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74章 超级大特务的诞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4章 超级大特务的诞生
    出了这么大个案子,现在各衙门都是如履薄冰,生怕给牵连进去。
    这都开始拿人了,户部尚书直接被带走,接下来不知道还有多少官员要捲入其中呢。
    而马寻不一样,他一溜烟的跑出了宫。
    一身威风凛凛的甲胃穿他身上都糟践了,这姿態哪是百战百胜的大將军应该有的,这就是败军之將在逃跑。
    看到马寻回来,刘姝寧仔细看了看他身后问道,“夫君,常茂他们呢?”
    事情是马寻安排的事情,人也是他带出去的,自然得带回来才行。
    马寻直接对常蓝氏说道,“嫂子,从明天开始就让常茂几个去宫门口站著。
    穿著甲冑啊,只要陛下、太子没有赶人,就让他们一直去守宫门。”
    抱著马祖佑的常蓝氏稍微愣了一下,问道,“怎么回事?得有旨意才能去当勛卫啊。”
    “就是没旨意啊,太子的口諭。”马寻一边解著披风一边说道,“反正人先过去,咱们顺著杆子往上爬,把勛卫的差事给占了再说。”
    常蓝氏喜笑顏开,要不然说常茂几个跟著他们舅舅就吃不了亏,好事都想著小辈了。
    这个舅舅自然是指马寻,要是常茂等人的亲舅舅蓝玉,说不定能將孩子们给教成什么样。
    既然小辈们没事,刘姝寧就问道,“夫君,那事情怎么样了?”
    “大案。”马寻有些心有余悸的说道,“还好岳父辞官了,这一趟御史台首先倒霉。”
    刘姝寧也跟著心惊肉跳,刘伯温在没有辞官前就是御史中丞。要是现在还在任上,那就要倒大霉了。
    马寻隨即对徐蛾说道,“蛾姐,你去一趟各府,就是今天跟著我出去的这几家。让家里都准备准备,说说当差的规矩。”
    徐蛾自然立刻去办这事了,小辈们跟著马寻是真的沾光,这算得上是提前入仕了,先占了位置再说。
    哪怕是勛贵子弟,不过有些时候也是要熬资歷的。
    能跟著马寻一起出去的,那都是关係不错的亲近人家,自然就更要照顾了。
    换了身衣裳的马寻抱过小秤碗,“你姑母又要让你进宫,你说怎么办?”
    马祖佑抬头看向马寻,奶声奶气,“嘟嘟、嘟。”
    刘姝寧都忍不住担心了,“夫君,驴儿现在还不会叫人。”
    “有什么可担心的,有些孩子说话晚。”马寻一点都不担心,“听得著、看得见,就是懒不爱学罢了。”
    常蓝氏笑著说道,“要不说小弟是神医,这些事都常见。驴儿好著,晚说话、晚走路,那是有福气。”
    这就是各种理解、分析了,立场不同就冒出来了各种解释。
    有觉得说话早才好,有觉得说话晚是福气的表现。
    马寻是真的不担心,马祖佑勉强能开口,这个岁数节点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始走路、说话了,这是一不留神就会自然而然的事情。
    朝堂上的一些事情没必要告诉刘姝寧和常蓝氏,她们只要知道常茂几个现在没事就行,那几个小子现在勉强算是出息了。
    逗了一会儿儿子,马寻对常蓝氏说道,“嫂子,你先帮忙照顾一下驴儿。”
    常蓝氏笑著开口,“我反正也没什么事可做,就喜欢驴儿。”
    马寻招了招手,將刘姝寧和观音奴带到书房。
    大大咧咧的坐下,马寻说道,“我和你们简单说下事,你们琢磨一下帮我起草一份奏章。”
    自家妻妾就別客气了,都是大家闺秀,也是比较懂诗文。就算是朝堂的一些事情多少知道点,不是只懂诗词歌画的才女。
    刘姝寧和观音奴自然也没意见,多少都习惯了,遇到了一些事情、比较重要的场合,基本上都是她们代笔,这就是马寻的私人秘书。
    听完之后,观音奴说道,“夫君打算明天继续弹劾卫国公?”
    马寻点头说道,“肯定弹劾,最好给他那御史大夫的官职给撤了。”
    观音奴不理解的问道,“以陛下的心意,肯定是让淮西人节制中书省。”
    马寻大包大揽的说道,“有徐大哥、常大哥和保儿就够了,我又常在京城中书省四个国公还不够?”
