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465章 不出世的名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5章 不出世的名將
    看著马寻每天都在忙著吃斋念佛,和他的师父、师兄形影不离,最著急上火的是常茂、何大。
    没別的原因,就是因为马寻在东林寺里看著太和谐了,以及根本不搭理其他人。
    但是张三丰、道衍等人一点都不担心,说起来就是觉得这一切,更像是马寻在和他的师父、师兄告別。
    “师兄,以后凡是有僧人来掛单,咱们可以供他吃喝。”
    “只是有高僧来了,咱们未必就要接纳。”
    明心不太认可这些,“弘扬佛法本是应该,既然有高僧来了,自然当供奉。”
    马寻深呼吸,他这个师兄一直都是缺心眼、憨厚过头,“师兄,那些人来了,你就不是主持了明心倒是无所谓,“他们佛法精通,自然做得主持。”
    马寻就问道,“他们要是当了主持,又要赶你走,那你去不去京城找我?”
    明心琢磨了半天才说道,“真要落到那地步,那就去找你。”
    马寻立刻变了脸色,態度转变的厉害,“那就行,真有高僧前来传授佛法,寺中僧眾要是都信服,那也可以接纳嘛。”
    这类事情在佛寺很常见,『外来的和尚”凭藉著高深的佛法、修为成为主持,这不是鳩占鹊巢,这是弘扬佛法。
    戒言忽然担心的说道,“他不能给我的塔推了吧?”
    马寻一点都不担心,“您可是法师,谁敢不尊您?再说了,来咱们寺里的僧人,哪个不知道我?没度的不能当主持,有度的都有身份,不敢胡来。”
    看自家师父还不安心,马寻立刻说道,“回头我就去编故事,过几年全天下就能知道咱们师徒智勇双全、慈悲为怀,咱们弘扬佛法、度人无数。”
    戒言不说话了,显然是默认这些事情。
    所以说马寻的师父、师兄,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僧,但是戒言一直想当高僧,对名声看的极重。
    东林寺现阶段来说不会特別富贵,因为寺田只有几百亩,供庙里显然是足够了。
    但是要和一些名寺相比,那显然是差远了。
    真要是管三十来个僧眾吃喝用度没问题,还能稍微接待一下掛单的僧人,余的钱可以维护、修寺庙。
    就怕东林寺香火越来越旺,真要是出一个贪財的主持,那以后事情就不好说了。
    毕竟马寻也明白,现在一些地方官都知道马寻出身在这里,也知道他的师父、师兄在这里清修马寻忽然问道,“师父,到底是明智靠的住,还是明心可靠?”
    明心也立刻盯著师父,要是不给个满意的答案,回头我也生闷气、不理你。
    戒言想了想才说道,“你不如你师兄,他能给我养老送终,你不行。”
    明心顿时得意的看了一眼马寻,也不知道你凭什么和我爭!
    马寻就不乐意了,“师父,这庙里的富贵可是因我而来。”
    “那也靠不住,你现在是贵人,今日富贵说不定明日遭难。”戒言给出自己的论点,“还是你师兄好,能跟著我。”
    得,这一下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戒言开口说道,“我给你、你儿在庙里供了灯,以后没事带你儿子回来转转,给我磕个头。”
    马寻点头,“知道了。”
    戒言笑著点头,“那你明天就走,你尘缘未了,你我师徒倒也不是缘尽。”
    “真有人惹事,去告官,就说是我师父、师兄。”马寻直接说道,“实在不行就去京城,我给你们出气。”
    戒言和明心都在点头,现在可没人敢欺负他们,他们也没心思欺负人。
    资质不高就潜心修行,这才是正事。
    当初马寻是悄悄的溜掉了,而现在总算是可以大大方方的离开了。
    他没有什么不舍,有些事情不只是他,这个年代的许多人都看的比较淡,生死离別已然成为常態。
    刘伯温忽然笑著说道,“戒言法师倒是洒脱,你的性子多少隨他。”
    马寻立刻嫌弃说道,“装高僧呢,他从不与人討论佛法,就怕露馅。倒是有慈悲,算不得法师。”
    其他人都不接话,有些事情大家都清楚,
    谁都不可以说东林寺的不好,谁要是说戒言和明心的不是,最生气的必然是马寻。
    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三人说是师徒,其实更像是一起抱团取暖、结伴求生的伙伴,真正的生死兄弟。
    张三丰忽然说道,“你不是说福建的茶多吗?咱们找茶去!”
