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314章 二十四孝
第314章 二十四孝
马寻觉得自己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呢,可是现在又被留在宫里了。
前几年是初来乍到、对京城人生地不熟,所以在宫里过渡一下。
可是现在都娶妻生子了,还时常在宫里小住。
这串门也串的太勤了,对大明皇宫最熟悉的『外人』,除了李贞就是马寻了。
至於李贞早就麻木了,他也习惯了在宫里带孙子了,习惯了朱標有事没事带著弟弟妹妹们来串门。
閒著没事的马寻跑去了太医院,和太医在仔细的討论著养胎的事情,在认真的辩证著哮喘的一些用药等。
常茂风风火火的跑来了,邀功说道,“舅舅,在忙呢?”
马寻皱眉问道,“下差了?”
常茂立刻得意起来了,“我这几天轮到了去东宫当差,我姐去和舅母说话了。”
隨即常茂压低声音说道,“舅舅,昨天我可是带著老二、老三给宋老夫子家泼了不少粪。邓镇更厉害,他家老三、老四岁数小,蹲牛谅家门口拉屎!”
颇为遗憾的常茂意犹未尽,“老三岁数太大了,不好光屁股拉屎!”
马寻顿时头大如斗,说道,“別闹的太过了。”
常茂信心满满的说道,“我爹说的,没事。我们又不打人,就是去噁心人。”
常茂隨即更加羡慕的说道,“倒是汤鼎带人去詹同家骂人,他家詹徽出来斗嘴,汤鼎和王德给他狠狠捶了一顿!咱们下手有分寸,不至於真给打伤!”
这算不算是勛贵家的紈子弟该做的事情呢?
一时间马寻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这事情常茂等人还真的是有恃无恐。
他们可不在意一些所谓的名声,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影响,甚至这么做还不是错事。
马寻忽然问道,“我听说宋师有个孙女。”
常茂嚇了一跳,连忙说道,“舅舅,我昨天可是去他家泼了大粪,岂能让我娶他孙女!不行、不行,这事绝对不行。”
行不行可由不得你,马寻就说道,“他这人虽说迁腐,只是有些事情还是挺好。你就是脱韁的野马,得有人管看你。”
常茂是真的急了,“舅舅,我可是您外甥,哪能如此对我!”
青春期的叛逆小子,有些时候是没办法说清楚道理。
这事情回头去和皇帝、太子商量,既然不打算让常茂和勛贵人家联姻,选个稍微不错的贤惠媳妇也好,要不然这小子真的无法无天。
不管常茂怎么抱怨,这件事情確实轮不到他做主。
外头闹出来了不少事情,马寻这个当事人美美的隱身了,这情形好像有些诡异。
只不过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只要马寻闹出来什么事情,不用想的要么是在宫里,要么就是跑去凤阳。
皇帝拉偏架、对马寻的保护,那是无以復加。
在太医院探討了一天的医术,傍晚时分才甩著宽大的衣袖回小院。
马寻刚回小院,刘姝寧非常振奋的说道,“夫君,婉儿说朝上现在在探討將您编入《孝子传》。”
马寻愣了一下,觉得荒唐,“说什么胡话呢!”
马秀英先不高兴了,“怎么就是胡话?这么做不是应该?”
“为人子,我也就是做了该做的本分。”马寻脸红的厉害,“真要是给我编进去,我羞於见人!”
李贞就连忙劝道,“小弟,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你自觉是为人子的本分,这是不假。
你所作之事,那是真!天下孝子繁多,只是又能有几人如你这般?”
马秀英点头,她的弟弟可就是最优秀、最出色的,有些品德方面来说,也確实是楷模朝堂之上不是没人看马寻不顺眼,有说他怠政的,有说他粗鄙、跋扈的,但是唯独没有人攻击他的私德。
尤其是在涉及到孝道的时候,就算是再对他有意见,也是满口称讚。
马秀英隨即说道,“你觉得是做了本分,只是天下初定、以往的诸多伦理纲常不在。
子贡赎人之事,你难道不知道?”
子贡赎人,自然是典故。
把道德的標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
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尷尬,让普通民眾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马寻脸红不已的说道,“这是两码事!”
马秀英非常不高兴,“怎么就是两码事!你是孝子,你不求功名利禄,那其他人呢?
朝廷不旌表你,以后能旌扬其他人?”
这就是和子贡赎人一个道理。
马寻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情,所以不要求什么功名利禄。
那以后其他人呢,这么做了也就是本分,不敢有半点得意,更不能成为孝顺的典范。
马寻尷尬不已,又找了个藉口,“《孝子传》,不是早就成书了吗?”
