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55章 寒冬腊月下两淮
安庆一下,江北局势焕然一新。征东大将军、秦王绰思吉也不休整,引大军直奔庐州。庐州驻军主力已经被参将张弼带往安庆、大多消耗在惨烈的攻城战中。安庆城破后,知府王廷宾降了大卫国,因与庐州知府贾壮交情甚厚,遂自告奋勇修书劝降。收到王知府的信,贾知府欣然同意投降,奈何他的手中只有些衙役和守备兵马,庐州的防御主要掌握在凤阳来的客军手中。凤阳副将谢臣奉命援救安庆,带着八千部下行至庐州府治合肥后便不肯再走,顺手接管了合肥的城防。贾知府试探着摸了摸谢臣的底,奈何谢副将是属泥鳅的,不但丝毫口风不漏,反而试探起他的态度。
贾壮不敢孟浪,怕引来杀身之祸,可也急着早投新朝,思来想去,琢磨出一计。命人在合肥城内散布谣言:“三十万卫国大军逼近合肥城,距城已经不足百里”。谢臣若真有血性厮杀,也不会顿兵于合肥不动弹,听闻有三十万之多的敌人逼近合肥,直骇得六神无主,缓过神来后立即带着八千直属部队返回凤阳,还未入城,便已派人向徐州总兵刘朝辅求援。
安庆失守后,江北已无太多兵马,两淮的精兵集中于徐州总兵刘朝辅之手。作为防范卫军的最前沿,刘朝辅麾下兵马超过三万,远超驻于淮安的漕运总督屈尽美麾下的漕标和凤阳、庐州、和州、滁州等地驻军,战力也远胜之。接到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的调兵令后,刘总兵准备带两万精兵南下,不过人马辎重众多、走陆路太费时间,便请求漕运总督屈尽美派些漕船来,打算将军械辎重放在船上,经黄河、淮河水系进入安庆。屈总督在回信中一口答应,请刘总镇耐心等待,岂料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再派人催促,信使居然没了消息。
莫非是路上遭了强盗?还是有其他隐情?刘朝辅心中狐疑,正值此时接到了凤阳副将谢臣的求援信。淮河穿凤阳府而过,若丢了凤阳等于是放弃了淮河天险,思忖再三,觉得还是得救,刘总镇咬了咬牙,不再等待屈总督派来的船队,命副将杨三元领兵万余留守凤阳,自与参将田绍带着两万精兵奔凤阳而来。不料大军刚至宿州,便接到消息凤阳丢了。
原来卫军夺取庐州后,秦王绰思吉下令兵分两路:自己率十万大军沿大江而下夺取和州、滁州,西日莫率五万人马由合肥北上夺取凤阳、淮安和徐州。两路人马进展皆十分顺利,和州、滁州的精兵早已调往安庆,秦王亲率的这路兵不血刃便尽夺和州、滁州全境,还趁势攻入应天府,将江宁(南京)城对面的江浦、六合二县也打了下来;老帅西日莫率领的这路也未遇到激烈的抵抗,十分轻松便夺取霍丘、寿州、定远等县。年轻的殿下十分会选时机,一边指挥作战,一边修书于早就暗中降卫的吴漕运总督屈尽美,“公既已归顺,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屈尽美这段时间一直在暗中做着起事的准备,命部下打开淮安的常盈仓招兵买马,将自己的漕标由三千四百人扩充到一万五千人。收到秦王手书后,他立即下令不再发放粮米至吴军控制的地区,尤其是徐州方向,严命巡河的部下,一旦发现有经运河驶往徐州的粮船,立即截住、粮草充公。这还不算,又命督标总兵金芝领着五千人马经洪泽湖出其不意地夺取泗州和盱眙,策应北上的卫国大军。
滔滔淮河虽然支流众多,但此时已至腊月,正是天冷的时候,莫说支流,便是淮河也开始结冰。凤阳副将谢臣已经放弃淮河南岸的凤阳、临淮,撤至淮河北岸的五河、淮远,打算依淮河之险防御。不料老天爷不开眼,淮河居然结冰了,卫国大军渡大河如履平地,这如何抵挡得了?正在叫苦,又得到消息:漕运总督屈尽美举淮安府降卫,还派总兵金芝夺取淮河下游的泗州和盱眙,策应北上的卫国大军。这便更无法抵挡也!
