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325章 我是守法的良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5章 我是守法的良民
    住在皇宫里的马寻比较忙,忙著在认真的配药,忙著和太医院展开会诊。
    好消息就是孙贵妃没有过敏,这也使得马寻非常开心。
    毕竟过敏这样的事情是存在的,可是现在的条件也没办法皮试等等。
    所以有些时候不是他不想更保险,而是没有那样的条件。
    现在也没办法继续拖下去,只能选择赌一把,赌贏了孙贵妃才可以活命。
    小院里的气氛很好,大家普遍都是开心的。
    只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三,他此刻被朱元璋夹在两腿之间,想哭又不敢哭,老老实实的站著,小脸上全都是老实。
    “还真是你爹的儿子。”朱元璋笑了起来,捏了捏驴儿的脸,“我拨弄一下,你动一下。在我眼皮子底下就老实,看不著就胡闹。”
    马秀英这时候反倒不打算说话,她的丈夫故意逗孩子呢,没必要说什么。
    这时候李贞也带著马寻、李文忠走出偏室。
    马寻直接说道,“保儿身上虽说有伤,处置的极好。也就是留了些疤痕,没有大碍。”
    李贞眉开眼笑的,而朱元璋和马秀英也都跟著开心,还是检查一下最为安心。
    李文忠就笑著说道,“舅舅要是出宫了,估计家里头肯定热闹。听说徐叔得了背疽,
    不少人可都嚇坏了,我们身上哪个不带伤的?”
    马寻立刻提醒说道,“以后出去不管是打仗还是练兵,医官都带著。处置伤口別马马虎虎的,拿个脏布一裹叫什么事!”
    战事紧急哪有那么讲究!
    不过李文忠多聪明,他这个时候要是抬槓,一屋子的人都得说他。
    更何况如何正確的处理伤口,李文忠等人的认知越来越高,甚至在军中一些普通的將士也都知道。
    那些医官可都是说过,务必清洗伤口。没有条件用酒精、煮过的纱布,那也要用清水洗一下伤口等等。
    马寻就忍不住吐槽了,“我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全都给耽误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都当做没听到,可是也不反对。
    勛贵们要是跑去马寻那里让他检查一下,这件事情没什么好反对的,这对朝廷来说也是大事。
    这些勛贵还有大用,自然不好轻易折损。
    至於马寻想要预防天,或者是忙著其他事情,那自然也都是大事情了。
    只是也不见得就完全耽误了,有些事情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更何况预防天这些事情还在前期准备,不急在这一时。
    虽然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过让马寻做点事情也不是坏事。
    驴儿找到了救星,趁著朱元璋不注意就跑了。
    刚刚跑到马秀英的身边就来了底气,孩子一般都是聪明而敏感的,知道谁是靠山。
    微微低著头、著嘴,大概还是在努力的鼓起腮帮子表示生气,可惜脸太圆看不出来就这么瞅著坏姑父,没让人觉得可气,反倒是可爱居多。
    “保儿,上回说的那事你得抓紧。”马寻也不在意,说道,“那可是大事。”
    朱元璋抢先说道,“那事情说起来到底是有些风险,我是想著要不然找个孤岛?”
    马秀英也跟著说道,“我觉得这样稳妥一点,江上有不少孤岛。到时候岛上的人也出不来,百姓也能安稳。”
    指望在如今这个年代搞出来一个火神山不现实,那就只能心狠一点,弄出来一个孤岛。
    马寻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么是最好了,不过还是不能离人群太近。旁边最好不要有村子,也不要在上风口。这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出差错。”
    牛痘在歷史上是被证明了效用,可是谁敢保证马寻研究的过程就不出差错?
    最主要的是天的致死率太高了,而且牛痘只是预防,不是治疗。
    这是本质的问题,可別没能预防住天,反倒是惹出来滔天巨祸。
    听到马寻这么说,大家无疑更放心了。
    这是一个心思比较縝密的人,做事也保守、稳健,要是没有一定的把握肯定不会做这些事情。
    他想的这么周到,显然也就说明这事情是深思熟虑,而不是一时衝动。
    在宫里住看,那也是有正经事。
    马寻每天都非常关注孙贵妃的情况,好消息就是没有治癒,可是在好转。
    在给孙贵妃把完脉之后,马寻心里安稳了,“小嫂子,真不是我邀功啊。你这情形算是稳下来了,虽说还有些病根,只要调养即可。”
    孙贵妃连忙感谢说道,“我也是能觉著好了很多,病生在自个儿身上,有没有好些我清楚。”
    “那我得回去了,我家里头还有个大肚婆。”马寻就笑著说道,“病歷每天让人送我那一趟,我和太医也商定了给你医治的用药,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
    坐在一边的马秀英立刻说道,“你弄的那个大蒜素,给宫里留几套。”
    马秀英有些扶弟魔,总是变著样的给马寻、刘姝寧以及马祖佑赏赐,总是想法子拉扯一把。
    虽然马寻自认为早就不担心钱財的事情了,可是马秀英始终还是担心她的弟弟过的苦。
    可是有些好东西,马秀英也是一点都不客气,直接往宫里搬。
    马寻就表態了,“这我早就想到了,太医院那边就有。太医们也都知道如何製药、用药,哪些病症能用也都明白。不过咱们得说好,涉及到外甥们的时候,得提前和我说。”
    马秀英白了马寻一眼,“你在京里,这些事情能少的了你?”