朱標果断说道,“这是汉代刘向编纂不假,只是歷朝也有增减。”
有关孝悌的书籍非常丰富。
以孝子为名的书传,早期有东汉刘向《孝子传》、刘宋王韶之《孝子传》、隋萧广济《孝子传》、师觉授《孝子传》等。
李文忠就说道,“我倒是觉得將舅舅编入《二十四孝》更好,正好我朝有舅舅这般孝子,可为《二十五孝》。”
《二十四孝》,这是元代编纂成书的,收录的是各朝孝子典型,直至北宋。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啮指痛心、臥冰求鲤、弃官寻母等,这都是《二十四孝》的內容。
马寻的脸红的像猴屁股,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这太过了。我才多大岁数,这么做不好!”
李贞直接说道,“孝道和岁数有关?你所作之事难道有假?还是说天下常见?”
送双亲落叶归根,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
马寻特殊就特殊在年龄,以及时代背景。
他是十九从福建出发,走了大半年回宿州。但是別人不这么算,只会算他从十岁开始就千里扶棺。
他现在是徐国公不假,只是在元末乱世,这就是个孤苦无依、任人欺凌的孤儿。
或许会有些人比马寻更加孝顺,可是谁让他是皇后的弟弟呢,这就是最好的典范。
马寻看著马秀英,认真说道,“姐,我有军功、在朝中也有威望,我还有文名。这么做,这不是把我架到那让人猜忌吗?”
这一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隨即一个个的也都是觉得就算是身份变了,这几年也“开朗』了不少。
可是骨子里的一些东西,那还是改变不了的,比如说谨慎,甚至是有时表现的胆小。
功高震主暂且不说有没有到这个地步,这还在担心威望太高!
別人不知道那么多,都以为马寻是能文能武呢,破庆阳的第一功,巧施妙计逼死王保保,这还得了!
朱標直接吐槽了,“舅舅,您想多了。其他人不知,我们能不知?军中的勛贵,又有几人不知?”
朱忽然说道,“就是,就是您常带的那几个卫所,估计有点见识的武將都知道您的本事!”
小子,你给我记住了!
等你什么时候犯错,你爹要將你贬去云南,你看我会不会帮你求情!
要是你大哥的儿子什么时候给你圈禁了,我要是还活著的话,你看我帮你说话!
最主要的是我那些私藏的医书肯定不传你,回头我就在书房门口贴张纸:吴王禁止入內!
马寻能文能武,这就是最大的笑话!
所谓的威望高等等,那也就是他自我感觉良好,不明就里的人会这么认为。稍微的戳一下,泡泡立刻就裂了。
这也就意味著马寻所担心的名望等等,不要说朱元璋不放在心上了,就算是朱標等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马祖佑急了,这么一大群人,平时最关注的可是他,“啊!”
马秀英拍了拍手,马祖佑立刻跑去找他姑母了,这又是一个轻鬆就被拿捏的。
朱標隨即说道,“舅舅,说句不中听的。现在好些人虽然功大,可是私德有亏。您在这里,那些勛贵就算不能向您看齐,多少也要学著点吧?”
李贞也跟著说道,“我常教景隆,务必要学学你。你姐夫子女眾多,又是皇子皇女,
歷朝可少了皇子龙孙胡作非为之事?你是他们舅舅,就该管著他们!”
马寻这一下更加骑虎难下了,我成为了道德楷模,原来好处这么多啊,这还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了?
马寻有些恼火的说道,“前几年怎么不提这事?昨天去朝上说了一下,这么做是不是功利了些?难以服眾!”
马秀英非常严肃,“这確实是早就该提起之事,只是那些人不想你扬名罢了。你是勛贵,和淮西人走的近。你还是外戚,那些人天生就不喜欢你。”
而这些也就是马秀英最气恼的地方,如果她不去提出来,有些人估计就是要一直装作不知情,或者不会主动去做些该做之事。
现在既然知道这件事情拖不下去了,那就立刻变得高效起来了,开始探討的有模有样,很快也就要有定论了。
朱元璋迈著大步来了,还抱著个三岁的小娃娃,“小十二,去带你弟弟玩。”
朱柏,就是那个被朱允逼的最终穿戴好亲王的衣冠,手执弓箭骑著白马跃入火中自尽的湘献王。
马祖佑开心了,虽然姑母、大哥很好,但是他更愿意跟著岁数相差不大的孩子一起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