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332章 付出才有回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2章 付出才有回报
    朱元璋和马秀英也是有意思,让马寻这个人缘好的去打前哨。
    现在就是看看这些勛贵人家的觉悟了,要是配合点自查自检自纠,一切都还来得及。
    要是一直都是执迷不悟的,那显然就是有些事情就难说了。
    毕竟越、逾制,这些也都是勛贵们种种不法行径的一些表现,他们违法乱纪的事情远不止这些。
    在家里陪著观音奴安心待產,忽然间有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求见,让马寻始料未及。
    何大跑了过来,“国舅爷,毛驤求见。”
    马寻纳闷而异,“他来做什么?”
    何大更是快人快语,“那我哪知道,我和他可没有交情。他和杨宪都是检校出身,和咱们不对付。”
    作为朱元璋曾经的亲兵,何大对毛骤、杨宪这些人再熟悉不过了,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那自然也就谈不上喜欢,因为在何大这些人看来,毛骤等人就是打小报告、听墙脚的虽然异,不过马寻还是开口了,“让人过来吧。”
    毛骤浓眉大眼、仪表堂堂,看著就像是一个厉害的武將,可是谁能想到这么个魁梧强壮的人,居然是个特务头子。
    毛骤也不含糊,“標下参见徐国公。”
    这么称呼基本没问题,不只是因为马寻是国公,更是因为他是大都督府右都督,以及算是执掌锦衣卫。
    马寻直接了当问道,“这一趟过来做什么?”
    毛骤立刻说道,“听说徐国公对海外诸事颇感兴趣,我等立刻整理资料送来。”
    锦衣卫还是有两把刷子,这些人可不只是在国內监察百官,对於海外诸国的情报收集等,对敌將进行策反,也是工作內容。
    马寻问道,“这边是些什么资料?”
    毛骤回答说道,“有些事关高丽、东瀛,我等此前也缉拿过倭寇,多有一些口供等。
    这就算是投其所好了,也確实是对马寻有些帮助,那肯定就不客气,这是必须要看一看的。
    在马寻收下资料之后,毛驤继续说道,“徐国公,標下等也查明浙江外海有几处残兵败將盘踞。”
    这都不是稀奇事了,马寻直接问道,“是陈友谅的人,还是方国珍的人?”
    “是方国珍的余孽。”毛骤回答说道,“这些人冥顽不寧,该杀!”
    方国珍早年盘踞浙江,曾经一边试图投降朱元璋,又一边派间谍借进献之名行间谍之事,又屡次通好於王保保及陈友谅。
    结果就是败了之后逃去海岛,穷途末路才投降。此前刚刚病死,没有爵位、追封。
    马寻就说道,“这些事情你交给曹国公,交给德庆侯,剿杀这些残党不归我管。”
    毛骤立刻说道,“徐国公,这些人和倭寇合流了。据称是这些人剃了倭寇髮饰,常渡海劫掠小县、村镇。”
    这也是倭寇的常规操作了,时常就是一群人跑到岸上开始劫掠。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倭寇,不抓住、不严刑拷打一番,那就很难知道。
    马寻一点都不客气,“去告诉曹国公,他知道怎么处置。”
    廖永忠和吴禎已经在全力准备著剿倭寇,这不是小打小闹一番,而是要儘可能的將海上一些势力较大的倭寇都给清剿一番。
    打倭寇是大事,这也不只是单纯的打倭寇,也包括剿海盗、清除陈友谅等人的残军败將。
    这些事情说完,毛驤小心翼翼的说道,“徐国公,凤阳还有一些官员在收购土地。”
    马寻问道,“这收购,它合法吗?”
