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54章 南船北马夺安庆(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江北岸、望江县的江岸上,两万铁骑纵横驰骋。征东副将军西日莫奉秦王绰思吉之命带着两万铁骑沿北岸游弋、阻止池州的吴军增援安庆。这两万骑兵乃是东路卫军的主力,几乎全由蒙古勇士组成,个个精于骑射。虽然秦王殿下的军令只是让他们沿岸游弋,可卫拉特之狼岂是寻常武将,收到军令后便撞自将游弋改成了进攻,归林滩、泾江口、杨湾镇、雷港,一座座小镇、港口在蒙古军的打击下沦陷。
    听说卫军来袭,望江守将安徽抚标右营参将单尹志、城守营游击李根极只有五千兵马不敢出战,索性紧闭城门将城外各处让给卫军蹂躏。这可坑苦了安庆水师营参将柳吉润,他带着三千水师驻于望江城外的雷港,糊里糊涂间便被卫军铁骑攻入水寨,四处砍杀。见四下火起,柳吉润慌忙往战船上跑,正遇着驭马奔驰而来的卫军万户长巴拜,一斧挥过,柳参将便回归了长生天的怀抱。
    此战西日莫只损失了几十个部下便斩杀吴军千余,缴获各类大小船只近百余艘。为防止南岸的敌人利用北岸的港口登陆,卫拉特之狼下令将江北安庆段的所有港口、码头、船只全部焚毁。
    在熊熊大火中,这位老帅又率部往望江城而来。单尹志、李根极以为卫军要攻城,忙组织军民登城防守,不料西日莫人老成精,知道自己的部下是骑兵缺少攻城器械,只命部下每日围着城池转圈,并不攻城;又命辽王苏穆尔次子土城郡王纳噶特、一等车臣侯巴布长子都千户长泰朋领着骑兵继续沿江巡弋。
    数日后,蓟州总兵宣有才领兵由宿松杀至,两军会合后足有五万众,将小小的望江城围得水泄不通。宣有才部多是步兵且携有大量攻城器械,没攻几日,城池便处处告急。
    池州府贵池县,徽宁池总兵周贵、副将拜他喇治、池州参将徐世华、水师营参将王大成正为一封信争吵不休。信是安徽巡抚张朝珍写来的,述说了一番安庆危急,让诸将立刻渡江支援安庆。周贵与张朝珍关系极好且认为若安庆有失、池州迟早也保不住,主张救援;徐世华是池州守将、只想死守池州,王大成以前奉命入卫京畿时吃过卫军的大亏,不敢渡江与卫军硬拼,且此前总督郎廷佐有令命诸将固守池州,所以不愿离开;拜他喇治本是满人,大清亡后,当差只为混口饭吃,对救不救安庆无可无不可。
    见意见迟迟不能统一,周贵大急,朝王大成拱了拱手喝道:“吾只带一万人马渡江,请王参戎送吾”。随着各地驻军不断奉命前来增援,此时的池州城已经有了三万多守军,周贵又是城内官职最高的将领,声称只带一万人马渡江,王大成不好再反对,只得应允。
    一艘艘小船朝江北驶去,目标望江城东的雷港。此时的雷港已被卫军烧毁,似乎也正因为如此,沿岸并无守军。王大成暗叫了声“侥幸”,命部下靠船登陆放周贵部上岸。吴军纷纷上岸,浑然不知岸边的树林中已经蹿走了几骑卫军。
    “周总镇保重!末将在船上静候佳音”,完成送陆师上岸的任务后,王大成一刻也不愿停留,朝周贵拱了拱手后便命部下扬帆起航,驶向江心。
    周贵也不言语,趁卫军“尚未发觉”,催促部下赶紧列阵。吴军闹轰轰地列阵,阵型尚未列成,四下里便传来马蹄声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西日莫率巴拜、纳噶特、泰朋诸将及万余铁骑冲杀而来。尚未列成阵的步兵如何是骑兵的对手?何况对手还是以骑射著称的蒙古骑兵。卫军用双腿夹着马腹驾驭战马,双手先是于马背上放箭,冲近后又使用三眼铳射击,接着换上骑枪、弯刀,枪挑刀砍,甚至用战马冲撞,很快便将吴军杀得溃不成军。
    周贵见状大惊,慌忙发信号朝已经驶入江心的王大成部求救。王大成见信号指挥水师驶回接应,尚未至岸边,岸边的树林中便传来橐驮炮的呼啸声,身经百战的西日莫下令将二百门用骆驼拉的小炮隐藏于树林中朝敌人集中射击。这种炮虽然威力不算大,胜在机动性强,操作简便。
    “轰~轰~轰~”紧密的炮火吓坏了正准备指挥船只登陆的王大成,让他误以为江对岸有敌人埋伏。
    “返航~快返航~”急切间王参将顾不得周总兵,领着部下再次掉头转舵逃命。
    他这一走直接将周贵部置于死地。仅仅一个多时辰,卫军骑兵便以区区数百伤亡的代价歼灭了一万精锐吴军。慌乱中周贵跳入大江,欲游回对岸,奈何江上风大浪急,游到中途溺水而亡。
    “来人,将俘获的吴军俘虏押至望江城下劝降”,卫拉特之狼作战经验老到,冷冷地下令。
    此时的望江城已被宣有才的部下攻击得摇摇欲坠,城内军民之所以不愿降,主要是打着援军的主意,听得池州来的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顿时哗然,再无战心。
    单尹志朝李根极对视了一眼,苦笑着问:“李贤弟,今日之事奈何?”
