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108章 帝王的恐惧,雍平帝:谁能握得住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章 帝王的恐惧,雍平帝:谁能握得住这把刀?
    “柳叔父。”
    “宁夏马家、甘肃王家、固原麻家、榆林尤家、山西曹家。”
    “这些前明时期的将门对西北来说无异于毒瘤。”
    注视着柳芳,贾琰提到了五家将门。
    “我会解决。”
    柳芳脸色一肃,认真道。
    他知道陕西关系到整个西北地区,只要他能处理好,那么,五军都督府必然有他的位置,就像牛继宗处理北直隶一样,北直隶只是一个开始,解决河南、山东两大行省的前哨站。
    “我”
    侯孝康赶紧站起身来。
    “哈哈。”
    牛继宗、柳芳不约而同的笑出声。
    “西南地区土司制度从元朝至今五百年,积弊已久。”
    “土司在领地内独揽大权,自行任命官员、征收赋税、掌控军队,俨然独立王国。”
    “他们时常相互攻伐,致使地方动荡不安,国朝政令难以推行,严重阻碍中央集权,且封闭管理,根本不与外界交流,大量资源白白的放在那里,无法利用。”
    “这样的处境对于国朝治理无疑是最大的难题,前明在云贵川设立了大量卫所,旨在维护当地稳定。”
    “贵州无疑是土司势力最为顽固的地方。”
    “侯叔父,裁撤卫所,募集五万贵州卫军只是第一步。”
    “要做到真正治理西南,必须要废除土司,从而由国朝任命官员管理,定期轮换,推行与其它地方一致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开办学塾。”
    “你的责任重大!”
    拍了拍侯孝康的肩膀,贾琰勉励道。
    “我老侯别的不懂,就懂一件事,谁拳头大,谁说话。”
    “三十多个卫所,近百万军户,我还不相信了,对付不了这些西南蛮子。”
    “不听话就杀,杀到他们听话为止,什么土司,我看他们是鸟厮。”
    侯孝康拍着胸脯打包票。
    “好。”
    见状,贾琰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之所以选择侯孝康前往贵州,就是看中了他身上的一股蛮劲,这股蛮劲对付一根筋的苗民最有用,不把贵州这些土司全部解决了,贵州就没办法做到完全接受朝廷的诏令。
    贵州位于两广、云南、四川、湖广之间,干系重大,贵州稳定之后,贵州将军手中的五万贵州卫军随时可以开赴周边各个行省,从而确保西南稳定。
    “贤侄。”
    “时候不早了,我们就先告辞了。”
    得到了答复的牛继宗三人没有继续在宁国府蹉跎,迫不及待的返回了各自府邸做准备。
    “爷。”
    直到牛继宗三人远去,惊蛰、芒种才走了出来,恭敬的站在一旁。
    “惊蛰,安排人以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透露给扬继善、张霁、赵腾烨、孙砚良、王森罗。”
    “太上皇的人盯着他们,想来也钻不到什么空子。”
    “不过,本侯举荐之恩,他们不可能无视,结下一份善缘,来日自有用处。”
    目光幽幽,贾琰吩咐道。
    “是。”
    掌管凤台的惊蛰立即应声领命。
    “爷。”
    鸾阁大统领芒种禀报了一则信息:“昨日,甄应言去了玄真观,后来,将棋营的人抬着一百万两银子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西山。”
    “不必理会。”
    贾琰翻了个白眼,他用屁股想都能猜到这是老头子干的好事,把那些年给出的钱要了回来,从此以后,贾家和义忠亲王算是撕破了脸。
    “是。”
    芒种臻首微点,一并退出了正厅。
    乾清宫,养心殿。
    “先生。”
    “贾家子是不是太放肆了。”
    “连上三份奏折,五个边镇,还要设立天津水师。”
    “朕这个皇帝都没他考虑的周到。”
    一身龙袍的雍平帝眼神阴鸷,御案上摆放着苏培盛呈递上来的三分奏章,全都是武侯贾琰的手笔。
    “陛下何须动怒。”
    轮椅上的邬思道态度随和,不以为然。
    “朕如何能不动怒?”
    “钟山伯、清江伯、临洮伯姑且不算。”
    “镇国侯、理国侯、修国侯,国朝一共四个侯爵,听从他的安排。”
    “他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他在教朕做事?”
