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343章 盛世也要动刀
第343章 盛世也要动刀
元宵佳节来了,在天下太平之后,越发繁华的应天府照例举办灯会,好好的热闹一番。
应天府街头出现一批达官显贵,领头的就是大小曹国公,以及徐国公。
这一群人就是皇亲国戚了,朱元璋一家子没出来,他们得在宫里。
马寻的眼神一刻都不敢离开儿子,他自认为驴儿算是比较乖巧的,不过到底是男孩,调皮是肯定的。
別人家孩子求而不得的精致彩灯,这孩子直接扛在肩上、四处摇摆。
还是得留心些,好奇心太重的孩子一不留神就跑了。
马寻倒不是担心人贩子,毕竟跟著很多孔武有力的护卫,或者是一群看著就不好惹的少年。
有一天马祖佑不见了,肯定不是被人贩子拐走了,而是被哪家勛贵给拐去当女婿了。
李贞乐呵呵的,对李景隆说道,“和沐春去看著点你叔,真要是跑丟了,魏国公得找你们要女婿。”
李文忠凑趣说道,“实在不行,给他俩绑一块送过去,看看徐叔选哪一个。
r
刚回京城的沐英就开玩笑说道,“那可不行,差了辈不说,也没驴儿乖巧。”
看著马寻越来越黑的脸色,李贞继续逗著,“不差辈,到时候从你们大哥那算,正好。”
各论各的,朱元璋和徐达可以称兄道弟、平辈而交。不过朱文正和徐达,那可是正经的联姻。
李景隆和沐春赶紧跑走,虽说表叔身边跟著常茂、邓镇,但是还是得先过去看著。
要不然舅爷爷要找茬了,先开溜!
马寻无语极了,没好气说道,“姐夫,徐大哥这事情做的不地道。”
“怎么,还想待价而沽?”李贞打趣著说道,“我看这样倒好,免得別人惦记著驴儿。以前都是惦记著你,还好你姐果断,要不然多的是是非。”
马寻、马祖佑可不就是很多人眼里的香饶么,多少人都是惦记著的。
只不过马寻刚入京没多久,很多人摩拳擦掌、伺机而动,结果就由马秀英做主定下来了。
马祖佑这边也是有不少人暗中留意在做准备,只是现在看起来徐达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这才没几天的时间,不说京城上下都传遍了,起码勛贵那边都知道一些消息了,徐国公世子已经定亲了,和魏国公的女儿定亲!
一些淮西人就算吐槽,可是好岁也有些欣慰。
徐国公是被文官那边的人抢了,好互徐国公世子是淮西人的女婿。
看著繁华的街头,欢庆的百姓,李贞感慨说道,“还是盛世好啊,乱世人贱如草。”
马寻笑著对李贞说道,“现在可谈不上盛世,只是咱们再盼一盼,说不定能盼到。”
李贞看著马寻说道,“现在是太平了,咱们进应天府的那时候,这里才二十万军民。看看如今这气象,哪能比!”
作为朱元璋经营了近二十年的大本营,应天府这边確实是比较繁华了。
李文忠也跟著说道,“刚进来那会儿人心不稳,陈友谅还几次三番兵临城下,那时候可没法子安居乐业。”
那可不,最危机的时候很多人都商量弃城而走,陈友谅的大军几乎都是攻入城內,很多人都逃到了山上。
几个人在閒聊著,在欣赏著难得的应天府夜景。
毕竟不是每个时候都会如此热闹。
这一次的元宵灯会还是比较顺利,没人来告状,自然也没有人不长眼的衝撞马寻这群人。
所以大家玩的都挺开心,尤其是孩子们,更是喜欢这样的灯会。
开开心心的过完了元宵节,而很多消息也是不脛而走。
比如说徐国公世子是被魏国公看中了,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勛贵外戚都別惦记了,这以后就是魏国公的女婿。
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人想要討好徐达这个大明实质上的第一功臣,尤其是他即將手术。
与此同时卫国公抱恙,不得不进行休养的消息也算是在小范围传开。
还是那位徐国公,这位神医的手段就是厉害,开国七国公之中他要救下三人了。
常遇春是在鬼门关被拉了回来,徐达这让人闻风丧胆的背疽也能治。
而现在邓愈更悬,小道消息是徐国公给出了论断,要是不及时医治,卫国公最多两年左右的寿命。
差点忘了李善长,他本人知道自己没大病。
可是只要涉及到当年的那些事情,他就是在摇旗吶喊,称要不是徐国公,他早就寿终正寢、一命鸣呼了。
这么算起来的话,开国七国公之中也就是李文忠和冯胜了,也不知道这两位现在心里会不会发忧。
马寻这也算是再次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一些事情的焦点,大家对於他的医术看似也有了更高的评价。
正月十六,马寻自认为算是早早的出门了,大概也就是九点左右。
旺財迈著轻快的步伐到了魏国公府,任务完成后就被牵去享受美食。
跟对了主人就有了锦衣玉食,要不然就要像其他同类一样转著圈的拉磨,或者是犁田、拉车了。
马寻闻了闻问道,“这是准备了许多蒜?”
