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351章 马国舅的含金量
第351章 马国舅的含金量
对於马寻的到来,朱元璋其实稍微有些奇怪,“你去天界寺了,怎么想著来趟宫里?”
马寻也是张口就来,“估计是给老二他们选隨侍高僧,我想著带著老二他们过去看看。合眼缘的,到时候选给他们。”
朱元璋本来是想要说怪话的,不过还是及时闭嘴了。
这个小舅子有些时候就是拧巴,有些时候就是太过在意孩子们的感受。
父母安排好了,孩子们哪有什么发言权,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偏偏到了小舅子这里,大事小事多少要问一下孩子们的意见。就算孩子们不乐意,也要將事情开了、揉碎了的讲清楚。
所以有些时候朱元璋也忍不住感慨,孩子们都喜欢他们的舅舅,可不只是德行、学问的原因。
朱元璋隨即好奇,“就老二几个?”
马寻没好气说道,“有宗沥他们在,用不著给標儿选。实在不行,不是还有.....”
刀子一般的眼神剐了过来,马寻也及时闭嘴。
在场的都忍住不敢笑出声,笑出声了就不只是马国舅挨骂了,其他人也要跟著被数落。
朱元璋及时为马寻解围,“天师府那边你没过问一下?”
明朝的正一教主护国阐祖大真人张正常病重,这个第四十二代天师身体情况不是很妙。
马寻直接说道,“我本来就和那边不熟,再者就是我也不能跑去龙虎山啊。
我倒是想去,你们准我去吗?”
朱元璋和马秀英肯定不会放他跑去江西,私下里最远只能去凤阳、宿州。
真要是跑去江西,心思肯定都跑野了。
要是再有人蛊惑一下,说不定就去修真了。
朱標主动开口说道,“我明天也跟著一道过去看看,说起来老家的龙兴寺也快建好了。”
朱元璋顿时感觉还是好大儿体贴,称讚说道,“那你就过去一趟。”
朱標继续开口说道,“过些时候老二他们要回老家,我也跟著一起回去。除了拜祭祖父祖母之外,我也查查勛贵圈地的事情,这事情老二他们也该查出来了头绪。”
朱元璋立刻有些气恼的看向马寻,这就是个泥鰍。
他通过一些渠道將事情扔给马寻,结果这小子转头让老二几个在忙前忙后的查案。
那几个傻小子还忙的起劲,一点都没有被人当枪使的觉悟。
马秀英也看了一眼马寻,隨即问朱標,“標儿,这事情得罪人,你是怎么想的?”
朱標认真说道,“娘,勛贵不法这些事情不是新鲜事。去年舅舅拆了江夏侯府违建之物,一些勛贵也算收敛些许。只是这些人还是没个敬畏,地还是在照圈不误。”
大多数勛贵都是穷苦出身,再加上在这片土地生活的人都有著强烈的土地情节。
富贵了就买地,地越多越好,这就是大家的共识,也都是如此做的。
朱標继续说道,“我知道惩治勛贵得罪人,只是趁著这些还是小事,我先敲打一下。实在得罪的厉害了,让胡相去得罪。”
马寻还是安心喝茶,他觉得朱標的选择没错啊。
小事皇太子敲打一下,这是对勛贵的警告,这也是太子在立威。
太子都开始正式观政了,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就要更强一些。
真的要是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將胡惟庸推出去打擂台。
明面上是维持朝廷的法纪,说不定也是在帮胡惟庸壮大声势。
当这位丞相都可以將权势滔天的淮西勛贵斗的苦不堪言时,他必然膨胀。
到那时候,也就可以考虑对丞相开刀了。
更何况胡惟庸也算是淮西人,和李善长关係密切。
先从內部瓦解,免得李善长、胡惟庸和大都督府的勛贵们走的太近。
“得罪人的事情让你舅舅去做。”马秀英开口了,“你舅舅私德无缺,以后你当了皇帝將你舅舅供在那边,事情就好办了。”
朱元璋也笑著说道,“是这么个理,你舅舅德行好、又守法纪,到那会儿很多事情他一出面就好办了。”
马寻直接吐槽,“那怕是不行,我那会儿岁数也不大。等我七老八十了,我再去倚老卖老。我给雄英站台,谁惹我我就去骂人。”
朱元璋眉开眼笑的说道,“都一样,你德行好就行。你就是现如今去骂一些人,他们也只能受著。”
朝廷在大力宣扬马寻过往的一些事跡,帝后执意將马寻列入《孝子传》,心思可不少。
除了觉得马寻的行为值得青史留名之外,也是出於一些政治考量。
大明第一孝子、大明第一词人,一向也奉公守法、知晓民间疾苦。
在朝堂上对喷的时候,这人就底气足。
最主要的是他和皇帝、太子一条心,这就是对付士子、文官的一大利器。
有些时候就是如此,舆论的高地你不占別人就占了。占据了道德的高点,就可以裹挟很多人了,有些事情也好办了。
既然正事聊完了,马寻就打道回府。
本来就是想要將朱棣带去天界寺,让燕王朱棣和黑衣宰相歷史性的第一次见面提前。
顺便做一个旁观者,看看是不是有些事情会发生,看看朱棣和他的『谋主”是不是一见就投缘,然后成为忘年交。
朱楼几个,那就是打包带过去的,毕竟只带朱棣说不过去。
可是现在倒好,朱標这小子也要过去,这就稍微打乱了计划。
回到家里的马寻觉得有些怪,刘姝寧和观音奴好似都鬆了口气一般。
马寻琢磨了一下,问道,“怕我不回来了?”
