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穿越:从盘龙开始 - 第169章 中原
第169章 中原
李傕愣了一瞬,隨即全力爆发了自己的力量,没有半点犹豫。
但,为时已晚。
郭,樊稠一个锁喉,一个绑腿,成功將李催拿下。
然后两人將李催倒著吊了起来,像是过年杀猪放血一样放了几碗血出来。
因为李催非常不配合,所以让整个过程也如同杀猪一般热闹。
在一边躺板板的张济都被吵醒了。
“所以,你们弄这一出是为了嚇唬陛下?”
张济揉了揉太阳穴,缓解一下混乱的脑子。
“没错。”
郭和樊稠连连点头。
“你们仁嚇唬陛下还需要这个?”
张济不理解。
人刘协都快对你们百依百顺了,还用得著这些东西?
“嘶,好像说的也是。
郭摸了摸下巴。
先帝平时见著他们都抖得跟筛糠似的,加点血估计也提升不了多少效果。
“那你们还放我的血?”
李催在架子上挣扎著,完全不像是一个才被放掉好几碗血的人。
让人忍不住感嘆人类的生命力。
“这不是你自己说的吗?”
郭摊了摊手。
“就是,我们这是在执行你的妙计啊。”
樊稠跟著连连点头。
你自己弄出来的妙计,我们能不执行吗?
“你们特么李催一个爆发挣脱了绳子。
然而郭记和樊稠都没搭理他。
“反正血都放了,那就先涂上吧,不用白不用。”
郭记端起碗在脸上涂了点。
就好像是野人在用敌人的鲜血绘製战纹一样。
“確实,快,把盔甲拿来。”
樊稠招呼著外面的侍从。
穿上甲胃再往上浇血,效果显然比直接弄到身上好。
“你们给老子留点,这可是我的血。”
李催立刻出手从两人手上夺取血液。
要是让这两人继续挥霍,他自己就没得用了。
郭记、樊稠看在这毕竟是李催自己的血的份上,给他留了一点。
嗯,一个碗底。
李催瞬间就不乐意了。
这可是大爷我的血,我得用大头。
一怒之下李催就动手了。
然而,失血过多的debuff对战斗力的影响还挺大的,郭与樊稠翻手就镇压了李催。
两人动手的时候还记得待会儿要去嚇刘协,所以没给李催留下熊猫眼之类降低威嚇力的伤势不过能增加威势的,比如刀疤啥的他们还是准备弄点的。
“別动,万一划歪了你眼睛就没了。”
拿著刀的郭郑重地说道。
要不是场景不对,说不准会有人误以为只是在做手术呢。
“你这狗东西,分明就是衝著我眼晴来的吧?”
李催剧烈地挣扎著。
这狗东西的刀分明就是对著自己眼晴去的。
“只是在眼晴周边添一道刀疤,彰显你的凶狠而已。”
负责压制李催的樊稠说道。
“就是。”
郭跟著点头。
“你看我信不信。”
李催还在挣扎。
“没事,独眼龙其实也很凶猛,符合咱哥仁的气质。”
郭隨口说道。
李催听完后挣扎得愈发厉害了。
这狗东西居然演都不演了。
张济看著眼前这一幕,感觉原本就疼地不行的脑袋都快炸了。
“將军,有密信送达。”
就在三人玩得愉快的时候,李催的亲卫赶来匯报。
“密信?谁的?”
郭记扔下刀,有些好奇地接过信。
“据说是华將军。”
亲卫非常自然地回答道,丝毫没有在意自家老大被西凉铁骑另外两大山头镇压的样子。
“子健?他送信来干啥?”
樊稠也鬆开了压制李催的手。
“说不准是想叫咱们加入。”
郭记说话的同时,將信递给了张济。
“老张你帮忙看下,兄弟们都不识字。”
因为不想动脑,郭鬼扯道。
张济也知道这仁人啥性格,接过信拆开阅读。
良久,他才抬起头来。
“是军师的写的。”
张济开口说道。
“军师说啥了?”