    提及此,雍平帝手中拿起一份奏章,重重的拍在御案上,怒火中烧。
    下首的苏培盛连忙示意周遭的小太监离去,接下来的话,可不是他们能够听的。
    “陛下可知武侯在做什么?”
    没有直接回答雍平帝的问题,邬思道话锋一转。
    “他在做什么?”
    雍平帝冷厉的眼眸中掠过一抹疑问之色。
    “启禀陛下。”
    乾清宫掌宫太监苏培盛开口道:“这几日,武侯在贾家闹出了不少动静。”
    “荣国府大房入主正堂,工部员外郎贾大人的正妻圈禁在府中。”
    “贾家在都中的八房,凡是没有及冠的子弟都参与了一场考校,最终留下来的人只有十五个。”
    “这十五名贾家子弟都由武侯的十二亲卫亲自调教。”
    ‘???’
    听到这话,雍平帝一脸懵,贾琰已经是武侯,另开一府,何必去理会宁、荣二府。
    站在国朝顶点上的人物,居然在忙着清理内院,还有空培养族中子弟,这不叫大材小用,这叫什么?
    “陛下。”
    邬思道看见雍平帝的表情缓和,这才继续道:“武侯上书切实的考虑到了国朝如今的积弊。”
    “难道整顿吏治、取缔卫所制、增进财政收入不是陛下的心愿吗。”
    “从卫所着手,将军户改为民户,设立府、县,两千万百姓,四百万顷良田,这可都是额外的赋税。”
    “单单是这几十个府、数百个县,需要成千上万的官员,陛下一直以来想要提拔寒门士子,改变前明以来,朋党盛行的局面,这便是最佳时机。”
    一言落下,满殿陷入了平静之中。
    雍平帝沉思了片刻,说道:“先生所言不无道理。”
    “贾家子文武兼备,只他提到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之策,朕深有同感。”
    “父皇在顺康四十三年颁布诏书:‘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本意是改变一直以来,赋税繁重,致使百姓民不聊生的局面,但这一举措治标不治本。”
    “摊丁入亩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百姓不必再困窘于赋税繁重,积极垦荒、生育,从而促进国朝的繁荣。”
    “通过对卫所制军户转民户的举措,从而放开对户籍的控制,无法生计的百姓可以自由迁徙谋生,不单单是利好武安侯国,更是利好国朝一些偏远地区,像西南、两广、西北、关外。”
    “朕恼火的并非他有才,而是他的桀骜不驯,大可多上几道奏章言明这些事,偏偏只有三道奏章,国朝侯爵、伯爵,正二品武官乃至从一品武官的任用在他手里如此轻而易举。”
    “休说他只是一个武侯,朕这个皇帝都做不到为所欲为,他心中可还有君臣之义?”
    ‘咯噔!’
    苏培盛瞳孔狠狠一缩,头更加低下了。
    “陛下,武侯只有十六岁,难免年少气盛。”
    邬思道耐心的劝说道:“先斩后奏,把临洮伯调任蓟镇总兵确实逾矩。”
    “蓟镇总兵祖翀出身祖家,与元从一脉的崇安侯府世代姻亲,势力在蓟镇根深蒂固。”
    “要是正常的旨意下发兵部,还没等岳钟琪到任,蓟镇一切就都掩盖在了黑暗下。”
    “到那时,如何通过整肃蓟镇,达到清理卫所,掀开这场整军的大幕。”
    “只有拿下了祖翀,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并收拾蓟镇将领及治下卫所官兵,血淋淋的贪墨真相摆在朝堂之上,六部才会同意陛下,太上皇亦不可能阻止。”
    “朕知道了。”
    双眸漠然,雍平帝内心浮现不知道多少情绪,最后都压了下来,下达诏书:“拟旨,临洮伯岳钟琪忠心为国,骁勇善战,调任蓟镇总兵,配合锦衣军查处蓟镇贪墨军饷、上下勾结诸事。”
    “钟山伯王子腾任天津水师提督,负责筹建天津水师,以卫国朝北疆沿海;清江伯张广泗授平西将军,募苗兵5万,平叛大、小金川,从朕的内帑分别拨付一百万两、三十万两银子予他们,充作军资。”
    “加封镇国侯牛继宗、理国侯柳芳、修国侯侯孝康为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是。”
    苏培盛悄无声息的走出了养心殿,叮嘱小太监拟诏。
    “先生以为贾家子提奏的第三道奏折,父皇会应允吗?”
