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457章 大家都碰瓷
第457章 大家都碰瓷
大朝仪就这么来了,洪武皇帝看似是强撑著主持大朝仪。
不过一切井然有序,毕竟此前也都举行了很多次了,文武百官也都知道流程,
而这一切也意味著洪武九年的悄然到来,热热闹闹的新年开始了,而马寻有的忙了。
跑去了魏国公府,马寻可不是来拜年的,“咱们这边可是准备好了?”
徐达笑著开口,“自然是准备好了,就等著女儿出嫁了,我就该启程了。”
“记得我说的事啊,辽东。”马寻继续叨著,“想办法多给我弄些长白山人参,那可是好玩意儿。”
长白山人参自然是有人用,不过还是那句话,別拿以后的观点来看待明初。
在宋代之前主要的人参是太行山山脉的上党参,而如今上党参几近枯竭,所以辽东参就越来越受重视。
当初契丹或者女真进贡、交换的货物,那就包含人参了。
不过如今的辽东还不是北大仓,这是彻彻底底的白山黑水、荒芜之地。
看到徐达点头,马寻就放心了。人参是次要的,主要是辽东攻略。
徐达笑眯眯的看著马寻,“你要出京得抓紧,老常回来了你再出京就难了。”
马寻有些不太理解,“我本来还想等常大哥回来再走呢,都两年没见了。他回来了,我怎么走不了?”
“你不是在得罪胡惟庸吗?”徐达笑著说道,“你觉得以老常的脾气,他能看著胡惟庸欺负你?”
马寻觉得有理,只是隨即开始担心,“那我要是先跑了,他不得回来就找胡惟庸寻仇啊?”
“提前知会一声,他这人看著鲁莽,但是有分寸。”徐达笑著说道,“他该去寻仇还是寻仇,
只是不会將事情闹大。”
简单来说,那就是演技不过关了。
就在马寻点头的时候,徐达忽然说道,“我去陛下那求个恩典,你带著允恭一起去游歷。”
马寻愣住了,“你不在家,妙云又嫁出去了,允恭不得在家里顶门户?”
“能有多大的事?”徐达笑著说道,“他到底出生富贵,看著还算是出息,只是多走走看看也有好处。”
让儿子跟著马寻出去游歷,徐达是一万个放心。
马寻琢磨了一下说道,“陛下肯定不准,允恭是魏国公世子,现在也有职司了。”
徐达信心满满的说道,“我估计太子肯定是希望常茂跟著你一起出去,正好带著我家的。他们不是怕你一走了之,是希望你提点几个不成器的后辈。”
一想到扛著长刀的常茂抓著头、露出大门牙的在傻乐,马寻就忍不住头皮发麻,带著这么个旅游搭子,那不是纯找罪受吗!
忧心的马寻再次和徐达確定了一下朱棣、徐妙云大婚的事情,赶紧去宫里奏报。
正事商量完了,马寻问道,“我准备过了元宵动身,是不是得找个理由?”
马秀英说道,“胡惟庸此前收买魏国公府的守门人福寿,意图诬告天德趁著老四大婚敛財。”
马寻理解了,但是很好奇,“我多嘴问一句啊,这事情您是怎么知道的?锦衣卫?”
“锦衣卫,我看也未必靠的住。”旁边的朱元璋冷哼一声,“我倒是没想到胡惟庸有这个本事,都能调动毛骤了。”
如果是杨宪调动毛骤,朱元璋勉强可以理解,毕竟杨宪当初也是检校出身,和毛骤一个性质。
不过这也不是代表毛骤就投奔在胡惟庸的魔下,而是他在给这个丞相卖面子。
这就让朱元璋不高兴了,锦衣卫这样的天子鹰犬岂能卖胡惟庸这样的丞相面子,锦衣卫就该是彻彻底底的孤臣。
“福寿忠心,直接告知了天德。”马秀英嘆气说道,“李相也好、胡相也罢,这些人都是一些小使俩。”
污人清白,让人名声受损,再者就可以攻计弹劾。
这一套套的看似是连招,对付文官確实有效,但是对於有些群体,效果其实没那么好。
当然胡惟庸可能也清楚,他就算是收买了福寿,也不可能动摇徐达的地位,
但是有枣没枣先打几杆子,別以为只有马寻想要碰瓷。
胡惟庸也想要碰瓷啊,碰瓷徐达这个大功臣,这就是在证明自己有能力、有权势,连徐达都是平起平坐了。
这就是给別人看的,这就是立威了。
看到马寻眼珠子乱转,朱元璋笑著说道,“你瞅准时间,到时候你就先跑。这人囂张,就让他囂张个够。”
马寻喜笑顏开的说道,“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他不囂张反倒不是好事。”
旁边的朱標忽然说道,“舅舅,婉儿说常茂这几年一直不长进、不知民间疾苦。这一路上,您得提点他。”
果然,我这“豪华旅行团”要被塞人了。
马寻连忙拒绝,“我刚去魏国公那,他还说让允恭也跟著过去。”
马秀英看了看马寻才说道,“保儿说了好几回了,让你带著景隆。我看景隆岁数小,你大姐夫又离不得景隆,这才给劝下来。”
不是,你们家孩子要长进,非得跟著我去旅游算什么?
