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447章 胡惟庸的试探
第447章 胡惟庸的试探
在徐达家里做客,吃饱喝足的马寻就带著老婆孩子离开。
胡惟庸的儿子依然是被绑著双手拴在旺財后头,站了大半天腿软了也没用,马寻可不会惯著这小子,你要是不走就拖著走。
当然还是有些照顾,摔倒了会等著起身,不会纵驴狂奔、拖拽。
马寻刚回府,敏儿就来说道,“老爷,丞相夫人来了。”
马寻微微点头,“男女授受不亲,姝寧去招呼一下。”
其他人都无语,你现在要讲究男女之別了,以前的时候可不在乎这些。这就是非常明显了,完全就是不待见胡惟庸一家的做派大家对此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很多人都看的出来马寻不待见胡惟庸。
刘姝寧去招待胡惟庸的夫人就足够了,她的身份足矣,再者就是这几年也有不小的进步,底气也越来越足。
將自己关在书房的马寻一杯茶、一本书,安静的在忙活著自己的事情。
直到傍晚的时候,敏儿来报,“老爷,丞相来了。”
马寻这才不慌不忙的走向正堂,已经等著的胡惟庸看到马寻立刻一副內疚的样子。
“下官教子无方,以至於他如此狂妄!多谢国舅爷替下官管教,幸得您的教诲,是孽子的福气!
?
哪怕是自认为抓到了马寻的把柄,不过在没有发动攻势將马寻扳倒之前,还是需要做点表面文章。
马寻笑著说道,“年少轻狂,这是常有之事。如今又是高官显贵子弟,有些跋扈更是常见,这也谈不上什么大事。”
这话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很多达官显贵的子弟確实就是囂张跋扈,这不是个例,这是比比皆是的常態。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权贵子弟囂张跋扈、高人一等,偶尔会出现一些让人义愤填膺的案件,这也都是时常出现的事情。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胡惟庸还是一副內疚的神情,“下官疏於管教犬子,以至於酿成大祸。”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马寻笑著摆手,“什么大祸?也没有出现伤亡,倒是撞烂了一些摊子,一会儿我给你条子,你去赔偿商贩、行人即可。”
或许胡惟庸內心里不將行人或者商贩当回事,但是马寻都拿出来帐单了,胡惟庸肯定会立刻安排进行补偿,要不然就是打马寻的脸了。
胡惟庸也没有將儿子在闹市车的事情当回事,这只是撞在马寻的枪口而已。
车是真,但是没有出现伤亡也是真,所以现在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上纲上线,最多就是弹刻一下胡惟庸教子无方。
想要以此扳倒这个位高权重的丞相,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了。
胡惟庸笑著开口,“前几年郑国公世子几人闹市骑马,国舅爷秉公执法、这也是京城的一桩美谈。”
马寻哈哈一笑,“真要是秉公执法,我就將他们送去衙门治罪了。不过既然你说了,你家公子就得在我家门口站三天了。”
胡惟庸喜笑顏开的,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有国舅爷管教我那不成器的儿子,那是他的福气!所谓见贤思齐,犬子得国舅爷教诲必然有长进!”
场面话说一说就好,稍微听一听就行,要是当真了就是缺心眼。
別看马寻对胡惟庸是一副看不上的样子,可是他也知道虚与委蛇,不会什么心事都是摆在脸上。
而胡惟庸都在整马寻的黑材料了,而此刻还是一副对马寻非常敬佩、尊重的样子,更不会因为马寻帮忙管教儿子就恼火。
两个人在谈笑风生,现在都懒得谈胡惟庸的儿子车的事情了。
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小事情,没必要过多的纠结不成器的少年做的一些蠢事。大家都是一些大人物,自然聊一些大事就行了。
胡惟庸笑盈盈的看著马寻,“国舅爷有所不知,牛痘的功效现在越传越神,好多人都在翘首以盼。”
马寻就严肃起来了,“我记得我和太医院的人商议过適种人群、重点人群了,怎么回事?”
