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456章 忠孝两全
第456章 忠孝两全
乾清宫里还是十分热闹的,『久病不朝”的朱元璋生龙活虎。
此刻的他趴在地上,背上有个骑大马的胖娃娃,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不该如此?
老子就是雄英的爷爷,让孙儿骑大马怎么了?皇帝,皇帝就不能是爷爷了?
朱雄英奶声奶气的笑著,忽然间朱元璋觉得不对劲。
微微抬头眼前又是个小胖墩,“滚一边去,前两年哄你玩还能让你骑一回,现在想骑找你爹去。”
马祖佑不乐意了,“爹累,姑父不累。”
朱元璋急了,“你,你。好你个马祖佑,老子带你的时间不比你爹少,累死姑父是活该,你爹不能累著?”
要不是背上还有个胖孙子,他非得收拾一下白眼狼了。
眼看要惹恼姑父,马祖佑一溜烟的跑了。
朱元璋余怒未消,准备气哭孩子,“你整天和你爹那么好,那又有什么用?他都准备出去玩了,他都不要你了!”
马祖佑得意洋洋,“爹要我,我爹在家!”
“过完年他就出去玩,就不要你!”朱元璋一边爬,一边招惹著马祖佑,“到时候你还得来宫里,还得是找姑父。”
马秀英都懒得说什么了,要说最喜欢將孩子惹哭的人,还真不算少。
朱元璋算一个,马寻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本来以为他俩就够惹人討厌的,可是没想到朱標居然也有这习惯。
孩子好好的玩著呢,非得给惹哭,惹哭了之后一边笑一边哄,什么臭毛病啊!
马寻才刚到乾清宫,马祖佑炮弹一般的跑来,抱著马寻的大腿,“爹,你不要宝宝啊?”
抱起来儿子,马寻耐心说道,“怎么可能不要驴儿呢?咱家驴儿这么好玩,爹最喜欢驴儿了。
马祖佑气愤的指著朱元璋,“姑父说爹不要宝宝了,宝宝都哭了。”
仔细瞧了瞧,没有泪痕的样子。但是下一刻,嘴唇颤抖、豆大的泪珠落了下来。
我家儿子以后真的可以去当影帝,这是从小到大都会演,情绪说上来就上来。
马寻一屁股坐下,说道,“该接种的我都接种了啊,现在就是一些施恩的人家了。”
朱元璋抱著孙子,指了指盒子,“標儿,拿给你舅舅。”
马寻仔细看了看名单,也没什么意见,基本上都是重臣。
“姐夫,我是想著明年牛痘接种的时候,得是学院、国子学。”马寻开口说道,“不管是医官还是士子,到底都是我大明的未来。”
朱標抢先说道,“我也是这般心思,权贵都已经接种了,也该向士子施恩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那將士们呢?”
“將士这就得分批了,肯定是上直亲卫,再是京卫。”朱標开口说道,“留守司也得加紧,其他地方可以有天,老家不能有。”
朱元璋更加没有意见,国子学和学院的学生加起来不到两千,而大明的將士过百万,自然不可能一样的待遇。
除了人数的差別,自然也就是因为军队驻守的地方不同,也没办法立刻全面的接种。
马秀英忽然说道,“就这么几天的工夫,能做的成什么事情,人就算是再蠢,也不至於这时候再动手脚。”
朱元璋则不高兴的说道,“朕病了,百官都爭相上折问安。朕的李先生倒是好啊,没个动静,
朕的女婿更是没半点声响。”
这一下不要说朱元璋了,就算是马秀英和朱標的脸色也都难看了。
朱元璋装病不假,可是也能试探出来一些东西。
比如说朱元璋生病,李善长父子半点表示都没有,不问安、不求见,要知道李祺眼看著就要和临安公主成亲了。
马寻其实也有些意外,李善长这样的老江湖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吧?
可是事事就是如此,这么低级的错误他还真就犯了。
歷史上的李祺和临安公主大婚一个月左右,朱元璋因病十天不上朝,李善长就是从不问候。
李祺问候的次数只有四次,甚至被召见的时候,李祺也不认为他有错,这还是当著皇帝的面呢朱標也开口说道,“其实我倒觉得这几天还算清净,各衙门也都是在做事。无非就是递上来的摺子少了,全都去了中书省。”
朱元璋嘆气说道,“这病没法装长久,我要是真的病了,也得是小弟不在京城的时候,更不能是接种了他的牛痘就病了。”
怎么还有我的事?
马寻抱著儿子想要溜,但是马秀英直接拦住,“这才什么时候,急著回去做什么?去浙江,你去那边能有多少事?”