    买卖土地没什么问题,虽然马寻不喜欢土地兼併,可是这也算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市场经济』。
    可是如果是一些缺德、巧取豪夺,那就不能不在意了。
    毛驤更加小心翼翼了,“多是一些勛贵人家,或是早年隨陛下征战的將士。”
    马寻认真追问,“这事情陛下和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毛骤就有压力了,顶头上司实在太多,“陛下吩咐诸多事情交由您处置,再將各家勛贵违法之事报於您。”
    一事不烦二主,朱元璋这意思也明显了。
    既然马寻现在在帮周德兴等人拆房子,那么就顺便將一些其他的违法乱纪的事情也交过来。
    不过马寻也明白,这些大致上算不上死罪。
    可是如果数罪併罚的话,这些勛贵也会吃不了兜著走。
    用手指轻敲著桌子,马寻觉得有些事情可能还是安排给他来办了。
    算了,土地兼併这样的事情很难绝对的避免,现在只是在整顿一下勛贵们的记录。
    先接下来,这些事情也不是要他一下子做好、做到位,合適的时候肯定是要去一趟凤阳。
    说到底就是有时间就办,办的好、办的不好,也没给个准確的时间或者標准,完全就是看他的自觉性。
    更何况在凤阳不是还有几个黑工么,不能只是练兵啊,这些皇子也需要稍微的锻链一下,学习更多的知识。
    大特务头子离开了徐王府,也感觉到压力。
    別看那位徐国公看似不太严厉,也確实就是一副不太想管事的样子。
    可是毛这样的人知道马寻不少的事情,知道这人给逼急了就是胆大心细,而且是个非常记仇的人。
    別人记的是小仇,说是眶必报。而这位徐国公真要是记仇了,很可能就是不死不休的地步。
    继续在家安心陪著观音奴待產,马寻也在研究他的一些事情。
    在马寻溜达著跑去广德侯府看了看乾儿子之后,回家就听说有东西送来了。
    抓了一把火药,马寻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因为这些火药差不多是米粒大小,不像是现在的火药基本上就是粉末。
    “火药颗粒化,总算是给做成了!”马寻激动的就要流泪了,“科研不易啊,没个几年的时间哪有这么轻鬆!”
    此前北伐的时候,马寻手里有颗粒化火药、有油纸包。
    只是这些颗粒化火药是怎么来的?
    那是平时运输火药的时候,因为顛簸、沉积等,一大箱子火药之中有那么些颗粒化火药,他给收集了。
    那也是他不吝惜成本,用蛋清等和了一些火药,才得到了这么些火药。
    有归有,但是成本实在是太大了一些,也难以真正的做到推广。
    “儿子,带你吡烟去!”
    大概是马寻的声音大,也可能是马祖佑听到了吃或者玩就听力格外好。
    这小胖墩跑了出来,那叫一个稳、那叫一个“快”。
    何大凑了过来,好奇问道,“国舅爷,这些也是火药?”
    马寻哪里不明白何大的困惑,“觉得这是米粒一般,就烧不著?”
    看到何大点头,马寻问道,“你也是跟著我出征的,觉得这些火药如何?”
    何大心直口快,“你先前的那些火统用的不错,就是太麻烦了。先不说诸多大军配合,真要是遇著了雨水天就难了。”
    这就是现在火器的致命短板之一,虽然大家都知道火器的重要性,可是一时间也难以真正的取代冷兵器。
    “这就是我为何要製作这些火药的原因!”马寻颇为期待的说道,“平时的那些火药都是粉末,自然怕雨水。现在这些火药要强的多,能派上大用场。”
    其实火药颗粒化不只是能够提升运输效率,提升一下使用场景。
    这同样可以保证火药的稳定燃烧,减少炸膛等风险。
    驴儿手里捏著根香,显然是有些跃跃欲试了。
    看著摊在地上的一小片火药,一点都不需要客气了,直接去点。
    没个什么声响,也就是滋滋一下,瞬间就冒点火光、升起一小片黑烟罢了,这也不算什么。
    看起来效果不错啊,马寻觉得自己得继续努力了,抓紧时间检验一下成果,拿去军中试一试。
    要是效果达到了预期,正好可以配给廖永忠、吴禎他们,这些人出海作战更加需要颗粒化火药,防潮方面颗粒化火药还是有更大的作用。
    马祖佑是玩的开心了,虽然就是一下火药,可是好互也是个游戏啊。
    哪怕是小公爷,可是有些玩具方面比起以后肯定要欠缺不少,能有事没事烧点火药玩玩,这都算是特殊家庭的待遇了。
    刘姝寧是彻底无语了,现在这是打不得骂不得,谁家大人没事带著孩子在院里拿火药烧著玩啊。
    “爹。”
    马祖佑开心的直脚,指了指空地继续催。
    马寻笑著出谋划策,“你先到边上去,一会儿我铺个长一点的。”
    好孩子就是听话,马祖佑立刻跑到了一边。
    而马寻弯著腰不断的在抖落著火药,一厘米宽、差不多两三米长,也不用担心这些火药炸了。
    因为现在这样的状况,也就是看著滋滋冒火、冒烟而已,没什么危险。
    养儿子就是好,现在带著烧火药玩,过年的时候还能带著去放爆竹。
    好在现在流行的是土葬,不需要儿子帮忙送过去烧了。
    但是摔盆、打幡得有人啊!
    看著马祖佑点著了火药就跑,马寻笑的非常开心。
    有儿子了,那我现在就惦记著丫头,儿女双全才是真正的贏家,家里以后多几个小子不要紧,现阶段先让我凑个“好”字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