胡惟庸连忙解释说道,“牛痘数量有限,大家对天又心生恐惧,所以自然犹如救命之药了。”
这话也不算夸张了,天实在太恐怖了,所以很多人听到了有药可以预防天,那不只是翘首以盼而已,更是觉得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得到。
就如同大蒜素,现在京城的个別医官也有,但是用药被牢牢的控制住了。
不是马寻等人觉得奇货可居,单纯的就是蒸馏大蒜素有些难度,需要的大蒜太多,更何况保存也非常难。
真要说谁都用得起,那才是怪事。
而有些有权有势的人,有些时候就是將传的神乎其神的大蒜素当做了救命的药。
一些高官显贵家里不缺田地,所以疯狂的在种植大蒜。原因不言而明,就是希望需要用大蒜素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大蒜。
到时候去皇宫求求情,或者是有权势的人自己蒸馏,毕竟马秀英也是將一些技术、用药的法子传给了功臣人家。
马寻没有帚自珍,马秀英也会利用这些技术招揽人心、抚慰功臣。
顺便再赚赚富商的钱,这都没有什么可衝突的。
胡惟庸也认真起来,“下官也与诸多同僚在商討牛痘之事,只是我等到底不了解牛痘。”
马寻笑著开口,“过两天我再去趟中书省吧,这些都是大事。你们先將一些事情整理好,我到时候再去看看。”
虽然马寻確实不太喜欢上朝,也不喜欢坐班,但是他也知道正事得用心。
牛痘就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所以很多的事情也都需要亲自去过问,避免出现了明明是好药,结果因为有些人的急功近利导致带来灾难。
胡惟庸看似更加真诚、激动了,“这太好了,有您来主持大局,必然不会出错。”
这样的一些马屁稍微听一听就好,真要是被这些人吹捧的迷糊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膨胀起来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忘乎所以了。
胡惟庸忽然开口问道,“徐国公,此前有些传言,为了治牛痘死伤了不少人。”
马寻倒是平静的说道,“这事情我也报给了朝廷吧?確实有医官、將士死难,酬功、抚恤的事情出了差错?”
胡惟庸立刻警惕起来,赶紧解释,“此等大事,我等岂敢疏忽!先前定的封赏、抚恤等,朝廷第一时间发下去了,各衙门不敢有任何拖延。”
如今的军方霸道著呢,谁敢没事剋扣这些將士们的赏赐呢。
尤其是马寻带著的兵,胡惟庸这些人就算是再看马寻不顺眼,就算是觉得这一次为了治天了太多的钱和物资。
可是一个个的在封赏和抚恤的事情上不敢拖延,甚至不敢多说封赏太厚。
不只是因为马寻这个人身份特殊,更因为治好天的功绩太大,谁要是在这些事情上从中作梗的话,那就会被朝野上下唾弃,甚至遗臭万年。
马寻有些惋惜的说道,“登岛前我就知道到时候必然会有死难,哪怕做了很多准备,可是依然难以避免这类事情。”
这也是实话了,虽然他確实做了准备,不过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情况。
胡惟庸对此也心知肚明,赶紧说道,“说句不中听的,能以如此小的代价得医治天之功,这是大幸了。”
这也算是实话了,某些方面来说是慈不掌兵了,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制出来牛痘,这就是很大的功德了。
看著胡惟庸,马寻就不解了,“既然如此,那有什么事情?”
“兵部先前报上来的倭寇人数对不上,军功等难以確定。”胡惟庸一脸为难,“您也是知道的,陛下最重军功,我等不敢马虎。”
马寻更加不高兴了,“我此前就说过,那些人也是登记在册。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是名册、实验记录全都详细。”
胡惟庸看了看马寻,“缺口达八百一十七人,全都死了?”
“活著的还有两百多人,你去问问。”马寻没好气说道,“这些人都是一起被抓的,我就不信刑部、御史台讯问不出来人数。”
马寻底气十足,我没有虚报军功,所以你们可以多方印证,只要不贪墨了我帐下將士的军功就行。
看著马寻淡定的样子,胡惟庸心里发毛。
这可不是在战场上斩杀的,这就是用药药死的。
大明的神医圣手杀人不见血,死在他手里的人不少,很多人还是生不如死,
胡惟庸看了一眼马寻,小心问道,“剿灭倭寇以及陈友谅、张士诚余孽自然是好事,只是朝廷数次清剿倭寇,实在太快了。”
马寻不太理解,“什么意思?”
胡惟庸貌似无意的说道,“我大明水师兵强马壮、舰大炮利,剿灭倭寇自然不在话下。只是看到奏报,水师登陆东瀛劫掠官吏百姓,这有些不妥吧?”
马寻奇了怪了,“有这回事?全都是倭寇啊!”
你別不承认,我收到的情报是吴禎这些人肆意妄为,他们抓了一些东瀛的大名之类的权贵,被你严刑拷打、套问情报。
面对马寻的死不认帐,胡惟庸虽然无语,可是现在也只能隱忍不发。
等我找到了更多的资料,等东瀛那边传来了更多的消息,等我在军中的內应找到了证据,看你如何抵赖!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