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60章 烟花三月渡大江(中)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瓜洲渡乃千年古渡,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发生在这里,众多诗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哙炙人口的诗篇,如今又因为一场大战引得世人瞩目。
大卫国征东副将军、一等吐鲁番公西日莫领兵两万由瓜洲渡江,直取镇江。秦王殿下给他的军令是佯攻镇江、牵制吴镇海大将军刘之源的军队。可心高气傲的卫拉特之狼怎甘心被别人比下去?下令真打,将自己的两万军队摆成箭矢形,以善于水战的望江游击李根极部五十艘船为箭头,以游击谭以从、邹君升两部一百艘船为第二阵,自己则与副将谢臣、参将单尹志带着剩下的两百余艘船打第三阵。
卫拉特之狼在攻掠四川时积累了一些水战经验,只可惜他面对的敌人是同样身经百战且以善水战、会用炮闻名的刘之源。刘大将军是满洲包衣出身,负责指挥红衣大炮营,参加过清军入关前后的一系列大战,因战功赫赫授镇海大将军驻防镇江,后又识时务归顺了大周朝。
名将对名将,迸撞出的火自然不同凡响。一轮炮战后,卫军游击李根极便直扑吴军前锋、总兵罗永德的船队。罗永德是刘之源招降的台湾郑氏旧将,当年也曾纵横海上,奈何遇到悍不畏死的李根极!李根极初降大卫国,急着立功在新朝站稳脚跟,率本部撞入罗永德军中,又以大船接舷而战、以小舟焚烧敌船。罗永德纵然精通水战,一时也被杀得大乱。
“传令罗永德坚守不动!”望着岌岌可危的前锋,刘之源冷冷下令。
见己方前锋冲乱了吴军阵脚,老帅西日莫大喜,命谭以从、邹君升、谢臣、单尹志等部楔入吴军阵中。刘之源见状不惊反喜,率总兵陈文达、副将周继新驶近支援。两军混战,由清晨战至中午,不分胜负。
此时卫军顺风,借着风势穿透吴军船队,给吴军造成巨大损失。吴军在刘之源的指挥下苦苦支撑,待敌人透阵后缓缓转舵列阵再战。西日莫也指挥卫军转舵列阵。此时双方互换了个位置,风向变得对吴军有利,但吴军也付出巨大伤亡,江面上尽是船只的遗骸和浮尸。
“全军突击!”卫拉特之狼不惧逆风,誓要借着初战小胜之势,一举击溃吴军。
两军正要再战,江面上忽然又驶来一支船队,吴军副将刘邦柱、参将尼雅哈率两百多条船、八千水师杀至。刘邦柱是刘之源次子,尼雅哈是刘之源第三子,想当初满洲立国,很多汉将为表忠心给自己的儿子起满洲名字,刘大将军亦不能免俗,给三儿子起了满洲名儿。
“不好!中了刘贼奸计!”见敌人在阵后居然还隐藏着一支船队,卫拉特之狼知道中计,立即命谢臣、单尹志部拦截侧后忽然出现的敌人,李根极、谭以从部拦截刘之源,全军且战且退返回瓜洲。可卫军刚列好阵又要变阵,谈何容易。
谢臣、单尹志正手忙脚乱地指挥麾下战船掉头迎战。刘邦柱、尼雅哈已率船队列纵队杀入卫军阵中。激战中,谢臣中炮身亡,单尹志的战船被击沉、落水而死。
另一头,刘之源身先士卒率船队冲入卫军船阵。卫军游击谭以从率船队拦截,被吴军骁将周继新跳帮夺船,本人也被周继新斩落江中。
吴军总兵罗永德瞧见了卫军望江游击李根极座船上挂的将旗,率本部船队包围过来,适才他被李根极冲杀得狠、损失不少人船,欲报前仇。
“走‘之’字~给本将撞过去!”见周围皆是敌船,李根极自知无法幸免,一咬牙逆风冲向罗永德的座船,欲和敌人同归于尽。
“转舵~快转舵!”罗永德惊恐大呼,适才的骄横消失得无影无踪。