    按理说是这样,有些身份的人生病,基本上都是下意识的让马寻来主治。
    “假如我有事出去了呢?”马寻就立刻说道,“大蒜素是好东西,可是不能滥用,这事情得提前定好规矩。”
    马祖佑趴在床边,看著孙贵妃说道,“姨姨。”
    孙贵妃稍微有点费力的抱起来马祖佑,“驴儿,咱们不回家,在宫里陪姨姨好不好?
    ”
    奶声奶气的马祖佑那叫一个乾净利落,“好。”
    这话听听就好,马寻的儿子就是这个德行。
    当面说的话,转头就忘了,不只是忘了,而且还是坚决不认帐。
    开始收礼了,马寻虽然不好意思,可是也没办法拒绝啊。
    这都是送给马祖佑的,所以就算是马秀英、马寻,也不好说些什么。
    给孙贵妃看完病,马寻抱怨说道,“姐,你说这时候带著驴儿过来,就好似是来要宝贝的。”
    牵著侄子的马秀英不满说道,“就你想的多!驴儿自小就討人喜欢,真要是来要宝贝,不知道该有多少了!”
    似乎觉得这样还没有说服力,马秀英问道,“景隆有多少好东西,你数过吗?你姐夫就这么个宝贝外甥孙,哪个不喜欢景隆?”
    不管是不是真的喜欢李景隆,看在朱元璋的面子上,这孩子就是討人喜欢。
    马秀英娘家就这么个侄子,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甚至在一些人眼里,马祖佑哪里是皇后的侄子,几乎就是当孙子在带。
    马秀英关心问道,“家里头准备的如何了?”
    “我本来就常去太医院,先前又有驴儿,稳妥著呢!”马寻信心满满的说道,“我现在就想要个闺女,名字我都想好了。”
    马秀英白了马寻一眼,“儿子好!老家的宅子可是给你准备著,驴儿以后得在京城,
    老家的宅子也得有人看。”
    马寻的子嗣还是太少了,这不只是马秀英的观点,这也是朱元璋的意见。
    嫡长这一脉不用说,肯定是要一直留在京城。真要是迁都了,说不定还是要跟著走,
    而不是成为陪都的留守。
    马寻想了想说道,“回头找宫中的画师给咱们画张相,我回老家的时候带回去。
    2
    马秀英觉得这挺好,这也是大事情。
    不过在马寻的意思里肯定就是“素描”,画个全家福意义挺好。
    至於现在一些画师流行的意境、神化等就算了,中国画不一定就全都是“意境”,很多也都是写实,惟妙惟肖。
    马秀英忍不住提醒马寻,“虽说你和淮西的那帮人关係不错,只是注意些分寸。这些人不法之事越来越多,你別跟著瞎掺和。”
    马寻立刻说道,“姐,我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我可不做违法乱纪之事,灵璧的那些庄由我都拿去给武家、给老家孤寡。”
    听著马寻这么说,马秀英还是非常骄傲的,自家小弟的德行没得说。
    別人富贵了就是买地,自家小弟从不买地。
    老家的那些庄田很多用於接济孤寡,京城周边的庄田多是用来照顾府中人家属。
    其他的勛贵要是有马寻一般省心,朱元璋和马秀英都能笑出声。
    只可惜现在不守规矩的勛贵越来越多了,有些事情让朱元璋和马秀英非常为难,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不该杀。
    马秀英小声说道,“这段时间有人肯定去找你治病,你一向性子软见不得別人求。医病可以,涉及朝堂的事情別掺和。真要是到了求你救命的时候,好好掂量一下。”
    马寻更加谨慎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马秀英有些气恼的说道,“德庆侯混帐的厉害,家中服饰、家具,好多都是龙凤。”
    不是,哥们,你这一出玩的也太大了吧?
    偕越龙凤之事,在任何封建王朝都是大罪过啊。
    我还指望你去打倭寇呢,你给我玩这么一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