李催从地上爬起来,看向张济。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们拥立刘玄德,不过因为第一次肯定不会成功,所以让你们乱来一点,別照著正常礼节来。”
张济说著也有些懵。
这怎么听著不太像是要让刘玄德上位呢?
莫不是李儒是想对刘备不利?
“啊?这啥意思?”
郭立刻过信看,也不管刚才自己说的不识字了。
实际上,这哥仁虽然开始是野人,但都混到现在这地步,至少字还是能读写的。
只是他们平时都不太爱动用自己的脑子。
“哼哼,我懂了。”
李催感觉自己的智商再一次占领高地。
“?
张济有些陌生地看著李催。
樊稠则是完全没有搭理这个人。
郭还在看信。
“別看了,像你这种野人是不会明白的。”
李催得意地说道。
n
郭放下信,捏了捏拳头。
这狗东西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今天这个疤脸他就该当定了。
“看起来你似乎不服?”
李催昂著头看向郭。
这就是智商上的差距啊。
“稚然別闹,说正事呢。”
张济揉了揉脑袋。
他现在脑袋还疼著呢,没心情看这帮人继续打闹。
“行吧,看在老张的份上,我就大发慈悲,给你们这两个野人解释一下。”
李催现在也不在乎这俩狗东西放他的血了。
“军师这是在顾忌刘玄德的名声。”
“?
郭、樊稠满脸疑惑。
而张济感觉自己似乎抓到了什么。
“你们想,如果说刘玄德刚战胜袁绍,就接受了先帝,不是,陛下的禪让,那岂不就成了他挟大胜之势,迫使陛下退位吗?”
李催看著呆傻的二人,感受到了一层厚实的隔阁。
自己的层次,已经完全超越这两人了啊。
“有问题吗?”
郭不解。
“都贏了,上位不是很正常吗?”
樊稠同样疑惑。
“对於你们两个野人来说是这样,但人刘玄德是什么人?那可是天下诸侯数一数二的英雄。”
李催不屑地看著郭樊二人。
“陛下多次要求禪让,而他刘玄德推辞数次,最终无奈接手,这才是人家要的流程。”
虽然这在他看来有点矫情,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年头,请个谋士都讲究请好几次,禪让这种事,多来几次才接受再正常不过了。
“为啥搞这么麻烦?”
樊稠记得之前相国准备接受禪让的时候,也没弄这些啊?
“都说了,名声,名声懂不懂?”
李催用力地拍著桌子。
“那为啥让我们不按照礼仪来?”
郭继续问道。
李催卡住了。
他也不明百这是为啥。
“应该是为了让刘玄德在明面上有看你们不爽的理由。”
张济扛著头疼,努力回想著信的內容。
“信上还说,等之后你们犯点小错,把你们的爵位了,过去的事就不计较了。”
“我估计,你们毕竟是第一个拥立的,小错不好,大错又容易出问题,所以提前在这里埋一点。”
从这方面来看,那边是真的准备接受他们这帮人了。
连洗白的流程都准备好了。
实际上,儘管理由不完全一致,但这一流程確实是给三傻和张济一个洗白的机会。
张济还好点,三傻是真的带队掘了皇陵。
刘备要是不清算一下,他在汉室的普世道德中就不太能说过去了。
但刘备现在並没有干掉三傻的想法。
並非是陈曦、齐飞劝说,而是他本人就没有。
了解当今天下局势后,刘备没法捨弃掉三傻这支至少三天赋精锐的力量。
哪怕这支力量对於齐飞来说算不得什么,刘备也不愿浪费。
掘皇陵確实是大问题,但那么多三天赋西凉铁骑,足够在未来为汉室挣来更多的利益。
所以,刘备让陈曦给弄了个洗白计划,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给三傻洗白,同时也是要卡住其他人的拥立。
让三傻胡来,除了方便夺爵外,也是让其他人不掺和这件事。
禪让礼仪都对不上,带点脑子的都会想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刘备又不是西凉来的二傻子。
而不管这些人能不能想明白这里面图啥,他们都会將拥立的时机延后。
时间延后,那他们自然就没这机会了。
换地、出国、分封—多得是事情等著他们呢。
除此之外,陈曦也是打算嚇嚇刘协。
免得这傢伙给他们找麻烦。
“还要夺爵啊。”
樊稠有点可惜。
“咱们这爵位是咋来的,你们心里没点数吗?”