    “单兄,军心已失,再打下去也于事无补”,李根极垂头说道。
    “唉!吾本欲为国尽忠,奈何家中尚有老母!来人,打开城门投降”,单尹志长叹了一口气。
    连续夺取宿松、望江二县,西日莫、宣有才得意地向征东大将军、秦王绰思吉报捷。绰思吉闻信后大喜,下令将单尹志、李根极原级留用,又命二人写信招降其他各地的吴军。二人的劝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逃到太湖的游击将军忻维世、潜山知县、桐城守备均派人请降。兵不血刃便又夺取三县,绰思吉十分得意,聚集大军直奔安庆府治怀宁。
    此时的怀宁城内,安徽巡抚张朝珍已经集结起安庆、庐州、滁州、和州的驻军以及自己的抚标总共二万多乱七八糟的兵马,可仍觉得不够,焦急地问安庆总兵邓君弼:“徐州、凤阳、淮安的人马行进至何处了?”
    “回抚院的话,徐州总兵刘朝辅此前来信说他正与漕运总督屈尽美联系漕船,打算走水路经淮河南下,此后便没了消息;凤阳副将谢臣部已经行至合肥”,邓君弼是张朝珍心腹,一向深得信任,躬身回答。
    “唉!短期内江南的援军是指望不上喽~守城一事便全靠汝矣!”张朝珍叹了口气,拍了拍邓君弼的肩膀。
    ——
    安庆之战打得如火如荼!
    秦王殿下命征东副将军西日莫领军两万驻于桐城拦截可能南下的徐州、凤阳、淮安等地之兵,亲自督促部下攻城,先是集中大炮轰击,继而使用步兵攻城。
    他舍不得动用嫡系人马,命单尹志、游击李根极、忻维世等部降军和俘虏组成的一万人马先攻。怕降军不肯出力,又命万户长特古斯朝克图领军于后担任督战队,敢后退者立斩。仅仅三日,降军俘虏便折损了六千多,游击忻维世战死。守军的伤亡不过两千余,不过却消耗了大量的守城物资。
    见降军已经起到消耗敌人的作用,绰思吉方才动用主力战兵。命河南提督蔡禄,副提督宣有才、张玮、杨来嘉分别攻打四面城墙。激战十日后,守军伤亡惨重,庐州参将张弼、和州游击舒良干战殁。
    见安庆城已经到了坚持不下去的地步,滁州游击高沾悄悄与安庆总兵邓君弼商议,“城破在即,您何不劝张抚院降卫也好给弟兄们留条活路?”
    “唉!吾劝过多次,可张抚院却说自己身为汉人,此前已经降过一次异族(指清朝),实不肯再降一次胡虏(指卫朝),其志如山,不可摧也!”邓君弼长叹。
    “此腐儒之见耳!卫国不禁华夏衣冠,且秦王殿下有一半大明皇室血脉,又怎会是胡虏?,既如此,吾辈不可与其同死。当早作安排才是!”说完,高沾手握刀柄,紧盯着邓君弼。邓君弼感受到浓浓的杀意,不由得汗湿后襟,半晌后终于点头同意。二将派人潜出城去向卫军请降。绰思吉半信半疑地应允了他们的请降,命通州总兵张玮率部接应。
    天黑之际,邓君弼、高沾率部打开北城门,放卫军入城。为在新主面前立功,二将又带着部下引卫军直扑巡抚衙门。
    “鼠辈焉敢如此!”见他俩叛变,守卫巡抚衙门的抚标中营副将张进忠大怒,领部下关上衙门大门拼死抵抗,终究寡不敌众,惨死在叛军之手。
    邓君弼闯入中堂,见到了正襟危坐的安徽巡抚张朝珍。好个张抚院,危急时刻丝毫不慌张,直视邓君弼缓缓问道:“吾视公为股肱,何故如此?”
    积威之下,邓君弼不由胆怯,讷讷不能言。
    “公欲为大周尽忠,吾辈皆不愿同死,欲取公之头得富贵耳!”高沾却是不怕,恶狠狠说完便扬刀劈去,一刀将张朝珍砍杀于血泊中。
    乾元二十六年(1669年)十二月十一日,卫军攻克安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