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73章 破广饶兵逼南昌(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镇,前面便是鄱江的出水口,咱们鄱阳湖水师成军多年,实力远胜卫军水师,谅也无人能阻咱们的兵锋”,鄱阳湖水师副将林国栋乘快船来到来到总兵何义的旗舰边,得意地禀告。
    “蒙古人虽然不善水战,却招降了许多善水战的降兵降将,汝不可大意,带快船八十艘先行占据双港口,控制那里,便可长趋直入鄱阳矣”,何义曾追随郑成功纵横海上,长期的血雨腥风令他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格,沉声叮嘱。
    “标下领命”,林国栋是跟随何义在海上讨生活的老弟兄,自然明白主将心中想什么,率快船如风而去。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行至双港口江面时,前方居然出现一支数量众多的卫军船队,列着整齐的纵队,军容严整。本以为卫军不善水战且没多少战船,未料战船如斯之多!敌船上挂着“杨”字将旗还有无数鱼竿钓子旗。
    “卫军中哪位将领姓杨?还会打水战?莫非是~”林国栋吃了一惊,想起老熟人杨来嘉来。杨来嘉做过郑成功部下都督,何义、林国栋皆是郑氏旧部自然识得。
    “来者可是林贤弟?”敌船前沿忽有一人高呼。
    林国栋放眼望去,竟是老熟人许贞。许贞是杨来嘉副将,亦是郑氏旧将。愣了愣,拱手答曰:“正是小弟,许久未见,许兄风采依旧”。
    “岁月不饶人,老喽~”许贞悠悠一叹,劝道:“大卫一统天下之势已成,林贤弟何必行螳臂当车之举?乾元皇帝陛下向来珍惜人材,不如投奔大卫,共享富贵何如?”
    “许兄是知道的,小弟向来只听何大哥的话,何大哥若从便从,若不从,便只能不顾昔年情谊,战场上决个高下”,林国栋下意识摸了摸刀柄,微笑着回答。
    双方均报于各自主将,何义、杨来嘉分别趋船向前答话。二人立于各自船头先叙了会儿旧,接着各自劝说对方,你劝我坚持民族大义莫做胡虏爪牙,我劝你蒙汉同为华夏一脉何苦自相残杀,谁都说服不了谁。
    何义忽然叹了口气,“听闻公曾向董太妃(郑成功夫人董氏)献卧龙岗七弦竹,太妃甚喜,经常临竹抚琴激励志士勿忘武侯灵气,效其忠荩。此竹犹在,公却做了胡人之臣。惜乎~悲哉!”
    杨来嘉闻言脸色赤红,怒道:“卫主仁德,恢复汉家衣冠,且秦王殿下之母乃大明宗室之女,吾降的不是胡虏,而是华夏!何兄既不肯听劝,昔日之情断矣!”言罢挥刀割去衣袍一角。
    见他割袍断义,何义也取佩剑割断衣袍。二人各回己方船队,剩下的便只剩下战场上的你死我活。
    “轰~轰~轰~”
    “轰隆~轰隆~轰隆~”
    炮声连绵,激战七日未息,卫将许贞、吴将林国栋双双战殁于阵中。杨来嘉牢记承诺,列队十余重,尽管蒙受了巨大伤亡,却牢牢扼住双港口水道,没有放一艘吴军小船驶过。
    ——
    为树立军威,秦王绰思吉严令诸军轮番强攻鄱阳城,即使夜间也打着火把攻城。卫军的大炮也不肯闲着,或凌晨、或中午、或下午、或夜晚,时不时便是一轮凶猛的炮击。毫无规律,每一轮轰击都带走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连续十余日后,守军终于坚持不住,卫军副提督通州总兵张玮第一个登上城墙,率军直扑吴军副将赵赖的将旗。赵赖亦是员虎将,率部下死战不退,最终力竭而亡。