眼看躲不过去,马寻忽然说道,“既然我这一次要去浙江,我顺路去趟杭州,修一下岳王庙。”
朱元璋有些奇怪,“好端端的,你修岳王庙做什么?”
马秀英和朱標眼前一亮,“好,这事情你去办!”
“我是这么想的啊,咱们直接將岳王庙改过来。”马寻就建议说道,“明明是祭奠岳王爷的,
怎么就成了禪寺。”
朱元璋傻眼了,“这又和咱们和尚有关係了?”
岳飞墓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间,但是距今一百五十年了,中间还经歷了很多动盪。
南宋时的岳王庙就是岳飞墓,以一品官之礼改葬於杭州棲霞岭南麓。隨后改岳飞墓旁的智果观音院为“褒忠衍福禪寺”。
到了元朝,称岳飞墓为“精忠庙”。
听完马寻的解释,朱元璋也无语,闹了半天现在的岳飞墓是寺庙的一部分?
岳王庙的规模等等一直在变,堡宗时期算是第一次真正的將岳王庙正名,而不是『褒忠衍福禪寺。
到了清代,康熙、嘉庆也都大修了岳王庙,嘉庆时才正式將『岳王庙”掛在正门匾额。
所以说拿以后的很多东西看现在都没法看,就比如说长城,以后很多的长城是明长城但是现在呢,明朝还没急著修长城呢。
朱元璋好像也理解了马寻为什么要大修岳王庙了,无外乎『精忠报国”。
现在朝廷在恢復汉家正统,在强调伦理纲常,岳飞自然是最为典型的,哪怕他是宋朝的人,也值得后世君主祭奠。
朱元璋喜笑顏开,对马寻说道,“你倒是聪明,我这边的功臣庙差不多完事了,你开始替前人修墓了。”
这话好像也没问题,朱元璋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各地修功臣庙,为大明出生入死的將士们该得香火。
马寻则乾脆说道,“要是百姓心里对英雄都没个概念,那以后还得了?岳王爷这样的人虽说遗憾太多,只是敬仰的人更多。”
马秀英直接说道,“到时候就遣礼部尚书过去,咱们主祭的就是岳王爷。重八,你再好好练练字。”
朱標就不太乐意的说道,“娘,这么好的事情,到时候得我去啊。我跟著舅舅过去,还能考察民生。”
马寻忽然间觉得自己这一趟去浙江,顺路看看能不能找到罗贯中。
直接抓了人当面“催稿”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说岳全传》啊,虽然不记得全部,但是大致的方向了解点。
民俗故事、评书说书,可別小看了这些传播力度。
三国名將很多人如数家珍,甚至是水泊梁山的『好汉』,瓦岗寨的结义兄弟等等,很多人都如雷贯耳。
但是要说云台二十八將、淮西二十四將等等,很多人都懵了。
原因么,自然不是刘秀或者朱元璋的心腹班底能力差,而是在民间的传播力度小,缺少了有代表性的作品。
包括岳飞也是,他的故事是一代代流传下去的,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没有以后那么崇高的地位。
朱元璋喜笑顏开的,有些事情他现在就是『坐享其成”。
孝,大明第一孝子是他的小舅子。
忠,现在再大力弘扬岳王爷的事跡,些力气修岳王庙,给江南士子、给天下人看看朱洪武的雄心。
仁,那就不用说了,自家妹子母仪天下,仁慈之名天下皆知。
李善长啊李善长,你个读书人家不忠不孝,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是忠孝。
先前有人说你恃宠自纵,我还不太乐意,觉得是在污衊你。现在再看看,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我家大丫头嫁过去了,不会被你李家欺负吧?
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一个庶出的公主,李善长很有可能真不放在眼里,
连皇帝这样的岳父老子都懒得表面孝顺,还能指望他疼爱公主?
朱元璋一时间忧心,本以为给大丫头选了个良婿,难道是一个大坑?
得多添点嫁妆,要不然心里不踏实。
马寻扛著儿子就跑,皇帝有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马寻自然也有他需要在意的事情。
“爹。”马祖佑搂著马寻的脖子,亲近的厉害,“宝宝也出去玩。”
马寻眼前一亮,不愧是我的好大儿,“那驴儿快点长大,到时候我带你出去转转,我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
马祖佑开心了,隨手一指,“我去那边,跑老远老远。”
马寻瞟了眼大致的方位,好孩子,你这是要横跨太平洋啊,这志向有些远大了。
不过真要横跨太平洋了,土豆、玉米、南瓜、木薯、菸叶、辣椒、西红柿等等,这都可以带回来。
只是这些东西也需要不断的育种、改良,要不然也难一下子解决粮食危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