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77章 时移势易人心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浪淘沙城外鼓声寒》
    城外鼓声寒,
    秋意阑珊。
    南征北战一番番。
    死死生生皆看淡,
    如画江山。
    华发已无端,
    又至江南。
    腰间宝剑血未干。
    可笑秋蝉长不了,
    魂断城关。
    这首词是莲大可汗攻打南昌时所作。这位战神在词中展现出一统天下的雄心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至于自己的敌人嘛,倒并没放在心上,将他们比作叫不了太久的秋蝉。的确,城内只有四万余守军且已经守了两个月,早已疲惫,而自己足足有五十大军,用数量压也能压死他们!
    有大可汗亲自督战,卫军上下士气高涨,一队队、一拨拨冲向南昌各面城墙。第一次攻击便冲上城墙,亏得吴袁州副将赵应奎骁勇善战,拼死将冲上城墙的卫军赶了下来。然而战至第三日,这位勇将及两个儿子赵衍庆、赵衍祥便全部战殁于城墙之上。
    南昌城内处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第三日晚,劳累了一天的江西巡抚董卫国正准备歇息,忽听衙门内嘈杂声四起。抚标参将赵登举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抚院快随吾走,希尔根那厮投敌了”。话音刚落,总兵希尔根、副将根特便领着人马冲杀进来,将董巡抚团团围住。这两位皆是满洲子弟,大清亡国后便成了无根之人,不愿意为吴周殉死,索性带兵包围巡抚衙门,打算绑了董巡抚献城投降。
    毕竟是堂堂一省巡抚,经历过大风雨,董卫国倒是不惧,笑着问道:“吾待二公不薄,二公打算用吾的首级做投名状吗?”
    毕竟是多年的老长官,希尔根、根特二人一时倒有些不好意思。半晌,希尔根说道:“城破在即,将士们皆想寻条活路。抚院若肯投卫,我等仍愿听您号令;若不肯,只能得罪矣!”
    “唉~到了如今地步,还有什么肯不肯的,吾只恨没有早些投降,害死无数将士啊~”,董卫国悠然长叹,放声大哭。他这一哭顿时让二将愈发不忍下手,簇拥着董巡抚开城投卫。
    原本苏勒坦恼恨董卫国冥顽不灵、让大卫国在南昌城下伤亡了两万余将士,想杀了此獠泄愤。可转念一想,南昌降军还有两万,杀了他可能会令降军的军心不稳,且其他地方的官员若听说自己杀降泄愤,可能会不敢再投降。想了想,还是咬牙赏了董卫国一个闲职养老,其余诸将仍然原职留用。然后,便下令大军由南昌经瑞州、袁州扑向长沙。
    “此番朕定能攻克长沙,一举灭吴!”望着行进中的无边无际的大军,大可汗扬起马鞭,得意扬扬地对心腹重臣们说。
    “大汗威武,一统九州便在今日!”大学士博贝立即高唱起颂歌。此言一出,顿时谀词如潮。
    “吴三桂有将帅之才,此前我军与吴军在汩罗江对峙数月而不能渡,陛下何以如此自信?”大学士刘好古不解。
    “天下事,莫贵于人心。如今人心在朕,必能势如破竹!你们都瞧瞧,这是什么~”大可汗乐呵呵地命人抬来一筐书信。
    众人一瞅,竟然都是吴周官员写的降书,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喏~这是伪周湖广按察使郎廷栋写的,他是郎廷佐的从弟。郎廷佐归顺后,朕命其修书招降郎廷栋,今日终于取得实效”,苏勒坦得意地翻开书信附页,“你们瞧,这是郎廷栋画的湖广吴军布防图,吴军虚实尽在掌握,此仗如何能不胜?”
    “大汗圣明!”“天佑大卫!”“奴才恭贺大汗一举灭吴”群臣闻言纷纷道贺。
    “不是朕圣明,是人心变矣!”苏勒坦摆了摆手,“前些日子朕与吴三桂各有胜负,形势不明,很多人都在观望。如今我军连战连胜、攻占数省之地,已占明显优势,原先观望的人都选择投奔朕。表明什么?人心已变,在卫不在周!”
    见众人听得认真,大可汗又笑着捡出两封信来,“卿等请看,可不光有文官送军情,还有巡抚和总兵带着军队投奔。这两封是偏沅巡抚周召南、沅州总兵崔世禄的。他俩已答应只要朕的大军一至,立即带着一万五千兵马举辰州一府归顺”。
    “难怪陛下如此自信,原来早已胸有死竹!”刘好古钦佩地提出建议,“陛下可令周召南、崔世禄立即易帜,以乱吴军军心”。
    “刘师傅和朕想到一起去了”,大可汗一笑,“朕已命周、崔二人立即举义,并率本部夺取宝庆府,威胁长沙侧翼”。
    “周、崔二人只有万余兵马,奴才觉得他俩未必敢虎口拔牙”,兵部尚书哈喇瑚里提出异议。
    “无妨!汉人有句话,‘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此二人若有这胆量当然好,若无,朕自带兵马杀过去便是。人心在朕,又何惧之?哈哈哈~”说完,大可汗哈哈大笑。
    “哈哈哈~”众人皆跟随大笑,必胜的信念不知不觉弥漫于整个军中。
    “臣以为陛下攻克长沙易,想一举灭吴却难!”忽有大胆狂徒给兴高采烈的君臣浇了盆凉水。
    苏勒坦循声望去,见是户部尚书胡琏器,不由得眉头紧皱,不悦地问:“胡卿何出此言?”
    “吴三桂,老狐狸也!您能看得出形势变化,他又如何看不出?既然长沙已不可守,老狐狸又如何肯坐以待毙?”胡琏器可不管大可汗高不高兴,自顾自地解释。
    正跨坐于神驹追风之上睥睨天下的莲大可汗闻言猛然一震,“你是说吴三桂想跑?”
    “正是。臣以为吴三桂得知我军攻克南昌的消息后必定会率军返回云南,企图依靠云贵险要的地形阻挡我军”,胡琏器自信地分析。
    “纵然吴三桂想逃,二十多万吴军想撤退岂是易事?粮草辎重又如何保障?”大可汗想了想说道。
    “既然是老狐狸,又岂会不提前布置?若臣所料不差,吴三桂必定早已在回云南的沿途关隘屯积有供大军所用的物资”。
    “哎呀!”苏勒坦猛地一拍大腿,“传朕的军令,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昼夜兼程赶往长沙!”(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