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21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
    朱元璋能够成为皇帝,其他的能力暂且不说。
    单纯就是对人心、对人性的了解,那就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现在让马寻去牵头准备弹劾、惩处朱亮祖,这就是朱元璋的一些制衡,也可以说是敲打。
    鬱闷的马寻回到了家,这差事好像还真的就是要落在他头上了。
    徐达、常遇春和邓愈不在京城,这三位在军中极有威望的国公本来是去镇住朱亮祖的最好人选。
    冯胜威望差了点,李文忠的威望够,可是年龄、辈分也是他在面对朱亮祖这些人的时候稍有尷尬。
    至於马寻,就別说年龄的事情了,他是国舅,在军中虽然没有什么根基,可是根本不在乎得罪人。
    看到马寻有些愁眉苦脸的样子,刘姝寧关心问道,“这是怎么了?”
    “我就说过,他们就想我每天去上朝。”马寻直接吐槽,“我做的都是正事,他们非觉得是不入流。”
    刘姝寧就明白了,这就是她的丈夫和帝后在一些观念上的衝突,以前就有,
    现在显然还是存在。
    说到底就是有些人觉得马寻『不务正业”、『捨本逐末』,觉得他这个国舅爷就该关心朝堂大事,而不是想要当工匠、想要当郎中。
    观音奴就开口说道,“我倒是觉得陛下这么做没错,你是皇后亲弟,自然要关心朝政。”
    “学你哥还是学你义父?”马寻直接调侃,“我外甥的储君之位稳著呢,我那姐夫当皇帝也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他们都不急,我急什么?”
    刘姝寧有些嗔怪的轻轻拍了一下马寻的胳膊,这是在说马寻的口无遮拦,也是在理怨他有事没事就逗观音奴。
    观音奴有些气鼓鼓的,但是也没办法反驳。
    刘姝寧隨即提起正事,“韩国公长子送来请帖,请你明天过府一敘。”
    这一下马寻又开始吐槽了,“我算是欠他们的,隨口一句话就给惦记到现在。”
    要说大明最不给李善长面子的,那肯定也就是马寻了。
    最初来到京城的时候就和李善长保持著距离,在皇帝的推波助澜下让李善长“告老还乡”一年,以至於丟掉了丞相的职位。
    別看现在的李善长是回到了朝堂,现在还是大事小事一把抓,可是只有『参与国政”的权力,而不是中书省丞相。
    刘姝寧也开玩笑说道,“谁让你口无遮拦,韩国公一向最是能抓住把柄。”
    李善长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心里清楚,文官第一人、开国七国公当中唯一的文臣,而且有些时候为了褒奖他,会在一些场合將他定位“开国第一功臣”。
    马寻也无奈的笑了起来,“这一下算是没什么藉口了,正好还有点麻烦事情要办,这也是他自找的。”
    听到马寻的话,刘姝寧反倒是愣住了。
    因为她觉得以马寻的性格和以往的表现,肯定还是有其他的一些理由不去赴宴。
    现在最好的理由就是即將过生,这也就意味著很多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的找理由,说起来都是有底气。
    反倒是现在直接答应下来,这还真的不是给那位韩国公面子,看起来是真的有什么事情想要坑李善长了。
    刘姝寧也不担心马寻斗不斗的过李善长,因为涉及到特別大的事情,他不会往身上揽。
    实在是办不成,那不是有帝后作为靠山嘛,这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意外的不只是刘姝寧,李善长实际上才是最为意外的。
    其实自从马寻在两年多前被接到应天府,李善长就无数的示好,只是没有效果罢了。
    这一次继续邀请马寻,只是『例行公事』,只是此前马寻留下了话头给抓住了,就算依然不来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既然答应了,那就抓紧时间准备一下,这不只是稀客,更是贵客。
    新的一天开始,自然就是以马寻难得的去李善长家做客为开始。
    当贵客到来的时候,李善长的长子李祺早就在府门外候著了,还有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
    这李存义本身也有一定的能力,再加上李善长的照拂,现在已经是太僕寺寺丞,这是正六品的官职。
    也幸亏就是寺丞,这要是成了少卿,那就是『九卿”了。
    李祺十分的热情,韩国公长子一副儒雅的老成模样,“舅舅大驾光临,外甥未能去接,还请舅舅原谅。”
    道理好像是这么回事,有些讲究的人家请贵客,都是直接去家里请人。
    马寻就摆手说道,“又不是没来过,有什么可接的。”
    李祺自然的去接过韁绳,“旺財想来也累了,已经准备好了青草料、高梁,
    也用精盐化了水,可供旺財解解渴。”
    这是真的用心了,不只是准备热情的招待马寻,连旺財都考虑到了。
    李善长已经等在了院中,看到马寻笑著作揖,“小弟,你可是贵人事多,想要让你过府一敘实在太难。”
    马寻张口就来,“我倒是早就想来,只是先前出了那桩事情,我怕李相责怪不敢登门。”
    小心眼、喜欢记仇的李善长一副长者风范,看著就德高望重,“小弟说的是哪里话!老朽此前病了,要不是你医治,我只怕是臥床不起了!”
