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181章 文妃也不想城中亲人出事罢
第181章 文妃也不想城中亲人出事罢
…
萧夺里懒真是万万没想到,耶律延禧竟然要将萧瑟瑟送给赵俣处置。
是。
萧瑟瑟这个人强势了一些,话多了一些,总想将耶律延禧改造得更好,总希望辽国可以中兴,有插手辽国朝政的嫌疑。
可萧瑟瑟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耶律延禧不争气,不然,她一个女人,干嘛要操这些心?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耶律延禧登基以后,辽国的政治更加腐败,内部更是矛盾重重,耶律延禧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来整顿吏治、改革弊端,导致辽国的朝廷上下更加乌烟瘴气,国力逐渐衰微。
关键,耶律延禧沉迷于游猎、饮酒作乐等活动,不理朝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而对外,面对赵宋王朝的中兴,耶律延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造成了赵俣御驾亲征。
而且,面对军事上的失利,耶律延禧不能有效地组织军队进行抵抗,也不善于用人,导致辽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最终他们被宋军给围困在了燕京城中。
耶律延禧的种种行为导致辽朝在他统治时期迅速走向衰败,如果不抓紧时间更改过失,他有可能会成为因自身过失而导致国家覆灭的君主之一。
萧瑟瑟正是因为看出来了这一点,爱之深,责之切,才总对耶律延禧耳提面命。
不想,到头来,萧瑟瑟的一番苦心,不仅没能改变耶律延禧,没能拯救辽朝,反而把她自己给搭上了。
关键,萧瑟瑟腹中还有一个孩子。
这耶律延禧还能将萧瑟瑟送给赵俣,让萧瑟瑟扛下挑衅赵宋王朝的责任,耶律延禧还有救吗?
萧夺里懒突然有了一种兔死狐悲之感,她忍不住去想:“送文妃可苟活,陛下便送文妃,若送皇后可苟活,陛下是否会将我一并送给宋主?”
看出来了姐姐情绪不高,萧贵哥帮着耶律延禧说话道:“陛下亦不想如此,实是宋军兵临城下,又破城在即,方不得不委屈文妃。”
萧夺里懒一想也是,如果不是形势如此危急,耶律延禧就是再不济,也断然不会干出送女这种事吧?
萧夺里懒长叹了一声:“唉!既然你如此理解陛下,便同我一块去见文妃,劝她顾全大局罢。”
萧贵哥其实也不想去见萧瑟瑟。
这倒也不是说,萧瑟瑟的儿子是她的儿子皇位的最大竞争对手,更不是说,萧瑟瑟之所以落到这样的下场,是她哥萧奉先一手促成的。
实在是,萧贵哥为人宽厚(一次,她白天午睡,近侍入盗貂裘,她发觉了,也不出声),这样的她,虽然能理解耶律延禧,但她是真不想看到萧瑟瑟落到这么惨淡的下场。
可事已至此,总得有人去劝萧瑟瑟配合,不然萧瑟瑟一气之下有可能会坏了辽国的大事,而萧夺里懒是一个淡然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性子,萧师古的身体又不好,没办法,这事只能她来顶上,尽管她也不擅长这种事。
让萧夺里懒和萧贵哥很意外的是,她们到萧瑟瑟的住处时,萧瑟瑟也不管她才一岁多的儿子耶律敖卢斡到底能不能听得懂,都在给他上最后一课:
“他日吾儿若有荣登大宝之日,当鉴今日之祸,革除弊政,广纳忠言,对内整饬吏治,轻徭薄赋;对外审时度势,砺兵秣马。”
“今燕京城下,宋师旌旗蔽日,而我城中辽人如待宰羔羊,此皆君主不作为而至此。”
“吾儿万不可效尔父之昏庸,弃祖宗基业如敝履,纵酒畋猎,罔顾边患,致山河破碎,黎庶倒悬,自己妃嫔皆护佑不住!”
