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451章 胡相,我来得罪你了!
第451章 胡相,我来得罪你了!
马寻前脚到了小院、后脚马秀英就叫人了。
李贞和马寻不慌不忙的到了乾清宫,要全面展开接种的工作了。
“殿下,我想著牛痘的事情小弟最熟,咱们还是以他说的为主。”李贞给出自己的建议,“只是他性子太稳了,又偏心的厉害,咱们稍微盯一下就行。”
马秀英非常认可李贞的观点,“他啊,说他偏心他就跟人急,真要是不偏心倒是一碗水端平啊!用不著明眼人去瞧了,都能看出来!”
隨即马秀英对侍女说道,“让贵妃、寧妃过来。”
马寻连忙补充说道,“我一会儿还要去趟太医院,我本来是想著让勛贵家的几个小子先接种。”
马秀英看了看马寻,“景隆呢?这孩子从小就在你跟前长大,你不急著给他接种?还有春儿,
文英不在家,你就不想著春儿?”
虽然义子不少,但是李文忠和沐英在马秀英的心里地位確实不同。
“我一会儿得去找保儿啊,我本来就是打算先给保儿接种。”马寻吐槽说道,“他南征北战的,还好这两年在休养。他又常去草原接触牛羊,我不得小心点?”
李贞就坐在旁边不说话,他和马寻在有些事情差不多,两人看似都是不爭不抢的性子。
可越是如此,不管是朱元璋还是马秀英,有了好东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姐夫和弟弟。
马秀英这才满意,“算你还有点良心,保儿和文英对你一直都恭敬有加,你可別让外甥们寒心。”
李贞连忙说道,“哪能呢,保儿哪里不知道他舅舅的好。再说景隆,也最是仰慕他舅爷爷。”
孙贵妃和郭寧妃也先后到了,看到李贞和马寻就知道有正事,而且是事关宗室。
马秀英也开门见山,“小弟还是惦记著外甥、外甥女,准备给小子丫头接种牛痘,这事情你俩帮忙参议一下。”
孙贵妃和郭寧妃喜笑顏开,牛痘都传的神乎其神了,她们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尤其是朱和朱棣回京之后更是在大力的吹捧,皇子和皇女们更是听的神魂顛倒。
而后宫的妃嬪们就不用多说了,拍马秀英的马屁又多了一个理由。
“我想著孩子太小就不接种,至少也要三岁才行。”马寻隨即说道,“再一个,就是这段时间可不能生了病。”
马秀英点头,隨即对马寻说道,“你给老二几个接种之后,先给大丫头接种,她明年要出嫁了。”
孙贵妃喜笑顏开,连忙谢恩,“多谢姐姐掛念。”
马寻也聪明,装作为难的说道,“给公主殿下接种是没事,我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駙马可不行,我手里没那么多牛痘。”
“像话吗?”马秀英瞪眼骂道,“大丫头都接种了,不给駙马接种,他可是韩国公之子!”
“皇子皇女不少,还有保儿、文英他们的子女。”马寻一副混不吝的姿態,“和我关係好的那些人家,我不得先接种啊!”
这话从马寻的嘴里说出来,孙贵妃和郭寧妃一时间真的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点,也觉得这是马寻能做出来的事情。
指望他『以大局为重,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郭寧妃心中还在窃喜,她的兄弟们都和马寻关係不错,这就意味著娘家的侄儿郭镇、郭景仪可以抢先接种牛痘。
李相位高权重不假,但是得让马寻卖他面子才行啊!
看到马秀英还要发怒,马寻连忙说道,“明年,明年我再看看,到时候给駙马接种牛痘,这总行了吧?”
安全性,这是不需要考虑的。
都知道马寻亲自接种了牛痘,更何况现在还是先给皇子皇女接种呢,以马寻那谨慎的性格肯定不会冒险。
马秀英忽然问道,“我和你姐天呢?”
“年底姐夫忙,先不给他接种。”马寻看了看马秀英,小声说道,“你也等等,过段时间我再给你接种。”
正常来说,哮喘通常需要停药才能打疫苗,或者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时候接种疫苗。
物以稀为贵,牛痘暂时还是可以作为“特效药”,犹如最初大蒜素问世的时候,可以用来收买人心。
可以近乎一劳永逸预防天的神药,几乎等同於救命的神药,谁不喜欢?
尤其是孙贵妃这样的当事人,她可是太知道大蒜素的神奇。
当初要不是皇帝皇后压著马寻用药,他都不敢冒然將『不成熟、不稳定”的神药拿出来。
这人的医术没得说,史书上一些神医未必有他厉害,就是太保守、太稳健了,给人看病几乎不开药。
你可是神医啊,將垂死的常遇春救了回来,看一眼就知道徐达生了背疽还治好了,瞧一瞧就知道邓愈命不久矣。
赵王朱杞是你救下的,孙贵妃也是你救下的,绝户的广德侯华高在六十有了儿子还是你的功劳!