    鄱阳城破了,却没有抓到饶州参将程凤。此战足足伤亡了八千将士,秦王殿下如何肯饶他,下令逐户搜捕,终于在一户民宅内捉住了身着平民服饰的程参将。
    “殿下,这厮歹毒,为防泄漏消息,竟将那民户一家尽皆屠戮,投尸于井中,自身化作百姓模样”,衢州副将孙加印向绰思吉禀报。
    “殿下饶命,末将与鄱阳湖水师总兵何义有旧,愿劝其归顺,戴罪立功!”为求活命,程凤声泪俱下,磕头如捣蒜。
    “不用”,绰思吉摆了摆手,“我大卫乃礼仪之邦,岂能容尔这等残民以逞之贼?拖下去枭首示众”。
    攻下鄱阳后,绰思吉命河南提督蔡禄、江苏提督杨来嘉领三万水师、大小船只五百余艘由鄱江入鄱阳湖攻打驻康郎山水寨的吴军水师,以扫除进攻南昌的后顾之忧。
    蔡、杨二人与吴军鄱阳湖总兵何义都曾是郑成功旧部,如今各为其主,下起手来竟毫不留情,于湖上激战半日,击溃吴军水师主力后,攻入水寨,将何义逼到寨中的角楼之上。
    “何兄,汝已尽力,何必为吴三桂那反复小人尽忠,降了吧”,杨来嘉大呼。
    “是啊,何贤弟赶紧下来,自家兄弟,有话好说”,蔡禄亦苦劝。
    “吾非为吴三桂尽忠,乃是为天下汉人尽忠耳!”何义怒吼一声,将身坠下,竟是头先落地,脑浆迸裂。
    听闻鄱阳丢了,水师也全军覆灭,江西巡抚董卫国急调袁州副将赵应奎领军来援,又将总兵希尔根、副将根特由幕阜山调回南昌。
    吴军沿鄱阳湖西岸布防,卫军数次从赵家围等处登陆均被击退。秦王绰思吉并不着急,令征东副将军西日莫领兵七万绕过鄱阳湖南部的进贤县,再由进贤渡过武阳水直扑南昌。
    董卫国情知鄱阳湖已无法作为凭障,收缩兵力,凭借南昌坚城与卫军相持,再次飞马向吴三桂、胡启泰求援。江西提督胡启泰命游击张射光领兵五千赴抚州,会合总兵吴友名、副将柯升的人马增援南昌,被卫徐州总兵刘朝辅拦截于进贤县。
    “朕未料卫国东路军进展如斯之快也!”听罢军报,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仰天长啸,他受到莲大可汗的巨大压力,实在抽不出太多兵马救援江西,可江西若守不住,湖广最终也难保。
    思来想去,唤来自己的次子、金吾后将军吴应麒,“卫国东路军包围南昌,江西危急。汝向来骁勇善战也是朕信得过的人,且带本部和长沙总兵刘之纲、祁阳总兵刘文进两部人马救援南昌”。刘之纲、刘文进本是屯齐部将,并非吴三桂嫡系,好在二人的家眷俱在长沙,倒还比较放心。
    “陛下放心,儿定不负使命!”吴应麒欣然领命。
    “卫国大军压境,朕实在抽不出更多兵马,只能给汝三万人”,吴三桂叹了口气,手抚吴应麒背言道:“万不可恃勇轻进。若事不偕,不必死战,可退回长沙。朕不怪汝”。
    吴应麒少小被过继给吴三桂兄吴三凤,心里总觉得父亲不太喜欢自己,所以每临战阵必奋勇拼杀以博父亲欢心。今日听到父亲宁愿失掉南昌,也不愿自己死战疆场失掉性命,不由感动,双目通红地说道:“儿省得,父亲保重!”
    听得“父亲”二字,吴三桂心头剧震。自从二儿子被过继给自己的兄长后平时都是以“叔父”相称,再未喊过自己“父亲”。努力控制住想要喷涌而出的泪水,别过脸去,任二儿子缓缓退下。(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