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14章 身不由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身不由己
    作为不成器、不省心的弟弟之一,马寻此刻已经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听著就好,这不是血脉压制,单纯的就是这时候反驳了更麻烦。
    谁让马秀英是他姐呢,而且还是皇后,方方面面的都是辗轧。
    在吐槽完弟弟们之后,马秀英说道,“小弟一向不爱过生,只是这一趟必须得给他过生。”
    马寻就开口了,“这又不是整数,有什么必须要过的?”
    “等到驴儿出生了,家里人都盯著他。”马秀英直接说道,“又要给我做寿了,你到时候怎么办?”
    好像还真的是这么回事,马秀英四十岁的整寿,这是大事自然不能马虎。
    马寻添了子嗣,不用想的肯定是被当做宝贝宠著,到时候马寻又要被忽视了马秀英大概是更年期控制不住情绪,“小时候不知道你在外头,这么些年你都马马虎虎。现在有了富贵,你还是如此,你让我如何向爹交代?”
    马寻赶紧开口,“姐,我没说不过生。”
    马秀英立刻露出笑容,“这还差不多。”
    看著自家姐姐这变脸的速度,马寻一时间搞不清这是更年期的情绪变化大,
    还是她演技精湛,这是直接给了。
    马秀英看著常蓝氏说道,“他是个怕麻烦的人,这一次给他过生,他又不想请太多人。”
    常蓝氏心领神会的说道,“这些事情用不著殿下操心,我回头就去说一嘴,
    哪些人该来哪些人不该来,他们也该心里有数。”
    得罪人的事情就是常蓝氏去做,这么些年就是如此,这也是她能成为马秀英左膀右臂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婉就跟著开口,“现在好些叔伯都在外打仗,家里头都是些妇孺。真要是不过来,那也说的过去。”
    马秀英轻轻点头,所以有些事情让常蓝氏去做更加合適。
    不说现在常婉成了太子妃,这也让常家的地位变得更高。
    最主要的还是常蓝氏在勛贵女眷当中的威名很大,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德行,
    能镇得住场子就行。
    看看徐家就知道的,都说妻凭夫贵,徐达的地位原本是隱隱比常遇春还要高一点。
    但是谢氏在勛贵之中可没什么威信,不只是因为她的父亲是谢再兴,也是因为她的一系列表现难以让人高看一眼。
    刘姝寧主动开口说道,“姐,现在最怕的就是各家都是让子嗣过来。”
    “子嗣就能来了?”马秀英平静说道,“跟著小弟的,得他喜欢的就进来。
    平时不太往来的,磕个头就行了,哪有那么麻烦。”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常蓝氏也是在点头,到了她这样的身份、到了马寻的地位,有些时候真的不用在意什么『人情世故”。
    有著帝后作为靠山,马寻自然不用想那么多。
    常蓝氏看著刘姝寧说道,“你啊,怪不得能被小弟相中。你俩一个性子,温吞仁厚,寧愿自己吃亏也不愿得罪人。”
    马秀英也无奈说道,“估计是改不了了,就他俩这样的性子,现在是我护著。真到了以后,也是得婉儿看著点,要不然他俩真能给粗鄙之人欺负。”
    马寻左右看了看,他真的看不出来自己怎么就是长了一张看著就是好欺负的脸。
    再仔细想一想,怎么在自家姐姐眼里,我就是个受气包、走到哪都被人欺负的货色?
    常蓝氏笑著夸奖说道,“殿下,小弟和弟妹这性子才好。说句不好听的,他俩要是不省心,您也只能受著。现在这多好,有本事、有品行,以后太子有了子嗣还能帮衬著。”
    马秀英也不谦虚,“他上回那么闹,他姐夫也就是当时恼。没法子,这是我弟弟。怎么著也要给標儿顏面,咱们这些人岁数大了不少,能帮標儿和婉儿的也就是小弟了。”
    常蓝氏非常认可的点头,有著这么个德行好还有一定能力的长辈,这位太子殿下以后是要轻鬆不少。
    看看现在的李贞就知道了,这还是皇帝的平辈,但是岁数大了很多。
    所以那些跋扈的淮西武將见了那位大曹国公,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子上也是老老实实。
    有一个镇得住场子的人非常有必要,德高望重的人只要露了面,有些事情就不会是太麻烦。
    不想『德高望重”的马寻说道,“我这两年可是变了不少,说不定以后就胡作非为了!”
    马秀英和常蓝氏都看了看马寻,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感觉被轻视的马寻不乐意了,“我刚到京城的时候多胆小,现在我什么不敢做?”
    常蓝氏则说道,“那时候是本分,也没见著多胆小。你真要是胆小的人就回不来了,无非就是胆大心细、喜欢藏著,你本性在那,能跋扈到哪去?”