    李善长也是国公,还是淮西人,但是这时候需要限制、需要提防的人,那就包括他了。
    观音奴还是有些担心的说道,“他们都是大將久在重镇,您又不常去坐衙、
    问事。真要是给卫国公罢了职,不知道会不会让人多想。”
    刘姝寧也在担心这些,卫国公邓愈可是不少人眼里的『老实人』,非常的忠诚谦逊。
    要知道这就是十五六就开始造反,十七岁就能率领万余人的厉害人物。
    可就是这么个顶厉害的人物,军中的人敬他但是不怕他。
    甚至在文官这里,对其他国公不敢使小动作,甚至一些侯爵都不敢招惹,不过偏偏这个邓愈似乎是觉得能欺负。
    马寻倒是不在意这些,“不怕,现在就怕太稳了。”
    胡惟庸现在虽然膨胀的厉害,可是还没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既然皇帝都打算弄出来锦衣卫了,我也该帮忙养虎为患、养寇自重了,你胡惟庸不早点膨胀起来,到时候怎么直接废掉丞相?
    也別担心胡惟庸能引起多少动盪,歷史上的他看起来权势滔天,可是被诛杀的时候连个泡都没冒出来。
    说到底就是皇帝故意让胡惟庸膨胀起来,到时候直接连根拔起,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这小三口在书房里绞尽脑汁、斟酌著奏章,常婉不声不响的来了。
    “舅舅、舅母。”
    马寻瞬间提高警惕,“奉你母后的旨意来的?”
    常婉笑著说道,“舅舅,您和母后在爭,別让我为难可好?”
    “不好!”马寻直接说道,“我能教好驴儿,一会儿你自个儿回去。”
    常婉也无奈啊,她確实是奉了旨意准备给马祖佑抱去宫里。
    理由很多,马寻这段时间政事多,也是因为帝后觉得马寻容易將孩子带偏。
    马祖佑,那可是马家的嫡长,以后要继承一大摊子的家业,这得是太子、太孙的未来臂膀。
    交给马寻来教,不要说帝后了,太子和太子妃现在都忧心。
    反正马寻的態度坚决,其他的事情皇后说了算。
    儿子的事情,亲爹还在呢,哪能是姑姑管著!
    常婉也是没办法,她是太子妃不假,可是有些时候还真拿马寻这个国舅没办法。不要说她了,朱標有些时候也只能听著。
    让皇后和国舅继续斗法,谁贏了就能获得未来徐国公的抚养权。
    常婉不慌不忙的拿出奏章说道,“太子也想到舅舅肯定在烦心,让您明天照著念。”
    马寻如获至宝,叫苦不迭的说道,“我刚和你舅母还在烦这事,怕自个儿见识不够说错了,又怕领会错了意思误了大事。”
    其实常婉也替她的丈夫头疼,因为如今的大明太子也需要为长辈们操心。
    別看朱標正式场合偶尔自称『本宫』,可是私下里经常帮著皇帝起草詔书,『朕』”都写顺滑了。
    至於一些特別大的事、大场合,舅舅读的奏章等,不少也是朱標帮忙代笔。
    反正这个差事不是太子的就是皇后的,马寻自由发挥反倒是让人不太放心。
    常婉笑著坐下,试探著口风说道,“舅舅,前年您在风阳安排了亲军都尉府的人查案,用著可还顺手?”
    赵大勇?
    不是,皇帝两年多前就在安排我接手锦衣卫的事情了?
    马寻矢口否认,连忙说道,“婉儿,那几个人我都记不住名字,他们是帮老二几个办事,和我没干系。”
    常婉才不信呢,继续试探著说道,“太子可是说了,有些事情他信不过其他人,还是舅舅为人公正严明。杨宪早先就是检校,这些人一旦给些权柄就有恃无恐。”
    这个杨宪,真的是害惨我了!
    马寻头大如斗,歷史上的锦衣卫確实在监督百官等事情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是这些人也是一度製造了很多的冤假错案,说到底就是给的权力太大,这些人就没了约束。
    马寻就认真说道,“婉儿,我是国舅,这么多事情压在我这里也不像话对不对?你想啊,我掌了兵权,又管著中书省,国子学这些也是我在管。再让我提督天子亲军,这像话吗?”
    刘姝寧和观音奴下意识的点头,帝后的信任確实足够多,可是有些事情太多也適得其反。
    常婉忽然问道,“舅舅,您是调得动兵还是能製得住中书省?太子也说了,
    国子学一直都是祭酒在管,您只是偶尔去看看那些人有没有在用心教导学子。”
    刘姝寧和观音奴一下子明白了,马寻哪里是什么权力大,他就是帝后安排的钦差”。
    看著什么事情都管,可是什么事情也管不了,他的权力全都是来自帝后。
    最主要的是看似给马寻的全都是紧要、敏感的职务,但是他偏偏没本事去管好具体的一衙门事务。
    所以马寻的最大作用,那就是出现在某些衙门,让那些人知道帝后的存在,
    这就是帝后意志的代言人。
    看到马寻哑口无言,常婉说道,“太子还说了,真要是整肃吏治,肯定有不少大案。检校为了邀功说不定串联、屈打成招,您德行昭昭,得去坐镇,这样才能减少一些冤假错案。”
    完了。
    我不穿飞鱼服、挎绣春刀,可是我是毛骤这个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头上的超级大头目!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