徐达笑著说道,“为了我这事,家里早早的准备了一些蒜,宫里也送来了一些,我觉得怕是用不完了。”
马寻则不太在意,“有备无患,多些总是好的。实在用不完,到时候送学校去,那边的蒜总是不够。”
徐达点头说道,“家里也准备留出点地种蒜,我想留个二十亩就行了。”
二十亩听起来很多,可是也不算什么。
现在不少勛贵人家的都会种蒜,包括皇家的皇庄,也种了许多的大蒜。
自然就是因为大蒜素的原因,现在大家知道提炼出来大蒜素有多难,而且没办法保存。
所以多种点大蒜总归是好的,这据说是能救命的玩意儿。有备无患啊,总好过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徐达继续说道,“也送来了不少酒,你弄出来的那些蒸馏器物。宫里送来了一套,学校那边送来了两套。去年下半年,我家里头请工匠也制了一套。”
马寻没想说要什么专利费等等,喜笑顏开的说道,“这是最好,器物有了,
只要耐心点就行。这技术算不上难,派不上用场自然最好,要用的时候也不至於手忙脚乱。”
徐达点头,其实不只是他这么做,不少勛贵人家的也都这么做。
钱財等等对於他们来说自然重要,可是性命、健康,这自然是更加重要的。
至於说现在也就是一些高门大户能用得起这些东西,那也確实没办法了。
有些技术不管是马寻还是皇室都没有束之高阁,没有当做不传之秘,可是他们也都明百能用得起的只是少部分人。
也只能希望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可以让更多的人因此受惠。
徐妙云端来茶,“舅舅,请用茶。”
马寻淡定点头,忽然问道,“我家老四来没来过?”
徐妙云瞬间脸色通红,低著头不说话。
徐达握紧了茶杯说道,“也不知道他是在哪学的,自从他去年回京之后,隔三差五的就登门討教兵法。也就是我还算有些薄面,他才不至於太过冒失。”
马寻顿时尷尬了,朱棣这小子难道学的是我?
不对啊,我当年没这么厚脸皮,没这么上不得台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我当初可是真的在认真学习,学习之后就有了进步,现在率领万余人的大军在大明境內行军安排的井井有条、並无半点差错!
涉及到军阵、军纪,徐达、邓愈这些久经沙场的大將都要夸讚我有『古之名將之风”。
破產版的于禁,勉强够的著吧?
应该可以这么算!
徐达看著马寻,继续说道,“我这一年在京里倒是落得个好处,没事给允恭讲讲兵法,说说为將之道。燕王殿下跟著听听,还是能学点。”
马寻立刻说道,“允恭是得好好教一教,这孩子谨慎、谦虚,是良將的胚子。我家那个老四,兵法学的如何?”
徐达沉默片刻才说道,“先前我与诸位皇子也探討过兵法,普王殿下与燕王殿下最优,秦王和楚王次之,齐王怕是有些平庸了。”
老六、老七都评价了,就是不评价吴王朱,这就说明问题了。
还真是亲外甥,惦记著医术不说,行军打仗的事情也学了个一窍不通!
不过想想也是徐达的要求高,他眼里的平庸放在军中可不是真平庸。
朱標肯定是不能评价,而从老八朱梓开始就太小,暂时看不出来什么。
马寻也不打算说让徐达教朱棣兵法之类的,这些事情真的要吩咐,那也是朱元璋、马秀英的事情。
对於徐达的手术,最为在意的肯定是徐家上下了,所以很多的准备工作十分的充分。
这自然可以让马寻少操心一些事情,尤其是他所提醒的一些事情,徐家上下都无比重视。
这就好,作为郎中,最喜欢的肯定是配合的患者和患者家属了。
哪怕是魏国公徐达这边,也不需要担心什么医闹。
现在看起来是万事俱备,只等著马寻这个大明第一神医为徐达开刀动手术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