一百来岁的张三丰,六十六岁的刘伯温,四十一岁的道衍,这个组合本来平均年龄就嚇人。
有我一个二十七的壮小伙就够了,没必要塞几个不到二十的小伙子,他们办不了事。
马秀英不准拒绝,直接说道,“徐允恭和常茂你得带著,尤其是常茂。他不长进不行,以后得在朝堂为雄英壮声势。”
朱元璋也肯定的点头,你出去旅游没人拦著你,因为大家也明白你有心结、有正事。
可是既然出去旅游,稍微办点正事,那也是应该做的。
朱標就跟著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歷练的话,常茂必然能有长进。您看看他现在这样,还是跟没长大一般。”
这倒也是,常茂说到底就是有些缺心眼,以至於马寻怀疑那小子是不是练武练过头了,脑袋里都是肌肉了。
马秀英忽然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短则半年,长则大半年。”马寻多聪明,直接说道,“冬至之前我肯定得回宿州啊,要不然也说不过去。”
马秀英这才满意,大半年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朱元璋忽然说道,“走到哪都要说一声,真有事得让你回来。”
马寻好奇问道,“能有什么事情?牛痘的事情安排好了,老四的婚事也要办了,老五成亲还早呢!总不能是婉儿吧,她生过一回孩子了,看著胎位也正啊。”
朱元璋和马秀英对视一眼,得,肯定是孙女,现在都不说『生子”了。
“东瀛、海外!”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我大明什么没有,东瀛送回来的银子就是好的?”
马寻愣了一下,“廖大哥找到了银山?”
“银山可能没找到,倒是找到了些许银矿。”朱元璋又好气又好笑,“你整天看杂书、瞎琢磨,还真有些用处。”
马秀英笑著说道,“前几天送回来的,本来是想著大朝仪的贺礼。你姐夫压著了,现在只是找了些小矿,离你说的银山差得远呢。”
马寻立刻开心起来了,“找到了就好,咱们再多点耐心探一探,看看到底是多大的银山!”
朱元璋就开始发愁了,“妹子,你说真要是有座银山摆那里,我得发兵多少才能守得住?跨海运回来可不容易,咱们还得差遣工匠、矿工。”
马寻想了想说道,“肯定很难一下子就有海量白银,咱们占住了慢慢挖。那边地广人稀不假,
也不是没人。兵马是咱们的、工匠是咱们的,这就行了。”
还好马寻不是文官,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心里明白。
一些大儒说的是教化天下,希望的是能够给一些蒙味的土人开蒙,这才符合圣人之道。
但是马寻好像没有这些概念,怎么省事、怎么对大明有利,那就怎么来。
名声,他才不在乎一些所谓的名声呢。
银山总算是找出来了,虽然现在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这足以使得马寻扬眉吐气了。
他可不是在胡闹,他的这些努力或许也会改变洪武朝很多人的认知,海外並非荒芜,外面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
喜笑顏开的马寻开始忙正事了,正月初八他和李贞作为主副使,参与了朱棣的大婚。
而朱棣总算是得偿所愿了,现在用不著鸿雁传书了,他自认为这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常茂一身甲胃、扛著刀跑来了,腰间还有一把扎刀,“舅舅,我这身如何?”
马寻指著大门,“滚出去,我是去云游,不是去打仗!”
“那假如碰到土匪了,假如遇到了强盗了,总该有防身的吧!”常茂忧心的说道,“我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也不能护著你们全部人啊。”
马寻想了想说道,“你护好我岳父、护好大和尚就行,其他人用不著你护著。”
常茂好像长进了,没有对马寻的武艺进行点评,但是神情还是让人心塞。
“还有何大他们跟著,用得著担心吗?”马寻没好气说道,“甲胃不能带,最多带一身贴身的软甲。”
常茂兴冲冲的跑走了,虽然娶了媳妇,但是他觉得有些事情就那么回事,还是出去玩最也有意思!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