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357章 我来找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7章 我来找事了
    在马寻和朱元璋聊著事情的时候,朱標带著抱著一大奏章的两个太监来到了武英殿。
    朱標刚看到马寻,就开始抱怨了,“爹,有些重臣来稟奏政事都给赐座。舅舅来了,也不说让他坐著说话。”
    朱元璋愣了一下,隨即没好气的说道,“他装模作样的怪谁?在乾清宫现在没人和他说,他自个儿也会拖张椅子坐著。现在在那站著说话,回头好让你娘说我是吧?”
    朱標解围说道,“舅舅就是这性子,在私下里自然隨意点。现在是武英殿他可不会隨意。”
    太监很有眼力的搬来椅子,皇帝没有提示哪能擅自主张呢。
    即使是看似事情对的,也不能是底下人自我发挥。
    朱元璋指了指朱標,得意说道,“你外甥现在出息了,能帮忙处理不少政事”
    现在朝廷的规矩悄然间变了不少,中书省处理的奏章先送去文华殿,太子批覆后交给皇帝审阅。
    正常的情况下都是朱標批覆后直接决策,除非出现一些紕漏,或者是一些大事,要不然这位储君的意见就代表著皇帝的旨意了。
    马寻提醒说道,“政事要紧,只是千万別累著標儿了。”
    朱元璋气恼起来了,“外甥心疼舅舅站著,舅舅不乐意看到外甥累著。你们倒是好,老子累死累活是应该的?就没个人问问我累不累?”
    不怪朱元璋吃醋,怎么一个个的都觉得我就该多千活?事情就我一个人的?
    朱標再次解围说道,“您的事情用不著我舅舅操心,我娘什么时候捨得您累著?再者说了,您都这岁数、这身份了,姑父不还是处处爱护著您?”
    朱元璋一想有道理,有妹子关心著,有姐夫爱护著,谁还在意小舅子什么態度呢,这毕竟是岁数太小了!
    朱標好奇问道,“难得舅舅来武英殿,这是在商量什么事情?”
    朱元璋笑著开口,“让他回老家之后就去得罪人。”
    朱標沉默片刻才说道,“这事情確实难办,不过也確实该办。”
    江南是財赋重地,朱元璋想尽了手段去限制这些地方士绅。
    他的手段不只是严查土地、人口或者是迁民,也包括课以重税、加强官员的监督等等。
    只是很多士绅还是不满足,他们不希望积攒的家业或者是势力被清除。换一个地方,他们可就没办法继续把控一方了。
    有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係,皇帝老子的旨意到了地方都不好执行。
    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这些人还希望得到更多的权力,想要在朝堂上都能说的上话,他们会不断的谋求政治地位、影响国策。
    朱標隨口说道,“前几年就听浙东、淮西的人在斗,最初还是想著也就是地域之爭,觉得就是为了成为朝廷柱石。”
    朱元璋好整以暇的问道,“现如今呢?”
    朱標说道,“浙东的那些人,好些都是江南士绅,自然偏袒著江南,想著维繫他们的好处。淮西的那帮人也好不到哪去,圈地、违法乱纪,一个个的也没个正形。”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可是淮西人,你舅舅也是!”
    朱標不在意的说道,“可不能这么算!我是大明储君,不是淮西人的储君,
    也不是南方人的储君,更不是儒家子弟。这些人吶,怎么就想不明白这些事情呢?”
    朱元璋收敛笑容说道,“不是想不明白,他们心里再清楚不过了。这些人想的无非是党羽眾多,掌控了朝廷要位、控制住了喉舌,到时候你是皇帝也好,是储君也罢,都要听他们安排。”
    朱標看了一眼马寻,隨即对朱元璋说道,“爹,您说的可不能这么直白,要不然我舅舅坐不住了,他肯定想跑。”
    朱元璋怪道,“是你先说的直白,现在又赖我头上了!”
    朱標笑了笑隨即说道,“我现在也觉得都说淮西人抱团,我看未必。以前还觉得李相不错,现如今越看越觉得他和咱们不是一条心。”
    朱元璋直接说道,“他在定远的时候就算是富户,也是读书人。他的心思和你徐叔、汤伯这些人不一样,我淮西的那帮弟兄不少人也忘了本。”
    说著朱元璋抽出来一份奏章扔给马寻,“回头你收拾一下標儿的舅舅。”
    马寻连忙翻开奏章,其实现在的蓝玉虽然有些跋扈,但是还远不至於达到纵兵毁关、破关而入的地步,或者是觉得自己地位不如傅友德,就敢当著皇帝的面口出怨言。
    毕竟现在的蓝玉只是高级將领,距离封爵还有一线之隔,一大堆勛贵都能压制他。
    可是这傢伙还是有些跋扈啊,养了不少庄奴,也在大量的买卖田地。
    马寻立刻问道,“这事情现在朝上多少人知道?”
