持续削弱蒙古的综合实力。
    徐达、常遇春不会回京,那就是因为他们很快就是一个坐镇北平练兵,一个坐镇西安练兵,为下一阶段的北伐持续准备。
    纳哈出这个时候估计就如坐针毡了,號称拥二十万之眾的北元太尉能不能继续割据辽东,那就难说了。
    真要是辽东再丟了,北元的气数几乎就该彻底没了,说不定就要提前开始分裂。
    “打了快一年的仗,我们除了逼死王保保,几乎没什么战功了。”马寻开玩笑说道,“相比起常大哥、保儿,咱们这一路损失最大,也是最没俘获的。”
    华高立刻打趣起来,“国舅爷,您可不会当著大將军的面这么说。”
    任务性质不同,所以这么看起来中路军的战功也是最小。
    只是逼死了王保保,这么一个功绩又是其他两路大军能比擬的?
    看到马寻心情很好,华高立刻说道,“国舅爷,也该给儿子起名了。”
    马寻急了,也有气无力起来了,“广德侯、华大哥,那是你儿子,与我有什么干係!”
    华高义正词严的说道,“要不是国舅爷宅心仁厚、赐我秘术,我能有儿子?我儿子,那不就是国舅爷的儿子!”
    一些淮西勛贵都希望自家嫡长子成为马寻的『外甥”,现在看起来是常家、邓家和汤家做的最好。
    华高这小老头不要脸,非得让马寻当他儿子的乾爹。
    是的,华高的儿子出生了,喜讯才传来不久。
    马寻他们是正月出发,现在眼看著都十月了,但是人还没入关呢。
    沐英就在旁边笑,华高有了儿子,这自然是好事。
    可是华高的心思大家也都清楚,这都是六十岁的人了,生怕什么时候人就没了。
    本来华高有了子嗣,大家都认为是马寻的功劳。现在再让孩子认马寻为乾爹,就算以后华高不在了,谁还能欺负他?
    这和军中的认义子还是有区別,真要是认了乾爹,马寻就要管教的。
    马寻仔细想了想,劝道,“那到底是您儿子,起名我岂能做?”
    华高立刻说道,“我想了小名,叫骡儿。
    不要说马寻无语了,沐英都无语了。华高这老小子,真的是为了儿子不要脸了。
    马寻的儿子小名叫『驴儿”,不只是因为这年代流行贱名好养活。
    这也不是因为马寻有一头爱驴,单纯的就是因为马家的人都记得旺財可是拖著马太公的棺走了数千里地。
    可是华高这不要脸的给他儿子起名叫『骤儿』,这不是明摆著告诉大家他的儿子就是马祖佑的兄弟吗!
    再说了,旺財在京城的时候兴致来了就去马既折腾,总算是折腾出结果了。
    不用想就是串,家里肯定会多一头马骤。
    看到马寻不说话,华高又说道,“大名其实我也琢磨过,要不然单名一个『根”,这是我命根子。”
    不只是命根子了,这也是容易让人联想。
    马寻,当初让马寻寻的是什么,那就是根啊!
