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253.第252章 被话术控制的王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2章 被话术控制的王申
    对于中原帝王来说,扫灭不臣,擒获对方帝王,令其为酒宴伴舞,这是一项传统。
    这个传统在前宋时断掉了,不,是反过来了。
    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获后,带回了草原,那一路舞蹈助兴自不待言,各种羞辱更是不堪入目。
    最惨的还是女眷,那些女子一路被蹂躏,惨的令史官都不忍下笔。
    到了大明,太祖皇帝对歌舞没什么兴趣,他更喜欢看到对手的头颅。
    而成祖皇帝萧规曹随,在二位帝王的眼中,唯有死去的对手,才是好对手。
    随后的帝王大多碌碌,武宗,也就是先帝一直想重现祖辈武勇,可惜各种阴差阳错,最终沦为了士大夫们茶余饭后的笑话。
    在宋、明士大夫们的眼中,和平才是永恒的主题。
    “挨了对手一巴掌,他们会把另一侧脸送上去,恳请对手再抽一巴掌。”
    “为何?”
    “长威伯说,如此两颊肿胀的才均衡些。”
    “哈哈哈哈!”
    宫女们捧腹大笑,但卢靖妃没笑。
    这是蒋庆之给景王和裕王在宫中授课的内容,并未避开宫人。
    “殿下问长威伯,如何避免被斥之为穷兵黩武。”
    那个宫女绘声绘色的道:“长威伯说,所谓穷兵黩武,一是少了规划,不恤民力。其次便是没有统筹,只知厮杀,不知厮杀也能挣钱。”
    “厮杀也能挣钱?”陈燕说道:“我虽说没读过什么书,却也知晓厮杀就是杀银子呢!”
    宫女笑道:“长威伯说,不知挣钱的将领,不是好将领。若是有机会,他会让那些蠢货看看,征战原来也是能挣钱的。”
    众人都不信。
    “娘。”
    景王来了。
    “看你,满头大汗的,这是去做贼了?”卢靖妃赶紧令人去弄热水来。
    景王说道:“先前表叔问我二人这阵子可曾操练,我说操练了,表叔便让我二人绕着西苑跑。”
    “谁跑赢了?”卢靖妃接过布巾,为景王擦拭脸上的汗水。
    景王默然。
    卢靖妃说道:“裕王看着干瘦干瘦的,竟然比你还能跑?”
    “嗯!”景王是个骄傲的人,骄傲的人不屑于撒谎和掩饰,但也因此不肯接受失败。
    ……
    裕王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先看一会书,又温习了一番功课,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他便出来跑步。
    他脚步轻盈,呼吸平稳。
    杨锡跟在后面,没几下就喘不过气来,止步扶着大腿说道:“殿下慢些。”
    裕王充耳未闻,一直跑到了晚饭前。
    擦拭一下汗水,裕王静坐在那里,缓缓调匀呼吸。
    表叔说过,若是剧烈运动后,要等一刻钟之后才能进食。
    ——没有蠢笨的人,只有懒惰的人。
    表叔用这句话来鼓励彼时沮丧而茫然的他。
    吃完饭,裕王拿着书卷,在寝宫外就着夕阳看书。
    想到今日跑赢了景王,他嘴角微微翘起。
    景王事后有些不服气,说过一阵子再战。
    “可我今日,已经故意放缓了步伐啊!”
    少年的眼睛在夕阳辉映下闪闪发光。
    ……
    王申在屋里待了两日,第一次走出了房间。
    同一片夕阳下,他眯着眼,伸手挡了一下阳光。
    “明人怎么说?”王申问道。
    “明人什么都没说。”随从说道。
    “那么,就是在告诉咱们,他们不准备争口舌之利,而是以牙还牙。这不是明人礼部的性子。”
    王申想到了蒋庆之,“通商之事不可失败!”
    通商之事若是不成,他此次出使就成了白跑一趟。
    “准备礼物。”
    “是,对了,去何处?小人好和礼部报备。”
    “新安巷。”
    ……
    新安巷便是伯府所在地。
    第二日清晨,王申便带着随从,由两个礼部小吏带着到了这里。
    一进巷子,就见两侧人家房门开着,老人们坐在家门口,手中捧着大碗,吸溜着转圈喝粥;或是拿着饼子,就着水吃的香甜,偶尔给小孙儿掰一块,逗弄一番。
    几只狗在周围转来转去,就等着主人大发慈悲,给自己一些食物。
    各种食物的味儿混在在一起,让王申想到了王庭的清晨。
    不一样的地儿,人也不同。
    这里更平静,少了许多纷争。
    但也少了许多野性。
    而野性,在此时便是武力的保障。
    到了伯府外面,正好遇到媒人登门。
    “贵使还请等等。”小吏叫住了王申。
    门子好奇问道:“这是来作甚?”
    小吏笑道:“小事儿,先忙,咱们晚些无碍。”
    “那就喝杯茶吧!”门子热情邀请。
    这是小事儿?
    王申的随从想发火,王申看了他一眼,摇摇头。
    媒人见到蒋庆之就道贺。
    “婚期女方并无异议,恭喜伯爷。”
    “什么婚期?”蒋庆之诧异,“怎地没问过我?”
    媒人一怔,“宫中没和伯爷说吗?”
    得!
    蒋庆之摇摇头,示意这事儿不用争执了。
    媒人一拍手,“哎哟,恭喜伯爷!”