    朱元璋说道,“没几个人知道,给压下来了。蓝玉这事也不打紧,不少勛贵都这么干。”
    买地,这算什么,不要说勛贵了,很多文官家也都是如此。
    无非就是蓝玉买的地比较多,收的租子比较重,而且仗著军职必须要优先买地。
    马寻脸色就难看了,“不少人是这么干不假,只是他能这么做吗?有这么害婉儿的吗?有这么不管雄英的吗?”
    朱標连忙劝道,“舅舅,您贤德,总不该以您的標准要求其他人吧。”
    马寻气鼓鼓的说道,“他蓝玉是婉儿嫡嫡亲亲的娘舅,常茂那小子靠不住。
    一旦有什么事情,你岳丈在军中的遗泽多半要落在蓝玉身上。他现在这么做,置你和婉儿於何地?”
    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熨帖,这个小舅子就是有千般狡点,有一点是没得说。
    只要涉及到朱標,再小的事情都是大事!
    这么个老好人现在多了个『逆鳞”,谁都不能影响他外甥的进步。
    朱標连忙提醒,“我岳丈刚过四十五,现在还青壮著呢。”
    马寻连忙朝著朱元璋拱手,“陛下,臣还有点事,先告退了。”
    朱元璋假惺悍的挽留,“能有多大的事情,別这么著急忙慌的。”
    “真有事。”马寻还在坚持,“我明天再进宫。”
    马寻必须要走,倒不一定就是急著去找蓝玉的麻烦。
    而是继续留下来,朱元璋和朱標这父子俩一唱一和的,不知道要给挖多少坑,不知道又要安排多少差事呢。
    提前溜走,可以少很多麻烦。
    看著马寻的背影,朱標抱怨说道,“娘一会儿肯定要骂我,舅舅看不明白,
    娘可是看的清楚。”
    朱元璋指了指大门,“你舅舅心里门清,他怎么看不明白了?別把他想的太简单,乱世活下来的人没几个简单的。”
    朱標抬槓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不少人也是乱世活下来的,现在还是浑浑噩噩。”
    朱元璋直接反问,“你舅舅出身低微,也不像我一路拼杀过来有过歷练。他骤然得了富贵,还看不出来?”
    朱標就没办法反驳了,朱元璋是从一县、一城慢慢发展起来,兵马从几十人到百万大军,这一路是有很多歷练和成长。
    包括手下的將领、官员,那也都是一步步慢慢走出来的,是隨著势力的发展在不断的成长。
    马寻则是空降兵,忽然间从平民都算不上的流民变成了位极人臣的国公,这里头的区別可就大了。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舅舅能保持本心,这比什么都强。就算是我,
    也不如你舅舅的心性。”
    朱標仔细想了想认可说道,“这倒也是,舅舅清高、坚毅,看著温软敦厚,
    心思也深。唯独一点好,就是见不得我娘和我受委屈。”
    朱元璋得意起来了,马寻这样的人弱点太明显了,拿捏起来毫不费力,也不会觉得有威胁。
    隨即朱元璋严肃起来,“这一趟你回乡,淮西人內部就要开始斗起来了。”
    朱標则平静说道,“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不是淮西人的陛下。李相不能和咱们一条心,他要么告老,要么和胡相一道。”
    朱元璋锐利的目光盯著朱標,朱標则平静的看著朱元璋。
    片刻后朱元璋嘆气说道,“我的这位李先生真是一叶障目了,朕容不下浙东文官,就能容得下淮西文官?他们更加可恨,皇帝得听他们的才好!”
    朱標沉默不作声,李善长和胡惟庸现在越来越过分了,真以为大明的权力该集中在中书省?
    做梦呢!
    马寻不管那么多,骑著小毛驴一个劲的赶路,今天蓝玉要是不给我个说法,
    就算不拆了你家,那我也得请出大人物!
    总之就是你蓝玉別想好过,既然你敢坑我外甥媳妇,我就敢让你姐姐抽你、
    罚你!
    似乎是感受到了马寻的愤怒,旺財的四条小腿跑的飞快。
    不是和其他马匹相比,而是和以往慢悠悠的行进相比,已经称得上『飞快了。
    蓝府的护卫看到马寻愣了一下,这位国舅爷来府里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是蓝府,可不是郑国公府。
    不过那也不要紧,护卫喜笑顏开的上前,“国舅爷,老爷还在军中,我等这就让人去告知一声。”
    马寻冷著脸一屁股坐在门槛上,“那我就不进去了。”
    护卫脸色变了,有人悄然去通知蓝玉的妻女,还有眼力见的立刻拔腿就朝著军营方向去传告。
    再赶紧去通知『姑奶奶』啊,那才是真正的当家人。
    国舅爷这是来找事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