“然天道轮回,兴衰有定数。若吾儿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纵身处绝境,亦不可失帝王风骨,卖妻求荣,令人所不耻……”
萧瑟瑟目含悲戚,泪如雨下,声若寒泉。
萧夺里懒与萧贵哥立于门外,听见萧瑟瑟这番话,黯然神伤。
萧夺里懒更是泫然欲泣,唯叹天道无常,萧瑟瑟一片丹心,终付流水。
等萧瑟瑟交代完自己的儿子,萧夺里懒和萧贵哥才走进来。
犹豫再三,萧贵哥说:“文妃莫要怨恨陛下,实是走投无路,陛下不得不……”
萧瑟瑟淡淡地打断了萧贵哥的话:“二位姐姐无须相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况且我一妙龄女子,去了南朝未必会死,只是苦了陛下,或将因此背负千古骂名。”
萧夺里懒和萧贵哥感觉萧瑟瑟说得是气话。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萧瑟瑟真有这样的想法,她就不会说出来了,而是应该把力气全都用在讨好赵俣上。
也正是因为萧瑟瑟说出了这样的话,才更说明她应该不会这么干。
这让萧贵哥将她原来想说的“文妃也不想城中亲人出事罢”,用以劝萧瑟瑟顾全大局的话,又给咽了回去,因为没这个必要,萧瑟瑟应该会顾全大局。
萧贵哥默默地看着萧瑟瑟这个可悲又可敬的女人。
萧瑟瑟不喜欢萧贵哥的眼神,她赌气说道:“你们无须如此看我,若我去了不能改变宋主灭辽的想法,宋主定会打破南京城,恁地时,我姐妹三人或将在宋主那里继续做姐妹亦尚未可知也。”
萧瑟瑟此言一出,萧夺里懒心就是一提。虽然她知道,萧瑟瑟说得是气话,但她却隐隐感觉,这也不是没可能。
萧瑟瑟发泄一般说了不少气话之后,萧奉先派人来催促萧瑟瑟快点动身,他们没时间了。
这要是把时间拖到了晚上,那燕京城中的辽人可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萧瑟瑟不化妆也不换衣服,更不拿自己的东西,就这么素面朝天地跟着来催促她的人走了。
临出门前,萧瑟瑟头也没回地对萧夺里懒说:“此去我会尽全力说服宋主,为我大辽斡旋,以全我契丹宗庙社稷,还望皇后看在我如此不知廉耻上,照顾好吾儿。”
见萧瑟瑟生气归生气,恨铁不成钢归恨铁不成钢,但她还是很懂得顾全大局的,萧夺里懒既心酸又为萧瑟瑟感到不值,她忍不住心想:“陛下如此待你,你却还如此愚忠,真是个傻女人。”
萧夺里懒鼻尖一酸,泪水模糊了视线,她忙低下头,很郑重地说:“我会视他如己出。”
有了萧夺里懒的承诺,萧瑟瑟就像慷慨赴义一般,走出了寝宫,前去跟耶律延禧君臣给赵俣精挑细选出来的三百美人汇合。
不多时,萧奉先便带着萧勃迭和辽国汉臣刘彦宗陪同宋使林摅等人前去斋宫求见赵俣。
一行人不到中午就来到了斋宫。
可等他们到了斋宫,才知道,昨夜亲自在前线督战的赵俣,正在睡觉。
萧奉先等人哪敢打扰赵俣睡觉,他们只能焦急地等着赵俣起床。
萧瑟瑟和三百名各族美少女也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她们的归宿和命运。
还好,虽然一宿没睡,可赵俣到底没有一觉就睡到晚上。
大概申时,赵俣终于起床了。
得知赵俣起床了,萧奉先连忙求见赵俣。
不想,赵俣却没有立即见萧奉先等人,而是先边吃饭,边接见了曾布、韩忠彦、苏辙、蔡卞、赵良嗣、李处温等人。
他们一来,就向赵俣禀报,说辽国把林摅他们那批使臣给送回来了,而且从早上开始,辽人就在往斋宫送金银绢帛,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运来了近三十万两金、五十万两银、十几万匹表缎,目前还在继续往斋宫送,另外,辽国还将耶律延禧的文妃萧瑟瑟和三百名各族美少女送来,想要凭此跟赵宋王朝议和。
赵俣一怔,问道:“耶律延禧为何将萧瑟瑟送来了?”