    常婉也跟著说道,“舅舅谦逊恭允,就是发脾气也是因为护著自家人。不说其他人,淮西的这些人就是做不到您这般,哪个提起您不竖大拇哥?”
    这一下马寻脸红了,常蓝氏和常婉可能是捧著他才这么说。
    但是自家姐姐在点头也就算了,刘姝寧和观音奴也都在点头,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这算怎么回事?
    马寻酝酿后才说道,“姐,以后別说这些。真给我捧到那位子,我下不来台,活的就不自在。”
    这就是马寻最为担心的状况之一,德行高、品行出色,那以后做事就要给限制了。
    马秀英看著马寻,平静说道,“你本身性子就是如此,也不是捧著你。再者说了,你身份在这,有些事情也由不得你。”
    马寻仔细琢磨了一下,更加觉得无语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都是极其护短的人,但是他们也都是事业心极强的人,这开国帝后的心思其实也很简单,对於有些人的安排是早就定下来了。
    马寻这个国舅品行好,那就帮忙推波助澜的给架到一定的位置上。这么做的原因也非常简单,这是早早的就在给朱標铺路。
    甚至往大了说,將马寻架到了一定的位置,对於江山社稷的好处就多著呢。
    以后的宗室虽然是以朱楼为诸王之长,是名义上的大宗正府宗正,可是实权是在马寻手里,是在朱標的手里。
    管教宗室真不需要朱標出面,到时候就是处罚一些弟弟都名正言顺,也不用担心苛待宗室的名声。
    到了勛贵这边,开国的徐国公啊,是大明七国公之一。按照岁数来算,正常情况下就是李文忠和马寻可以『长久”。
    以后的常茂、徐允恭、邓镇在马寻面前是晚辈,大都督府的名义主官还是马寻。
    至於文臣那边更加简单了,外戚这玩意儿有些时候就是负责做一些皇帝不好出面去做的事情,讲理讲不过就撒泼打滚。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马寻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马秀英笑了笑,对常蓝氏说道,“重八眼看看就五十了,好些事情他都有些担忧。”
    马寻吐槽说道,“什么五十?姐夫才四十四,真要是四捨五入才四十。再者说了,以他的体格有什么可担忧的。標儿当个三十年太子,我看是不成问题。”
    马秀英瞪了一眼马寻,说到底就是在如今这个年代,五六十岁就走了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所以不免会担心一些事情。
    毕竟现在的朱標虽然表现出色,可是到底是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
    朱元璋没日没夜的在忙著批阅奏章,自然是希望將一个安稳的江山交给朱標。也是因为担心刚刚结束乱世,以朱標现在的能力治理不好。
    所以朱元璋和马秀英不只是对別人狠,对很多的事情安排的相对长远,他们对自己实际上更狠。
    常蓝氏则说道,“小弟这一回也立了军功,以后管著大都督府也好。常茂是靠不住了,最多当个猛將。”
    马秀英则笑著说道,“我大明的国舅用不著都是如同小弟这般,以后常茂就在前头冲,只要他听婉儿的话就行。”
    常蓝氏立刻说道,“我家那三个小子真不怕老常,打的再厉害他们也就是叫唤几声。倒是婉儿瞪眼,他们几个知道怕。”
    常婉装作不高兴的说道,“娘,可別在母后面前这么说,我可不是那么厉害的人。无非就是弟弟们钦佩舅舅,我是打著舅舅的旗號管著弟弟们。
    马秀英还是非常开心,对常蓝氏说道,“最初让小弟住这边,就是想著他能惯著常茂几个。这一步棋算是对了,常茂以后得镇守京城。”
    迁都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清楚。
    所以有些勛贵的定位自然也就不同了,马寻大概率是皇帝迁都到了哪就得跟著去哪。运气好以后死了能葬回宿州老家,运气不好就是陪葬孝陵了。
    没办法啊,因为马寻是朱元璋的“重臣”,陪葬帝陵也算是对重臣的一种褒奖。
    马秀英看著常蓝氏,说道,“小弟岁数小,姝寧对淮西人家不太熟知。这次的事情你得多操心,销也不用操心,走內帑就是。”
    马寻忍不住了,“家里不缺钱,哪能是內帑出钱。內帑出钱算怎么回事,以后国丈、国舅做寿,就让皇帝从內帑出钱?”
    內帑虽然是皇帝的小金库,那也是朝廷的钱啊。
    马秀英笑著看向常婉,而常婉也一点都不意外,大明的这位国舅就是如此,
    不只是本分的厉害,更担心对皇帝、皇后造成不好的影响。
    委屈了国舅没关係,別让姐夫、姐姐为难就行,別让大外甥以后不好做事才是最重要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