刘姝寧笑著將马毓交给马寻,“您就是愿意瞎想,哪有这么回事。”
马寻笑了起来,一边逗著女儿一边问道,“我看说不准,我这么晚才回来,
你们肯定想的多。”
刘姝寧和观音奴都只是笑不说话,好像也算是默认了。
亲了下女儿越发白胖的小脸,马寻问道,“驴儿呢?”
“去隔壁了。”刘姝寧笑著说道,“常茂要成亲了,驴儿去帮忙了。”
帮倒忙是有可能的,也大有可能让这小子滚新床。
马寻忍不住感慨说道,“孩子这一眨眼就长大了,以前都是抱在手里,时刻都得在眼皮子底下。现在可倒好,自个儿跑出去玩了。”
刘姝寧稍微愣了一下,也不免有些感慨。
对於儿子偶尔跑去隔壁串门,或者是被常茂、邓镇带出去玩,她最多就是叮嘱几声,甚至都不会叮嘱。
这没什么不放心的,毕竟常茂这些人在外头也是没人敢惹,身边也跟著护卫等等。
刘姝寧提醒说道,“夫君,去年您可没回老家,过些天该回去一趟。”
马寻是个大孝子,这是刘姝寧与有荣焉的事情。
所以每年回宿州的事情,就算马寻不急,刘姝寧都会提醒。
“回头我送老二他们回凤阳,然后回老家。”马寻仔细想了想说道,“今年也不能带驴儿回去,过几年吧。”
常森牵著哭唧唧的马祖佑回来了,“舅舅,驴儿还想玩,天都黑了。”
马寻笑著问道,“你大哥成亲,有没有准备让我帮忙的?”
常森立刻说道,“也没什么吧?反正我娘说了,上位要是不来,到时候您坐上首。”
马寻转念一想不对,“你亲舅舅呢?”
常森笑嘻嘻的说道,“我舅舅说没事啊,全都听我娘安排,我舅舅对您也是服气。”
有些时候想想,马寻还是喜欢第一次见面时那个囂张跋扈的蓝玉。现在这太客气了,都有些不好说什么了。
“估计他过段时间也要出去打仗了。”马寻笑了起来说道,“閒著没事的时候多去你舅舅那学学兵法,现在这些將军里头,你舅舅的能耐算是数的著。”
常森信心满满的说道,“那自然!我舅舅都是跟著我爹学的兵法,岂能差了!”
打发走常森,给儿子好好洗了个脚,然后让敏儿將孩子带走。
马寻和刘姝寧加班加点,家里有了孩子之后气氛就不一样。现在也理解马秀英先前说的带孩子上癮,因为孩子確实能带来很多的欢乐。
春宵苦短的马寻起床了,他还在用饭了,一群天潢贵胃鱼贯而入。
不只是马秀英的五个嫡子来了,还带著老六朱楨,看起来还是要做做样子不好太偏心。
看看虚岁十二的朱楨,马寻笑看问道,“老六,最近学问可胜过你五哥了?”
朱橘抢先说道,“老六幼而喜学,四书五经读的確实比我好。舅舅,我医术比他强啊。下回我跟您去山上,我帮忙采草药。
你还是去认植物、识野菜去,我马国舅用药都是用炮製好的,从来都不自己採药。
等到马寻吃完饭,这才不慌不忙的出门。
他骑著驴,这六个皇子都骑著高头大马。
皇子有车、国公也有车,但是不管是出於如今的风气,还是皇帝的要求,武將出门基本上都是一律骑马。
朱標看著天界寺的山门说道,“舅舅,宗大师该高兴了,也就是您能领著我们过来。”
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宗领著一眾僧侣早就等在山门了,见到朱標等人是喜出望外。
对於明智师兄的能量和地位,也必须要再次高看一眼。
马寻有意无意的看向道衍和朱棣,他有些失望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