更何况在军中培训的医官救下將士无数,你所创的太极让皇后、太子不再喘的厉害。
甚至大家都心里清楚,你瞧一眼就能看出来孕妇肚中是男是女,你居然还怀疑自己的医术?
这可不是在开玩笑,当初观音奴有了身孕,马寻那段时间一个劲的吵想要女儿。
晋王妃先前有了身孕也是你摸了脉,那样子就知道是皇孙了。
现在太子妃再次有了身孕,你又不提皇孙的事情,谁不知道皇帝和皇后要抱孙女了?
骑虎难下,这就是马寻的状態,他从来都不喜欢神医的称號,但是大家一个劲的不断神话他的医术。
在乾清宫认真商討了接种牛痘的事情,勤於公务的马寻一溜烟跑到了中书省。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马寻直接问道,“李相和胡相呢?他们也不坐衙了?”
一个官员连忙说道,“回徐国公,韩国公去了户部处理事务,胡相去兵部了。”
马寻点了点头,隨即说道,“那我来的不巧了,本来还是想商议一些事情,那我明天再来一趟,让他们下朝后务必等著我。”
这就是长期不上朝、不坐衙带来的坏处,真以为別人和你一样閒呢。
李相和胡相上朝之后,大概率被叫去武英殿或者文华殿,来中书省坐衙的时间有限。
但是马寻都这么说了那也只能记著,要是明年皇帝和太子没有召见,那就在中书省等等唄。
隨即马寻开口说道,“去御史台將御史大夫这些人叫来,本官有事要问。”
御史大夫陈寧和御史中丞涂节虽然稀里糊涂的,不过还是匆匆赶到中书省,官高一级压死人,
更何况还不只是一级呢。
看著陈寧这个陈烙铁,马寻直接打趣,“我在松江府的时候,也没少和苏州府的人打交道。都说你陈寧铁面无私、执法甚严,我还以为你是个能臣干吏呢。”
陈寧一时间不知道这是夸奖还是讽刺,但是只能耐心听著。
他是湖广人,不过早年是镇江的小吏,去应天府投奔朱元璋,甚至被张士诚活捉后慷慨陈词、
所以被释放。
仕途虽然有起伏,不过確实还算是顺利,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的重臣了。
马寻看著陈寧,好奇问道,“御史台有何作用?职责是什么?”
陈寧赶紧回答说道,“回徐国公,御史台职司是纠察弹劾百官过失,肃正朝廷纲纪。”
马寻点头了,那就更加不解了,“我前天抓了一个在闹市驾车狂奔的少年,那人今天还站在我家门口。只是我就奇怪了,三天了,也没听说有人弹劾那少年的父亲教子无方,这是怎么回事?”
陈寧要哭了,他可是投奔在胡惟庸的门下啊,你让我去弹劾恩相?
再说了,先前胡相不是都去你府邸认错了吗?用得著著不放吗?
更何况当年郑国公之子、中山侯之子等人在闹市纵马,你也就是让他们罚站、让他们巡街,也没有让当初的御史中丞刘伯温弹劾那些勛贵少年的父亲啊!
怎么,到了胡相这里论调就不一样了,变成了子不教父之过?
马寻打量著陈寧和涂节,不满的说道,“还是说这本该是监督执法的御史台也不敢得罪胡相,
你们这些言官都不能正心明德,在这里尸位素餐、知法违法?”
陈寧和涂节赶紧认错,“下官失职,还请徐国公责罚。”
马寻一脸严肃,“我哪有本事责罚你们,我无非就是中书省平章政事罢了,看不下去过问一下马寻自嘲一般的说道,“说起来我还是得罪上官了,胡相现在是中书省右丞相,眼看著就要进位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了。
说完这些马寻就起身准备离开,而陈寧和涂节对视一眼,难道这个国舅听到了什么风声,要对胡相下手了?
可是,这么点事情根本扳不倒胡相!
难道是冲我们来的?
要知道陈寧和涂节都投奔在胡惟庸门下了,难道是想要剪除胡相的左膀右臂,然后再对付胡相?
这可是大事,得和胡相商议,既然他马寻都出招了,咱们就不能只是见招拆招,更要回击!
心情愉快的马寻溜达去太医院,胡惟庸,抓住机会啊,將我斗倒,你的声望和权势就能更进一步了!
机不可失啊,我都主动来招惹你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