张济吐槽道。
他还好点,这仁全是县侯。
县侯,汉室列侯的最高级別,西汉的冠军侯,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將也就这个水准。
这个级別的爵位,要不是刘协被这仁嚇到了,根本就不可能拿出来。
过去没人计较那是因为汉室实力不足。
现在刘备崛起,你不还回去,是想干嘛?
而且在张济看来,明著说明夺爵也是刘备想要看到这边的诚意。
如果这都不愿接受,那之前的问题就得说道说道了。
“夺爵就夺爵吧,有两位军师在,还有娶了相国孙女儿的那位,咱几个日后还能没有机会升回来?”
郭对此並不在意。
他当初能从一介马匪升到列侯,未来自然能升回来。
现在的状况可比当年好多了。
“也是,哥几个从来都没怕过好吧。”
李催赞同地点了点头。
三傻当中,两人同意,樊稠自然只能跟上,
“不过说起来,我咋感觉这写信的习惯和军师有点不一样?”
在准备前去恐嚇先帝的路上,郭记有些疑惑地问道。
过去他们也不是没有收到过李儒的信。
仔细想想,这封信虽然字跡是军师的,但写信风格却不太对劲。
“军师之前遭遇大变,写信风格出现变化不是很正常?”
李催隨口回道。
根据华雄说的,当时李儒差点跟著相国一块儿走了。
这种情况,区区写信风格出现变化有啥问题吗?
“也是。”
郭附和了一句,然后便將这些东西拋在脑后。
不过实际上,他的感觉並没有出现问题。
这信虽然是李优写的,但信的內容是陈曦搞的,自然风格会出现差別。
考虑到这点差別对於三傻来说没啥意义,李优也就没改。
顺带一提,这还是这些天来,李优第一次有机会写信。
平时刘备和陈曦都会看著他,防止这人整出点不一样的样,干扰到他们的计划。
不只是李优,其他一些可能会整出大活的人也在关注名单上。
直到三傻这边把活干完之前,关注都不会停。
当然,时间也不会太远。
凉州人有很多缺点,但唯独不会缺乏行动力。
三傻光速进宫嚇唬了一通刘协,然后写了份乱七八糟的詔书给刘备送去。
整个流程没用到半个时辰。
效率之高,足以让绝大多数封建王朝汗顏。
“好了,事情搞定。”
陈曦看到詔书和来使后,便確定大局已定。
“玄德公,记得好好教育天子。”
齐飞有些睏乏地撑著脑袋。
这些时日,因为覆盖范围的扩大,陈曦的精神天赋消耗也愈发夸张。
加上还有各种军务需要处理。
齐飞现在別提有多费心了。
好在,这一切用不了多久就能结束,之后就是看著陈曦上班的快乐时光了。
“子鸿放心,我会好好教育他的。”
刘备点点头。
他可不希望因为刘协而让齐飞、陈曦好不容易收拾好的天下再一次出问题。
“那就好。”
齐飞隨口答道。
刘协这傻孩子原著闹出那些笑话,说白了就是认知不到位。
他不明白,天子这个位置並非只享受权力。
他也不明百,自己的能力並不匹配这个位置。
先让西凉恶人来顿毒打,让他深刻地意识道自己的无力。
然后让刘备来一通全方位、高强度的学习计划,再带著刘协认知到天下万民。
差不过也该矫正过来了。
此后,刘备带著眾人以及二十余万留下的军团,前往司隶。
並非是怀疑三傻,而是一个基础的態度。
在大军抵达后,因为信的缘故,刘备等人还没进门,三傻就带著刘协过来禪让了。
眾人围观下,刘备拒绝了战战兢兢的刘协,牵著刘协的手进入城中。
然后,陈曦开始接管朝廷,並擬定各种封赏。
刘备现在的班子完全足够撑起朝廷的运转,甚至还有富余。
加上各大世家的默认支持。
新朝廷的效率完爆过去。
整个东汉似乎都因此焕然一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