“嘭~嘭嘭~咯吱~”巨大的碰撞声夹杂着渗人的船只解体声,两艘船都出现巨大的窟窿,挣扎了一小会儿后双双沉没。
卫军水师大溃,西日莫在游击邹君升的拼死保护下逃回瓜洲,清点人马,两万将士仅剩七千多,战船也仅余百艘,不敢再渡,只敢沿江滩防守。刚撤回瓜洲便接到秦王军令,命其将兵马交给部将指挥,火速赶往板子矶指挥骑兵。
江宁城至大胜关段航道上也爆发激战。卫徐州总兵刘朝辅率两万水师由江浦强渡江宁,靖南藩世子耿精忠率两万水师迎战。
见福建水师战船体型致大,刘朝辅用参将田绍之计多备小船发起火攻。耿精忠一时不察,麾下战船被烧了二十余艘。恼恨之余,率部下与吴军死战。
酣战正浓,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又派江宁总兵惠占春率战船两百余艘、将弁万余增援。刘朝辅见敌人势大,不敢恋战,率部下返回江浦港。
北兵欲南下,大江南岸处处风声鹤唳,安徽太平府当涂知县葛元福算是触了大霉头。
当涂县乃太平府治所在,太池兵备道、太平知府均驻于此。为加强沿江防御,郎总督最近紧急拔擢副将拜他喇治为徽宁池总兵接替在安庆阵亡的周贵,又任督标副将刘承荫为太平镇总兵,负责太平府一线的江防。这位刘总镇可是个猛人,当年海逆兴师犯江宁,他只是个游击便敢带着五百兵突袭海逆大营,立下大功。听闻刘总镇来也,太平府人心稍安。
自从接到郎总督加强江防的军令,太池兵备道陈暄、太平知府胡季瀛等上官便忙活开来,这个命葛元福征发民伕,那个命葛元福募集钱粮,一会儿让修缮城池,一会儿又让加固江防。陈道台是个知兵的,命葛元福组织民伕将十二门大炮抬上采石矶翠螺山。抬炮上山可是个苦活,费了好大劲终于完成上官布置的任务,谁知又来了刘总镇!
猛将刘承荫一到当涂便视察太平府沿岸江防,要求将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城墙加高三尺,沿江的壕沟拓宽挖深,多布铁蒺藜等物,这还不算,又嫌翠螺山上的炮台大炮数量太少,严令由十二门增加到三十六门。可怜葛元福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完成刘总镇的军令。可刘总镇又看上了翠螺山上的谪仙楼,下令将此楼作为自己的帅帐所在,一帮军汉随即在谪仙楼附近构筑起工事。
消息传开,葛元福顿感五内俱焚!他好诗词,一生最敬重诗仙李白。太白先生死于当涂、埋骨于翠螺山下。当涂百姓敬重这位诗仙,给他安排了个浪漫的死法:太白先生荡舟在江上饮酒赋诗,醉酒后跳入水中捉月而亡。明时,工部右侍郎周忱命人在采石翠螺山上建谪仙楼,肖太白像于其上。顺治十四年春,谪仙楼失火被焚。葛元福当上当涂知县后向太平知府胡季瀛请求,重建了谪仙楼。此事一直被葛知县视为自己的最大政绩,如今刘总镇竟将中军大帐置于谪仙楼上,倘毁于战火,一腔心血岂不是付之东流?
不行!谪仙楼是当涂百姓的圣地,绝不容武夫亵渎!葛元福想找刘承荫诉说民意,却压根连刘总镇的面都没见着就被守营的大兵赶了出去。真正是知县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没奈何,只得前往知府衙门想请太平知府胡季瀛出面求情。
守门的衙役是个相熟的,见是他,笑脸相迎,“您可是想求见府尊?却是不巧,府尊不在衙中”。
“劳烦告知府尊去了何处?”葛元福急切地问。
“陈道台欲与刘总镇商量江防之事,府尊陪陈道台去了翠螺山大营”。(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