    就在这时,雍平帝再度询问邬思道。
    “陛下。”
    邬思道不假思索的回道:“宁夏总兵扬继善等人都是太上皇一手提拔,目的便是为了瓦解九边势力。”
    “武侯所为正合太上皇心意,岂有不同意之理。”
    “他们世受皇恩,自当为国戊边,陛下乃真龙天子、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呼!!!”
    雍平帝紧绷的脸色一下子松懈下来,这才是他最担心的事,顺康帝扶持的人是否会为他所用。
    正如邬思道所言,现在不为他所用,不代表日后不听他的话,太上皇还能活多少年?
    “陛下应当注意武侯所为。”
    “先生何意?”
    雍平帝猛地抬头,注视着邬思道,无形的压迫感释放开来。
    “武侯三道奏章,最为侧重的莫过于西南、西北。”
    “拆分陕西行省,另置甘肃总督辖区,甘肃镇有五万战兵,甘肃将军还有五万卫军,这就是十万大军了,如果只是为了防备准噶尔汗国,何须这么大动干戈?”
    “平西将军手中五万苗兵对付大、小金川,大、小金川可是位于三大雪区之一的康多雪区。”
    “修国侯前往贵州猜测卫所,推行改土归流,五万贵州卫军在手,足可威慑西南。”
    随着邬思道的剖析,一个特殊的地名映入眼帘,那便是乌斯藏,雪域高原深处的地方。
    “贾家子想要对和硕特部动手,通过拿下青海、康多,从而形成对乌斯藏的夹击态势。”
    雍平帝在军事上不算出类拔萃,皇族中以忠顺亲王、义忠亲王最擅领兵,可他还不至于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
    “陛下小瞧了武侯的野心。”
    “前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和硕特汗国覆灭了藏巴汗王朝,统一青藏高原。”
    “元从一役,准噶尔联合和硕特共同进犯国朝西陲,遭至大败,和硕特部退回青海,散做十余部,失去了对乌斯藏的统治地位。”
    “十年前,准噶尔汗王策妄阿拉布坦以护教为名,派将军大策凌敦多布挺进乌斯藏,大军绕过戈壁,翻越帕米尔高原,悄无声息地突袭了拉萨,征服乌斯藏各地。”
    “如若青海、康多被拿下,乌斯藏如何能挡得住国朝大军,届时,国朝大军以一部效仿准噶尔,翻阅帕米尔高原,进入西域,主力出嘉峪关,进逼哈密,驱使漠北三部绕道阿尔泰山。”
    “三路并进,准噶尔汗国如何招架得住?”
    邬思道再度诠释起了一个崭新的战略构图。
    “好大的野心。”
    雍平帝从龙椅上起身,眺望远方,幽幽道:“夺取雪域高原,复西域故土。”
    “他要是做到了这一步,朕该如何赏赐他,国公,又或者是异性王?”
    “臣为陛下贺!”
    邬思道坐在轮椅上,脸上满是炽热:“贾家子要是能做到这一步,陛下当为千古圣皇。”
    “是吗?”
    雍平帝始终注视着殿外,没有人看见这位帝王眼底的漩涡如同星辰大海般深邃。
    帝王心,海底针,他想要丰功伟业,可他更担心贾家尾大不掉,历朝历代,权臣篡位者比比皆是,贾琰才十六岁,而他已经年近半百了,有生之年尚且没有把握压得住他。
    换做是他的子嗣,最为杰出的宝亲王秦历,他能够握得住这柄锋利无双的刀吗?
    一时间,这位被天下亿万万臣民奉若主君人心中萌生了恐惧,而带来恐惧的对象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ps:贵州四大土司:水西安氏(奢香夫人)、播州杨氏、思州田氏和水东宋氏。
    土司是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世袭官职,由当地首领担任,兼具自治与臣属性质,其职位包括宣慰使、安抚使等武职及土知府、土知州等文职。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