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278章 老狐狸金蝉脱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沅州,因沅水而得名,是偏沅巡抚的驻地。偏沅巡抚本是大明朝为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而设的临时官职,初驻偏桥卫(今贵州施秉),后迁驻黔楚重镇沅州(今湖南芷江)。因为该地区直接面对苗、等族的居住地,军事地位重要,设立巡抚后便一直未撤消。
    今儿个秋风正凉,吴周的偏沅巡抚周召南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明面上他是大周的官儿,暗中却已投靠大卫国,前阵子连接两道军令,一道是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下的,命他带着兵马来长沙参加与卫军的决战;另一道是大卫莲大可汗下的,命他立即在辰州举起义旗并率本部夺取宝庆府、威胁长沙侧翼。对吴三桂自然不用理会,借口有苗民闹事拖延不去便好,可对莲大可汗就麻烦了,不去便是抗命;去吧,吴三桂正调集大军于长沙欲与卫军决战,凭自己手下那点兵马去威胁长沙侧翼,岂不是找死?真正左右为难,好生犯愁也!
    “抚院,依末将看,咱们不妨来个虚与委蛇”,沅州总兵崔世禄献策。
    “哦,怎么个虚与委蛇法?”周召南问。
    “咱们先按大汗的命令撤换吴周的旗帜,换上大卫国的鱼竿钓子旗,同时将辰龙关的守军尽数撤除以示对大卫国不设防;接着再挥师往东,屯兵于溆浦,作出进攻宝庆的样子,但绝不深入,免得惹怒吴军主力,遭来祸殃”,崔世禄说出心中想法。
    “周总镇此策甚是高明,不过还需将吴三桂给咱们下的军令内容飞马报于大汗,方才显得咱们是真心归顺”,周召南又补充了一点。商量过后,二人便聚集兵马,往溆浦而去。
    ——
    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在皇宫内召见了湖广总督洪士铭、鹤丽将军海潮龙。尽管局势日益不利,见惯了风雨的皇帝陛下面上依然淡定从容,缓缓开口道:“南昌危急,刚得到消息,卫军已经攻占瑞州和临江,朕准备绕道吉安、抚州救援南昌。长沙便交给二卿喽~”
    “瑞州和临江失守了?请问陛下是什么时候的事?”洪士铭是前清五省经略洪承畴之子,与吴三桂是世交,所以敢在君前发问。
    吴三桂轻叹了口气,“前些日子,朕派吴应麒领兵三万救援南昌,千叮咛万嘱咐,莫要恃勇轻进,竖子就是不听,大败而归。回来报于朕,说是卫军撵着他的屁股趁胜占了高安(瑞州府治),又往清江(临安府治)去了。如此看来,瑞州、临江二府十有八九已经落入卫军手中。为防动摇军心,朕未让败军入城,所以眼下暂无人知晓”。
    洪士铭与海潮龙面面相觑,良久方反应过来,郑重领命,“陛下放心,我二人定竭尽全力守卫长沙”。
    吴三桂点点头,谓洪士铭曰:“朕已命人封锁大军离开长沙的消息,日升(洪士铭字)务必做出朕还在长沙的样子,时不时便进宫请示方略”。
    因为父亲洪承畴当过吴三桂的老师,吴三桂待洪士铭极好,先是委以湖广巡抚,后又擢至湖广总督。所以洪士铭对吴三桂一直心怀感激,见皇帝下令,当即表态道:“陛下放心,您离开后臣定如往常一般,隔个三五日便进宫请示,同时紧闭城门,封锁消息”。
    “嗯,如此朕放心矣~”吴三桂又命人取来几封奏折,瞧向鹤丽将军海潮龙,笑道:“将军且看,这些皆是弹劾将军的折子”。
    弹劾我?我一介武夫与他人无冤无仇,什么人弹劾我?海潮龙心中纳闷,打开观看,不由得脸色大变。原来他是蒙古八旗出身,而大卫国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这些奏折都是弹劾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建议早日诛杀以绝后患的。
    “冤枉啊!臣自跟随陛下以来,南征北战,忠心耿耿,又岂会有二心?”海潮龙不住地叩头解释,额头见血。
    “将军请起!”吴三桂走下龙椅,扶起海潮龙,“将军的忠心,朕向来知晓。此次朕故意留将军守卫长沙,便是让那些人知道,朕信得过将军!”
    听了这话,海潮龙感动万分,泪流满面地说道:“即便是天下最珍贵的财宝也比不上陛下的信任,臣誓死守卫长沙!”