    我特么……蒋庆之无语,“你这又恭喜什么?”
    “这婚期当时宫中人和奴说时,特地提到了陛下,说是陛下亲自算的日子。奴还以为伯爷知晓呢!”
    想到道爷翻看着老黄历,掐指计算黄道吉日,蒋庆之就觉得很喜庆。
    “婚期在二月末。”媒人说道。
    “太急了吧?”
    可日子是道爷看的,金口玉言,谁也没法更改。
    蒋庆之叫来富城,说了此事,“……宅子差不多就行了,别折腾了。”
    从说亲成功开始,富城就迸发出了空前热情,每日除去管家之外,便泡在工地上,盯着那些工匠干活。每个地方都仔细检查,让工头每天最头痛的不是工期,而是被他挑毛病。
    “好啊!”富城满面红光,仿佛成亲的是自己,“老奴这便去寻工头,多给些钱,让他多弄些人手来,保证不耽误伯爷亲事。”
    “少爷要娶娘子了!”
    连孙重楼都欢喜不已。
    “伯爷,礼部来人,说俺答使者求见。”
    “王申?”蒋庆之冷笑道:“这个蠢货搞砸了差事,回去定然会被俺答处罚。”
    徐渭闻讯而来,“伯爷这几日也不去见他,这厮急了。”
    胡宗宪也来了,“要不,再吊着他一阵子?”
    蒋庆之说道:“真正的对头是俺答,王申不过是一条狗罢了。”
    王申被带了进来。
    蒋庆之坐在上首,肩头一只橘猫,手中夹着药烟,一言不发。
    胡宗宪和徐渭坐在左右两侧。
    那我坐哪?
    王申自然不可能坐在蒋庆之幕僚的下首。
    那么就只能站着。
    这是故意在羞辱我!
    王申沉声道:“这不是待客之道。”
    “对不速之客,便是这等待客之道。贵使若是觉着不妥……”
    蒋庆之指着门外。
    ——滚!
    王申哪怕脸皮修炼的颇厚,依旧面色铁青。
    “喵!”肩头的多多舔舔爪子。
    王申深吸一口气。“我此来大明,为的是两国友好。”
    “友好这个词,在你的嘴里就变了味儿。”蒋庆之讥诮的道:“我没工夫和你扯淡,有事说事。”
    礼部两个小吏面面相觑,其中一个低声道:“长威伯看来压根就没准备给王申脸。”
    “都动手了,还给什么脸?”
    王申知晓自己今日是来自取其辱,但他必须来,否则回去俺答饶不了他。
    “两国通商之事,不知大明这边可有结论?”
    “通商,想都别想!”蒋庆之冷冷的道。
    “那么……”王申的火气终于忍不住了,“大汗的怒火将会……”
    “滚!”
    蒋庆之喝道。
    忍住,忍住!王申深吸一口气,“我失态了。”
    他行礼致歉。
    “通商之事于两国并无冲突,草原上……”
    一番口舌后,王申发现蒋庆之竟然在逗猫。
    这人果真是无礼到了极致。
    在王申过往的出使经历中,哪怕是去死敌那里,最多是冷淡一些。但绝没有蒋庆之这等羞辱使者的无礼。
    “说完了?”
    蒋庆之抬眸,王申下意识的点头。
    徐渭给了胡宗宪一个眼色。
    胡宗宪表示知晓。
    从一进门开始,蒋庆之就掌握了主动权,轻松就激怒了对手。
    这特娘的才是最顶级的谈判术啊!
    前世时,蒋庆之在南美曾和政府方面多番和谈,从一个菜鸟,渐渐变成了老油条。
    从王申进门开始,蒋庆之就通过话术成功控制了局面,让王申进退失据。
    “通商,想都不用想!”蒋庆之斩钉截铁的道。
    王申觉得自己不能再忍了,既然一无所获,那么就翻脸吧!
    就在他想翻脸时,蒋庆之淡淡的道:“许多事,可做,不可说。”
    王申一怔,旋即知晓了蒋庆之的意思。那涨红的脸一下白了,他觉得有些头晕,捂额摇晃了一下。
    ——通商是不可能通商的,但若是私底下有人走私,那谁也管不着不是。
    也就是把明着的事儿放在暗处做。
    这是一种控制方法,一番发现不对劲,随时都可以中断贸易。
    王申暗喜不已,拱手,“如此,就这么说定了。”
    “贵使请回吧!我这里还有要事。”蒋庆之仿佛多看他一眼就会恶心,开口送客。
    王申的面色一会儿红的吓人,一会儿白的令人担心他下一刻便会倒毙……莫非是高血压?蒋庆之本想让王申再来一波情绪过山车,却担心这货死在自己家中晦气。
    毕竟要成亲了不是。
    咱讨个吉利。
    一个侍女进来,“伯爷,热水好了。”
    “走,给你洗澡去!”蒋庆之抱着多多,笑呵呵的出去。
    “喵!喵!”多多奋力挣扎着。
    这便是你口中的要事?
    王申走出新安巷,发现自己从进门开始,情绪就失控了。他回想了一番先前的交谈,突然回身看着伯府,呆滞了一瞬后,捧腹大笑。
    “贵使!”小吏蹙眉,不知他发什么神经。
    王申笑的前仰后合,突然落泪。
    “此次回去,怕是难逃大汗责罚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