曾布就答:“萧枢密使言,皆文妃认为辽夏两国乃唇亡齿寒的关系,两朝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相互保全,蛊惑辽主与西夏结盟,又蛊惑辽主下嫁宗室女耶律南仙去西夏当皇后,还蛊惑辽主出兵帮助西夏抵御我大宋攻打,乃破坏两国和约罪魁祸首,今将文妃送来谢罪……”
见事到临头耶律延禧君臣竟然无耻地将责任全都推诿给了萧瑟瑟,赵俣心说:“这萧瑟瑟还真是一位才貌双全、忧国忧民却又命运悲惨的女子,只可惜,你的良苦用心不仅不会被耶律延禧接受,反而会使耶律延禧大为愤怒,最终你会被耶律延禧赐死不说,你儿子也会被耶律延禧赐死。”
萧瑟瑟的才情和忧国之心,令赵俣叹惋,他对曾布等人说:“教文妃及那三百少女去后宫找张皇妃、李皇妃,政治乃男人之事,何必难为女人?”
曾布等人哪能看不出来赵俣怜香惜玉了?
再者说,谁看不出来,萧瑟瑟只是一个台阶,一个耶律延禧放低姿态的台阶?实际上,她只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弃子罢了。
现在的问题是,赵俣要不要走耶律延禧君臣给赵俣铺好的这个台阶?
至于赵俣要不要萧瑟瑟,这只是小事。
在这个节骨眼,曾布等人也顾不上这点小事。
韩忠彦冲门口使了个眼色,门口的吕颐浩就领会地去处理萧瑟瑟和那三百名各族少女之事。
吕颐浩走后,曾布拜道:“今辽国君臣已惧,郭都统愿立下军令状,今夜必破燕京城,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曾布、蔡卞等人一直希望宋军能打破燕京城,先解决掉燕京城中的辽军,免得他们与将来必将到来的辽国援军里应外合,给他们造成威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初步战略目标。如果接下来的战斗顺利,他们希望赵俣能率领他们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韩忠彦、苏辙等人则认为,他们一旦宋军攻破了燕京城,几乎就等于是彻底跟辽国开战了,与之前赵宋王朝制定的牵制辽军以收复西夏为主的战略目标相违背,搞不好会让赵宋王朝陷入两线作战的危险之地。
其实,赵俣早已经定下了,他们此战的战略目标是,以打促和,先不收复燕云十六州,不给辽国破釜沉舟的机会。
可问题是,宋军这一路打过来,打得也太顺利了,这让曾布、蔡卞等主战派,心里不禁长了草。
尤其是曾布。
其实曾布一直都是一个很稳重的人,他从来都没有像章惇那么激进过。
可这次不同,眼见着,赵宋王朝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曾布忍不住动心了。
曾布一直以来的梦想都是当上宰相。
可曾布离宰相之位又始终都只差一步。
这让曾布很不甘心。
要一直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就罢了。
可要是,章惇收复不了西夏,而他能辅助赵俣收复赵宋王朝从建国之初就想收复却一直都没能收复的燕云十六州,那他的功劳一定会高过章惇。
甚至可以说,就算章惇能收复西夏,也没有他辅助赵俣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大。
盖因为,燕云十六州对于赵宋王朝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了这片屏障,赵宋王朝就再也不用担心自家会成为胡人的后园了。
毫不夸张地说,燕云十六州是赵宋王朝的人最大的执念,没有之一。
当初,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特意弄出来了封椿库。
而宋神宗临终前更是留下遗诏“能复燕山者,虽异姓亦可封王”。
在曾布看来,只要他能辅助赵俣收复燕云十六州,宰相之位肯定会落到他手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件事上,曾布变得非常激进。
事实上,变得激进的人,不只曾布一人,有太多太多的人,尤其是军方的人,见赵宋王朝进军如此顺利,而希望赵俣能改变战略目标,将收复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当成战略目标,他们好在这个过程当中立一些战功,升官发财。
当然,也有韩忠彦、苏辙他们这些保守的人,一直在劝赵俣稳健行事。
之前赵俣一直都在听韩忠彦、苏辙他们的,并没有改变之前定好的战略目标。
可昨晚,差一点点,宋军就攻破了燕京城。
这让曾布等人不禁又看到了改变赵俣心意的希望。
所以曾布他们才来追问赵俣。
而韩忠彦怕赵俣被曾布他们给说动,也站了出来,提醒赵俣:“陛下三思,若将燕京城打下,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大宋或将以一敌二也,陷入被动……”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