    “好!二卿文武同心,朕便可以放心去南昌与伪汗决战矣!”吴三桂又好生勉励了二人一番,方令退下。
    次日,这位昭武皇帝便带着二十万精锐吴军离开长沙,沿湘水南下。说是要从衡阳东进,经吉安、抚州增援南昌。实际上,大军行至衡阳后并未向东,而是继续往南,经湘水、春陵水、岿水,抵达蓝山县;再由蓝山县折往西南进入广西境内。在广西,他召见了广西提督马雄、广西将军孙延龄、广西巡抚金光祖等地方军政要员,然后留下亲军铁骑左翼将军高得捷、亲军骠骑右将军陶继智、定海将军谢厥扶部四万水陆师兵马与马雄、孙延龄等共同守卫广西。布置完广西防务后,这位昭武皇帝率大军返回云南,一回昆明便一边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边扼守险要当起缩头乌龟。
    ——
    “洪公,听说陛下离开长沙了?”没有不透风的墙,洪士铭自以为消息封锁得严密,不料吴三桂刚走没多久,湖广按察使郎廷栋便来问他。
    “胡说!焉有此事!”洪士铭脸色大变。
    “您莫要瞒吾,有人瞧见陛下率大军离开了长沙,城外的军营几乎都空了”,郎廷栋直截了当地说。
    洪士铭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道:“陛下收到卫军已经攻占瑞州和临江的消息,亲率大军绕道吉安、抚州去救援南昌。此事乃是绝密!汝既已知晓,切勿外传!城中眼下只有一万兵马,赶紧助吾征发百姓上城协守”。
    “是!下官这便就去办!”郎廷栋大声应是离开。回到家中,即派亲信将吴三桂率大军绕道吉安、抚州救援南昌的消息传于莲大可汗处。
    此消息与前些时日偏沅巡抚周召南、沅州总兵崔世禄送来的吴三桂聚集各地兵马欲与卫军决战的消息相符,大可汗得知后深信不疑,亲统五十万大军由南昌南下抚州,打算给吴三桂一个迎头痛击。大军抵达抚州府治临川城下时,发现城中竟无一兵一卒,打探后得知抚州总兵吴友名已率守城的吴军逃离抚州去了赣州。
    “哈哈哈~看来吴军已经被朕吓破了胆,居然不发一矢便弃此坚城!”苏勒坦得意地大笑,复率大军往吉安府进发。一路上永丰、吉水二县均不战而降,抵达府治庐陵时,本以为有场仗打,不料吉安知府也命人打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苏勒坦不敢大意,由得到的情报判断,吴三桂的大军很快便到,下令于城外构筑工事,又将哨骑放到一五十里外,打探敌情。不料敌人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一连十余日竟无半点消息。大可汗情知有异,命人打听,说是吴军压根就没进入吉安。
    “坏了~”身经百战的大可汗反应过来,下令全军立即赶往衡阳,终于在衡阳得到了吴周大军由湘水而下的确切消息。
    “朕中了老狐狸的奸计也!”从时间上判断,吴军已经远离,苏勒坦恨恨地率大军扫荡湖广剩下的吴军控制区。衡州、永州、郴州、靖州、宝庆等地均不战而降。
    得了这许多地方,大可汗仍不解气,又率大军往长沙杀来,毕竟是周朝的国都、吴三桂称帝的地方,拿下这座城还是有很强的政治意义的。此时的长沙已经没多少敌人,原以为守军定然望风而降。可没料到居然遇到抵抗,吴周的湖广总督洪士铭、鹤丽将军海潮龙带着一万守军、两万民伕上城据守。
    “吴三桂已经逃了,尔等何必顽抗?降者免死~”卫军朝城头喊话劝降。
    “呸!这是谣言!陛下率大军绕道吉安增援南昌,这些卫军想必是从袁州过来的。将士们,莫要怕,只要坚守数日,陛下定会由吉安来援!”海潮龙啐了口唾沫,大声激励士气。
    将是兵的胆,见主将誓死不降,部下半信半疑地跟随主将抵抗。可区区一万兵马加两万民伕如何敌得过五十万卫军虎狼?不过一日,城池便被攻破,海潮龙力战而亡。见势不妙,洪士铭赶紧跪地请降。
    “尔便是洪士铭?听说吴三桂待尔不薄,为何不殉节耶?”望着跪地的洪士铭,莲大可汗讥笑道。
    “吴三桂欺骗罪臣,罪臣深恨之,又岂肯为此等人殉节!”洪士铭将吴三桂诓他之事说出,引来哄堂大笑。
    “尔既蠢又不忠,朕若是吴三桂,也会让尔当替死鬼!哈哈哈~”苏勒坦笑得前仰后合,好半天才恢复威仪,阴冷地说道:“若早降,朕还会饶尔一命,城破后再降,迟矣。来人,将此贼拖下去斩首,悬头于城门之上以警效尤!”
    有罚便有赏,大可汗将投诚有功的湖广按察使郎廷栋擢为湖广布政使,又将偏沅巡抚周召南、沅州总兵崔世禄原职留用。(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