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45章 卫吴鏖战乌江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周朝总理四川军务破朔大将军王屏藩率领三万大军急往遵义赶,行至上马桥司时由上马桥长官方正刚口中得知卫军已经攻破遵义的消息。
    好个王屏藩,闻此晴天霹雳,面上居然纹丝不动,只冷冷盯着奋武将军张起龙说道:“汝带三千骑兵先行驰往贵阳,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地跑,若丢了贵阳,提头来见”。
    “是!”张起龙是平西藩旧将,随王屏藩转战川黔屡立战功,获封“亲军奋武将军”,也不多说话,干脆地领命而去。
    他走后,王屏藩下令全军加快速度赶往贵阳。此时他最担心的是卫军渡乌江夺取贵阳,贵阳乃贵州最紧要之地,若失守,大事去矣!
    “大将军勿忧,依吾看贵阳肯定还在咱们手中”,胖乎乎的仁威将军王公良劝道。此人亦是平西藩旧将,原是辽东卖菜小贩,投入吴三桂帐下后打仗的本事普通,但搞后勤的能力着实了得,每次出征都能将吴军的粮草辎重安排得紧紧有条,被吴三桂封为“亲军仁威将军”。
    见他如此说,王屏藩淡淡地问道:“汝何以知之?”
    王公良呵呵一笑,“无他,乌江关有左将军杨洪德把守,杨将军可是咱吴军出了名的勇将,贵阳城内还有罗抚院、后将军在,这两位也是久经兵事的,卫军哪那么容易打下来?”他说的没错,杨洪德在吴军中向来以敢战闻名,因而被封为亲军铁骑左将军;亲军铁骑后将军何继祖虽然战功比杨洪德小些,可也是跟随吴三桂南征北战的老人;至于贵州巡抚罗绘锦是清朝湖广总督罗绣锦之弟,与兄长一样很早便降清,被清廷编入镶蓝旗汉军。这三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嗯”,王屏藩瞅了眼王公良的胖脸,心情舒缓了很多。不过仍板着脸训斥道:“为将者须思虑周全,岂能大意?莫要多言,速速赶路”。
    果如王公良所言,王屏藩率军进入贵阳时,卫云贵总督阿拉坦仓亲领的兵马仍未渡过乌江,正与驻守乌江关北关的左将军杨洪德部激战。
    “参见大将军”,见到王屏藩,贵州巡抚罗绘锦、亲军铁骑后将军何继祖如同见到救星,亲自出城迎接。
    “二公莫要多礼,军情紧急,说说吧,仗如今打成什么样了?”王屏藩顾不得客套,摆了摆手问。
    “伪卫云贵总督阿拉坦仓率军夺取遵义后自率大军南下,正在乌江关与左将军激战;遣部将辛思忠攻占了瓮水、余庆和湄潭,又由瓮水渡过乌江夺取草塘、白泥、黄平、重安诸司,屠杀军民百姓无数……”罗绘锦滔滔不绝地叙说着。
    “卫军已经渡过乌江打到重安了?”王屏藩闻言眉头紧皱,打断罗绘锦的话问:“辛思忠的部下大约有多少人?”
    “据逃回来的土兵说,辛贼的部下应该不足一万,但十分凶悍”,罗绘锦想了想回答。
    “那乌江关是个什么情状?阿拉坦仓有多少兵马?杨洪德还挺得住吗?”王屏藩又问。
    “伪总督阿拉坦仓约有兵马两万,左将军命参将刘魁领兵五千守乌江南岸,自带五千人马守江北岸的乌江北关。阿拉坦仓围攻北关甚急,末将派总兵郭天春领兵五千渡江往援,拼尽全力方才进入关城。目前卫军已围关一个月,形势危急”,后将军何继祖插话。
    “请抚院和后将军坚守贵阳不出,吾立即率军攻打已经渡江的卫军辛思忠部”,王屏藩果断地说。
    “左将军形势危急,且乌江关若失守敌人便可全力渡江,大将军为何不先救左将军?”罗、何二人不解。
    “卫军既然已经渡过乌江攻占草塘,为何不由草塘直取贵阳?阿拉坦仓是沙场宿将,不可能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敌人兵力不足。因为兵力不足,此贼才没有率大军去草塘,而是固守遵义同时在江北虚张声势。且杨洪德和郭天春都是能战的,再坚持一段时间不成问题”,王屏藩微微一笑,“乌江乃是固守贵阳的屏障,必须立即清除渡江的卫军偏师!”