    马寻立刻来劲了,眉飞色舞的说道,“您瞧瞧,东林寺好歹也有些香火了,连茶都是粗茶。我得找找,福建的好茶应该挺多啊。”
    刘伯温笑著开口说道,“只是未必能符合你我口味,好多都是岩茶。”
    这倒也是,很多人喜欢喝清茶,有些人喜欢岩茶,口味还是有些区別。
    常茂气喘吁吁的说道,“我总算明白舅舅当年为何要在福建了,山看著真多。”
    马寻急著给福建正名,“瞎说,陈友定当初不是占了福建不少地方吗?这边以前也有闽越。这边也打仗,当年你汤伯、周伯都率兵来过。”
    汤和、周德兴、廖永忠等人,就是攻打福建的主要人物。
    兵家不爭之地,这就是戏謔和调侃。
    常茂不服气的说道,“那也没打起来大的啊,咱们打这边还是容易。”
    这一下马寻就不说话了,相对於其他的地方,打福建確实显得容易很多。
    马寻立刻对刘伯温说道,“岳父,要我说福建这边还是厉害。好些都是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时就过来的,好些民风都存著古时风气。”
    这也不是马寻在乱说,福建这边对於一些传统文化的保存確实厉害。
    现在如此,以后也保存了太多的传统文化。
    常茂就好奇了,“舅舅,咱们也保存著很多民风民俗啊?”
    马寻直接问道,“你家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
    看到常茂稍微愣了一下,马寻说道,“福建很多人家都有门匾,除了家训之外,更多的还是家族传承。有些文化的,一听就知道这一家是出自哪里。”
    刘伯温笑著问道,“你说的是衍派和传芳吧?”
    马寻笑著点头,“还是岳父博闻强记,我说的倒是不准,您一下子就明了了。”
    刘伯温笑著继续说道,“这么说来也確实,我等无非是宗祠、族谱,他们倒是更详实一些。”
    族谱和宗祠比较常见,在福建这里也很多。但是门这些,人家也重视啊。
    马寻继续说道,“而且这边的神仙特別多,恨不得一个村一个庙,当年確实是容易混口饭吃。”
    装神弄鬼的容易混口饭吃,但是一不小心翻车也容易挨打。
    徐允恭好奇问道,“舅舅,信这么多神佛仙道,真的好吗?”
    本来马寻一直觉得徐允恭可靠,可是看看你小子在说些什么!
    这可是当著道衍的面呢,这可是当著张三丰的面呢!
    “这没什么不好,只要不是装神弄鬼,借著宗教敛財闹事就行。”马寻对此倒是没太多意见,“信仰能安人心,只是万万不可极端。”
    不要说道衍、张三丰了,就算是刘伯温都明白马寻的意思。
    歷史上没少出现一些借著宗教旗號起事的,也不缺少一些人借著宗教的旗號敛財。
    至於不事生產、隱匿人口、盘剥信眾等等,这类事情也確实存在。
    这就是很多朝代限制宗教发展的原因,只是也不能一棒子都打死,很多的宗教也是有积极的一面。
    刘伯温笑著问道,“老二离这也不算远。”
    “回头我给二哥调去泉州。”马寻立刻开心不已的说道,“岳父,真不是我找事。泉州以后有大用,就看二哥能不能再立功劳了。”
    刘伯温连忙说道,“现如今已经很好了,再立功劳又如何?”
    “二哥还没爵位呢。”马寻笑著说道,“我大明可不在乎兄弟都有爵位,有军功就行!”
    诚意伯的爵位,那肯定是刘的。
    歷史上的刘璉没有承袭爵位给了刘璟,不过刘璟死后又回到了嫡长那一脉。
    而明朝兄弟都有爵位太正常了,郭家兄弟、吴家兄弟、俞家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因为他们都有军功。
    常茂急了,“舅舅,別老是想著水师啊!建功立业得在陆上,您这是捨本逐末了!辽东,咱们得去打辽东、打云贵!”
    常茂这反应也正常,看看马寻现在的状態,勛贵子弟担心不已,尤其是一些不擅水战的勛贵子弟更是忧心。
    马寻可是不世出的名將,不少人都觉得等父辈老了,他们都是要跟著马寻出去打仗的。
    可是现在倒好,这个舅舅的注意力好似开始朝著水师转移了。
    那弓马嫻熟、骑射无双的常茂,不得乾瞪眼啊!
    包括徐允恭都有这些担忧,我学了些皮毛可以指挥步兵、骑兵,包括火器兵,但是没学水战的战法啊,我不会操舟啊。
    马寻充耳不闻,你们跟著李景隆出去打仗都有可能,反正不可能跟著我。
    我得坐镇京师,反正朱標肯定不会派我去打仗。要是朱雄英派我出去打仗,那我就去他爷爷奶奶跟前哭。
    该打的仗我已经打完了,镇国上將军是不可能再出征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