    马寻不想再让华高占便宜,就说道,“小名叫『根儿』,大名我仔细琢磨了一下。”
    看向华高,马寻试探著问道,“『华”本就是多义,咱们取『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华荣,孩子到底是有功之后。”
    名字虽然直接,但是华高喜笑顏开。
    求皇帝赐名是没指望的,他没有徐达、常遇春那样的功劳,可以让皇帝给孩子赐名。
    但是马寻给起的名字就足够了,以后孩子有人护著,而且这寓意听著就是比较深。
    马寻忽然有些想自家儿子了,不管怎么算时间,他都赶不上儿子抓周了。
    想想看时间也是快,这一次出征接近一年的时间了。
    虽然这一次的北伐未尽全功,但是大家的心情都不错,还是有不俗的战绩。
    就算是放在文官那边也找不出任何的理,河西走廊尽皆收復,几乎切断了元廷和辽东的联繫,
    更是逼死了王保保、让元廷栋樑损毁。
    这样的一系列成绩,谁要是再挑理就说不过去了。
    五百精骑一路南下,不过这一路上还是满目萧瑟,除了北方现在还要休养生息之外,也是因为这是冬天。
    北方的冬天显然更冷一些,可是南方的冬天也不好受,
    “舅舅,明天就能到京城了。”沐英有些激动,“算起来咱们出门了十个多月,也不知道京中如何了。”
    马寻看向沐英说道,“皇后看著你肯定要心疼了,出门前还白净、英武,现在又黑又瘦。”
    沐英对此倒是直接,“我久在军中,殿下也知道我这些情形。倒是舅舅也瘦的厉害,都能比得上前些年了。”
    那马秀英肯定是要心疼了,弟弟出门一趟虽然没有瘦的皮包骨,但是也好不到哪去。义子出门一趟,也没了丰神俊朗的样子了。
    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打仗,很多大將忽然去世,一部分原因就是打仗太过辛苦,身体机能消耗的极为严重。
    抓紧时间赶紧休息、沐浴,既然是奉詔回京,也不能是灰头土脸的回去。
    尤其是这一次北伐还算是成功,那也就意味著需要百姓、百官迎候,得让满朝上下看看大明军方的实力。
    所以就算是过江,这都是提前和朝廷派来的官员对接,这是有仪式的。
    换上精致、威风的盔甲,猩红的披风在江风的吹拂下猎猎飘扬,
    刚下船,马寻就看到朱標站在迎候的队伍之首。
    而一些武將们则是显得亲近,这一次淮西勛贵集团再次立功。
    至於文官们心情则是复杂,朝廷大军压制著北元自然是好事,只是本来就强势的淮西勛贵必然更加强势。
    这一次马寻也立下大功,外戚集团的崛起看起来也是势不可挡了,尤其是这个外戚还和文官不亲近,大家以后的日子可能更加不好过了。
    看到马寻等人下马,朱標打开圣旨,徐达、常遇春等人虽然没有回来,但是该有的封赏肯定是有的。
    而马寻作为中路军副將,以巧施反间计逼死王保保名扬天下,所以自然是增加岁禄、赏赐金银等,这也是常规的赏赐。
    到底没有抓住元主,能攻进和林,所以也不用担心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还算盛大的迎接仪式后,朱標骑著马走在前面,“看到舅舅如今这样子,娘看著肯定心疼了。
    马寻就分析说道,“军中情形如何她也是知道的,有什么可心疼的。再说了,现在到底疼不疼我还难说。”
    朱標一想也有道理,“这倒也是,娘现在连老五都懒得理了,只惦记著驴儿。”
    马寻笑了笑,隨即关心问道,“我大半年不在京里,有没有人欺负你?要是一般人我就替你出气,有的人我惹不起,我也能给他添堵。”
    朱標哭笑不得的说道,“舅舅,我这身份也没人敢欺负。有些人我不敢惹,我也只能给他添堵。”
    那就好,马寻安心了,“你太仁厚了,我就担心你被人欺负。”
    朱標实在无话可说,也不知道是什么错觉,在自家长辈的眼里,他就是容易被欺负的样子。
    其实朱標反倒是觉得他这个舅舅容易被人欺负,就算是爹娘私下里也经常为此担心。
    在马寻当初入京的时候,大家担心他出身低微所以敏感、胆小,实话来说没人敢欺负他,
    如今他適应了皇亲国戚的身份,一些核心的淮西勛贵和马寻关係很好自然不会欺负他。
    再说了,那些勛贵子弟一个个的都是人五人六、谁也不怕,这么群小兵在手,谁敢去招惹马寻呢?
    可是不要说朱元璋、马秀英了,朱標到现在也都觉得有些人可能欺负马寻。
    大概率是性格的原因,也是因为马寻似乎是长了一张好欺负的脸。
    虽然和马秀英长相极为相似,但是在马秀英那里是让人觉得亲近、仁慈,在马寻的脸上就是不惹一下就觉得不自在。
    还是自家人看自家人带滤镜啊,而且是滤镜极为严重。
    朱標乐呵呵的说道,“前天舅母就带著驴儿入宫了,驴儿这两天都不要舅母了,就跟著我娘。
    +
    马寻有些担心了,“他现在也满周岁了,不会不认得我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