    ——
    王屏藩率三万大军忽然出现在草塘。卫兰州总兵辛思忠闻报吃了一惊,可既然绰号“虎焰班”,自然具有猛虎的气势,并没有因为自己只有不到八千人马而畏惧,反而命部下出城列阵厮杀。
    两军相望,见吴军人多势众,延安总兵范鼎革心生畏惧,谓辛思忠曰:“敌众我寡,何不暂避其锋?”
    “正因为敌众我寡,若退必溃。为今之计,只能奋勇向前!”辛思忠断然拒绝,命部下擂起进军鼓。
    “咚~咚~咚~”伴随着隆隆的鼓声,“虎焰班”跃马横刀而出,亲为箭头,挡者披靡,副将丁国栋,游击杨光烈、达元祯等皆随其拼死冲锋,兰州镇上下振奋,悍不畏死地杀向吴军。
    “汝虎焰班是好汉,额(我)范鼎革也不是孬种!”范鼎革朝地上狠狠啐了口唾沫,率延安镇紧跟着兰州镇冲杀。
    卫军攻势狂野,两军交战不到一个时辰,辛思忠便阵斩了吴军副将范应泰。即便是以勇猛著称的吴亲军奋武将军张起龙也抵挡不住,被杀得节节后退。
    “传令张起龙,再敢后退一步,本帅斩了他!”见己方的一万前军竟有后退之势,王屏藩怒不可遏,但他心中也明白,卫军士气正盛,眼下这局势必须增援,咬了咬牙命总兵杨应选部五千人马上前增援。张起龙、杨应选合力,终于挡住卫军,两军陷入僵持。三个时辰后,卫军锐气渐渐耗尽,吴军人数的优势开始显现。
    “全军突击!”王屏藩猛然厉喝,驭马横枪而进。
    见主帅拼命,部下个个奋勇,就连负责后勤辎重的亲军仁威将军王公良也带着后军加入了战团。
    卫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溃败。辛思忠、范鼎革拼死冲杀方才得脱,兰州副将丁国栋,游击杨光烈、达元祯等皆殁于军中。
    辛、范二人收拾残兵,仅剩两千余,不敢再战,仓惶逃过乌江,至瓮水方止。王屏藩收复草塘、白泥、黄平、重安后,派奋武将军张起龙领兵一万留守乌江南岸,自率大军由草塘前往乌江关南关。接着又率部渡江,见吴军势大,阿拉坦仓不得不解了北关之围撤军三十里。
    王屏藩本想趁新胜之威攻取遵义,不料前方传来消息,卫征西副将军脱里率五万人马增援阿拉坦仓,距乌江关不足五十里。闻此消息,他果断下令放弃乌江关北关,将全军尽数撤至乌江南岸,依乌江天险拒敌。
    “末将参见大帅!”北关外,阿拉坦仓率众将恭敬地向脱里施礼。莫看他已经贵为总督,但在卫拉特之鹰面前可丝毫不敢拿大,规规矩矩行了晚辈之礼。
    “诸位将军辛苦,免礼!”脱里威严地说道。待阿拉坦仓将战况讲明后,卫拉特之鹰陷入了沉思,王屏藩部甚是精锐,又依乌江天险而守,这个仗可不好打!不过两军会合后,己军兵力高达七万余,攻还是要攻的。
    他试探着命总兵龙海阳、李洪远、丁嘉升率部渡江,均被击退,湍急汹涌的江水成了吴军最大屏障。很多将士不是死于守军之手,而是连船带人被大江吞没。
    见乌江极险且守卫严密,脱里并没有下令强攻,而是命阿拉坦仓留守乌江北关,自率大军顺着乌江、广河、鸭池河而进,一直打到纳雍,将大半个水西纳入囊中。然后命河州指挥使何雄、土指挥使完巾留守纳雍,率军返回乌江北关与吴军对峙。吴卫两军如同两只凶猛的野兽,都在找寻对方的弱点,随时准备着发起致命一击。(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