    虽然被迫的病退是李善长不喜欢的,私下里也骂过马寻很多次。可是表面上哪能说出来啊,当著面还要感谢马寻的医治呢。
    毕竟静养,那也是医嘱。
    现在回到了京城继续生龙活虎,那是谨遵医嘱带来的效果,对外还要夸讚马寻的医术了得呢!
    这么说笑间,当初给李善长看病的事情就算是揭过去了。
    人要朝前看啊,不能老是翻旧帐。
    李善长虽然小心眼、记仇,就算是刘伯温等人也没少被他骂。但是眼前这个马寻骂不得不说,也不敢给他穿小鞋。
    真的要是对他使绊子倒不算难,李善长自认为有无数手段可以整治马寻。但是真要是那么做了,就算他是韩国公也承受不起一些人的怒火。
    而马寻也不能想那么多,现在的李善长虽然会让朱元璋有些不满意的地方,
    不过还没有到“厌恶”、“忌惮”的程度,现在这依然是皇帝的萧何。
    既然彼此都奈何不了对方,那就保持著表面的和睦。
    刚刚落座,李祺就端来茶了,“舅舅,尝尝茉莉茶,这是福州来的茶。”
    福建的茶叶不少,只不过如今的明初,大红袍、铁观音、武夷山岩茶等等以后有名的名茶,现如今还没有踪跡。
    倒是茉莉茶歷史悠久,好像是西汉时期传入,在宋朝时候茉莉茶开始兴盛。
    马寻开玩笑说道,“將这些好茶给我喝,就如同牛嚼牡丹了。我对茶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解渴。”
    李祺一时间愣住了,他虽然努力表现出老成的样子,可是如今才十四。李善长生儿子的时间也晚,別人这个岁数都是抱孙子了。
    李善长就开口说道,“小弟还是自谦,我听闻茉莉是天香,和菩提都是佛教圣物。这茉莉茶也有讲究,茉莉是香,是药引l,茶是药,能够解百毒。
    李存义这时候也开口说道,“国舅是公认的圣手,早年又游歷福建,自然知道茉莉茶的妙用。再者国舅才情非凡,自然喜欢这些雅事。”
    这么说也没问题,因为现在的茉莉茶是香料茶,是一些文人雅士赏玩的。
    马寻说他是粗人,可没人信,这可是连续作出佳作的大明第一词人。
    所以现在马家自称耕读传家,没人觉得有问题,这也是只能心服口服了。
    祖上是北宋年间的进士,到了现在是皇后饱读诗书经义,国舅出口成章、才情非凡。
    对於那位“素未谋面”的徐王,不少人也都是在琢磨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和郭子兴是生死之交,教出来的儿女都这么出色。
    而且这还是个不安分的富户,愤而杀人,携女逃亡。
    这也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有著古之遗风的读书人,颇为任侠,也就是这样的人物才能培养出母仪天下、慈德昭彰的皇后。
    也就是这样的人物悉心教导,才能让马寻一个人在乱世飘零但是好列是活下来了。
    雅不雅,马寻不在意,“李相,过两天我生辰。本来想著我才这么个岁数就大操大办的实在是惹人笑话,只是我那姐姐心疼我,也只能办了。”
    李善长温和说道,“小弟此言差矣,生辰本就是大事。再者说了,现如今好岁是安稳下来了,你也该体谅殿下。”
    “算什么安稳啊!”马寻就嘆气说道,“明夏是打下来了,只是梁王和段氏还盘踞著云贵。再者说了,川蜀的治理也不是容易之事。和林还有元帝、王保保,这些仗还没有打完,我大明的一些將军就忘乎所以、得意忘形了。”
    李善长还是一脸的平和笑容,这个老狐狸自然知道一些事情。
    怪不得马寻会来做客呢,这是遇到了麻烦事了!
    马寻也保持看耐心,他可不是小狐狸。但是以他对李善长的了解,有那么一些事情只要给出话头,这位对权力无限执著的韩国公肯定会立刻咬鉤。
    这可是处罚侯爵啊,这对李善长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或者是处罚朱亮祖这么一个身份敏感的侯爵,李善长觉得可以做的文章很多。到底是立威还是施恩,这就有门道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