“报!卫军已抵达凤阳,正在赶往临淮”,部下又传来一条晴天霹雳。听到这消息,谢臣再无法淡定,咬着牙派亲信前往卫营商量投降事宜。是的,投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总得讲讲条件才是。谢副将知道这个时候才选择投降,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所以不奢望加官晋爵,可自己这个副将的官身总不能丢了,这是他的底限。
“你家将军打算归顺大卫国?有什么条件吗?”卫拉特之狼凶狠地问来使,他打了大半辈子仗,自然知道对方不会无条件投降。
“我家将军久仰大帅威名,愿举凤阳归卫。只是希望大帅能保留他的副将官职……”来使十分谦,谀词如潮。
“不过是区区一个副将,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本帅允了”,西日莫哈哈一笑。作为大卫国的元老重臣,保举一个副将实在是再容易不过。
听说对方答应了自己的要求,谢臣大喜,立即约定日期,率八千凤阳军渡过淮河在卫军指定的场所投降。不战便得到八千部下,西日莫十分喜悦,可还有更高兴的事,听闻卫国大军抵达凤阳,漕运总督屈尽美、总兵金芝也带着一万五千部下和大量的粮草辎重前来会合。大喜之下,下令置酒款待诸将。席间,降将们曲意奉承,令卫拉特之狼十分满意,借着酒劲谓屈尽美、金芝、谢臣曰:“我大卫以武立国,诸公新降,须多立战功才是!”
“吾等愿听大帅调遣~”一众降官纷纷表起忠心。
“如此便请屈督宪替大军调度粮草,金总镇、谢副戎替本帅拿下徐州”,西日莫睁开狼目,森寒地下令。
——
“可恶!彼辈降卫也不打个招呼,分明是卖吾徐州求荣!”听闻屈尽美、金芝、谢臣全都降卫的消息后,屯兵于宿州的刘朝辅又惊又怒,思忖片刻,觉得卫军势大,抵挡终究徒劳,便也想步别人的后尘降卫算俅。
“总镇此时降卫,只会让卫国小觑了咱们徐州镇,不如先打个胜仗再降!”参将田绍建议。
“打个胜仗?如何打?”刘朝辅来了兴趣。
“咱们故意丢弃粮草辎重,做出仓惶北撤的样子,在宿州北部的符离桥设伏。卫军连战连胜,必不怀疑。到时候伏兵尽出,可胜之”,田绍献了一策。
刘朝辅沉思良久觉得可行,命部下一路丢弃粮草辎重,与田绍各领万人在符离桥左、右两边的芦苇丛中埋伏。
金芝、谢臣领着两万三千降军由凤阳北上,一路上未遇到任何抵抗,追至宿州,得知刘朝辅率军逃回徐州的消息。二人立功心切,催促部下急追,一路上不断发现吴军丢弃的粮草辎重。
“传本镇军令,全军不得停留捡敌人丢弃的辎重,违者立斩不饶!”金芝生怕部下因为抢战利品贻误战机,果断下令,又马不停蹄地亲自朝前追击。谢臣见状,不甘示弱,也带着本部加速追赶。
行至符离桥,忽闻号炮连天,喊杀四起。刘朝辅、田绍分两路杀出。猝不及防间,冲在最前头的金芝被刘朝辅砍倒。卫军大溃,谢臣只得率残部撤退,战后清点人马,足足折了万人。
刘朝辅不恋战,率军撤往徐州南部永固山布防。消息传至卫军大营,老帅西日莫大怒,率主力追至永固山,正欲厮杀,刘朝辅竟派了请降的使者来。这倒把卫拉特之狼弄得有点迷糊,冷笑着问来使:“你是说刘朝辅想投降?既然想降为何又伏击我军?”
“无他,怕大帅小觑了咱们徐州军,先胜一阵再降方得体面耳!”那将丝毫不惧,镇定自若地回答。
西日莫有些惊奇,问道:“你是何人?”
“徐总镇麾下参将田绍”,那人声音响亮,不似请降倒似求战。
卫拉特之狼愣了会儿神,忽然发出狼嚎,“哈哈哈~好样的,本帅就喜欢这样的好汉!回去告诉刘朝辅,归顺后官职不变,将来若立下战功,朝廷不吝封赏!”(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