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 第466章 我不是离经叛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6章 我不是离经叛道
    马寻从来都不是离经叛道的人,最多就是他的一些观念和如今的主流观点稍微有些差別。
    其实出海这事情还真不是什么不能谈及的话题,朱元璋海禁不假,但是也有一定的商贸和朝贡。
    明初远非歷史上中后期的明朝,还没到提及开海就一大堆人跳出来喊著『祖宗之法不可变』、“祖制”之类的,或者直接烧掉海图唐也好、宋也罢,包括元朝都有一定的海贸,规模还不小。
    一行人继续游歷,显得怡然自得,毕竟这就是游山玩水。
    对於一些有名的景点不会错过,有些軼事的胜地也要去,只可惜马寻打死不提笔,少了些墨宝留下。
    刘伯温接过茶浅尝輒止,“我还是喝不惯这些茶。”
    马寻对此不意外,主要就是岩茶是半发酵茶,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发酵的手艺还没有完全成熟。
    明末清初,那才是岩茶真正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
    常茂牛嚼牡丹的吞完茶,隨即抹嘴说道,“我什么茶都不喜欢,渴了喝水罢了。真要我说,茶哪有酒好喝。”
    说完常茂就在偷瞄马寻,只可惜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在家里可没人管他喝酒,除非是隔壁的某个舅舅听说了跑来管教。
    而现在就更別说了,常茂觉得自己不是陪同出游的,他是来戒酒的,一路上想要偷喝一口酒都没机会。
    小小年纪的嗜酒,那还得了!
    短暂休息的时候,赵大勇开开心心的跑来了,“国舅爷,前头遇著了迎接的人马了。”
    张三丰和道衍对视一眼,他们还是非常喜欢和马寻一起出来云游。
    以前云游的时候几乎是风餐露宿,住破庙之类的事情都是司空见惯了。
    但是跟著马寻出来不一样,走到哪都有人提前安排好。
    “是我二舅哥的人吧?”马寻还是非常开心的,“说起来三四年没见著了,还是有些想念。”
    確实好几年没见著刘璟了,自从洪武五年的第二次北伐之后,刘璟就在福州卫任职了。
    旅游顺便来走亲访友,这也不错。
    刘璟非常开心,骑著骏马就来了,“儿子见过父亲。”
    刘伯温打量著两三年没见的儿子,笑著点头,“看著有点將军的样子了。”
    “父亲谬讚了。”刘璟谦虚说道,“若非妹夫帮衬,我岂能在军中立足。”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马寻实话实说,“二哥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如何能算我的帮扶。你有真才学,自然得重用。
    一行人说说笑笑,张三丰和道衍自然是就近在福州转一转,还有不少地方值得去看看。
    而刘璟让妻儿拜见刘伯温后,也开始谈正事,“自去年起,水师出动频频,都说是在给你抓药人。”
    这没办法反驳,去年確实是朱寿频繁率领水师在南边海域活动,抓倭寇、打海盗,忙的不亦乐乎。
    既然是在南边的海域活动,福州卫这样的地方自然知晓的信息多。
    马寻就笑著说道,“確实抓了不少人,估计船厂的工匠们忙坏了吧?”
    福州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歷史上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以福州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採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
    而且当时出海用的船被称为福船,基本上都是在福州造的,大批福州籍水手则活跃在郑和舰队中。
    刘璟开玩笑说道,“私下里怨声载道的可不少,本以为去年忙完也就算了,现如今还在忙。”
    去年马寻徵调了一大批大船,主要是需要出海作战等等。
    而这些船被徵调走了,短时间內显然是不会还,甚至还需要重新补充。
    这就意味著包括应天府那边的龙江造船厂,或者福州、登州的船厂都要忙起来,需要补齐其他水师的船只缺口。
    马寻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现在还在忙?”
    “都是要一些大船,我还以为你那边又要出海抓倭寇了。”刘璟也有些纳闷,“只是看似不太像,难不成是要去开闢辽东的海运?”
    刘伯温和刘璟都看向马寻,有些事情可能也就是马寻清楚。
    刘伯温已经告老还乡了,对於很多朝廷的政策等事情都是后知后觉,只能是通过各种消息进行分析。
    而刘璟虽然是『一方大员”,手里握著不少兵马,但是这是个在大都督府排不上號的將军,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太多事情。
    马寻一琢磨,心里忍不住开始激动,“难不成是在东瀛那边找到了好东西,要开始提前准备了?”
    看著一头雾水的刘家父子,马寻简单解释,“我先前听到一些传闻,就让德庆侯去东瀛帮我证买一下,看来是有些眉目了。”
    別看廖永忠的爵位是被废了,但是私下里马寻等人还是这么称呼他,毕竟现在的关係不错。
    刘伯温隨即说道,“先前听闻有人拿驴儿说事,只怕也是因为水师太多。”
    刘璟则补充说道,“你让我留意出海一应事务,我也在留意。要说出海,还是以泉州、福州为主,比起江南更多。”
    马寻直白的说道,“南边是朱寿等人,北边也有水师,去年那些走私的商贩確实不好过。”
    刘璟笑著说道,“不少出海的商贩確实遭罪了,很多想要去南洋的也不好过。倒是那些海盗顺手给清剿了,这事做的对。”
    一南一北都有水师在纵横,对於那些走私商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对於海盗来说更是噩梦降临这也算是一个好事,暂时的保证了沿海的平安,海上的威胁似乎在降低。
    刘伯温轻咳一声,看著马寻问道,“你看样子是对南洋感兴趣了?”
    “是有这些想法。”马寻就开玩笑说道,“国库空虚,朝廷缺钱,我想著效仿宋元通过海贸多赚些钱。”
    这又是“离经叛道”的说法,很多士大夫等等根本不好意思直白的说生意等等,觉得有辱斯文。
    至於私下里安排亲属、管家做生意,那是另一码事,反正不好意思明面上说。
    刘璟颇为感慨的说道,“此前数次听闻你对出海之事感兴趣,我还以为你只是不喜欢爭端。现在再看,只怕是你长於此地的缘故。”
    这就地域黑了啊,我对出海感兴趣可不是因为这些原因。
    刘璟隨即对刘伯温解释说道,“这边很多人私自出海去南洋,说那边土地肥沃、人口少。亲戚带亲戚、村民带村民,好些村子跑出去不少人。”
    马寻就显得格外淡定,福建人和广东人是如今这个年代去南洋最多的,甚至有不小的势力了。
    永乐时期的旧港宣慰司就是典型,这就是华人建立的政权,是明朝的飞地,
    要知道旧港可就是印尼苏门答腊巨港,通往南洋的跳板就这么被朱瞻基、朱祁镇父子给弄丟了。
    刘伯温看了看马寻说道,“他,谁能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正经事在做,不正经的事情也没少做刘璟好奇问道,“妹夫,你蒸尿可蒸出来明堂了?”
    马寻也不尷尬,笑著说道,“还在继续蒸,总算是有些眉目了。”
    这是稍微有些夸大,但是好岁是要面子的人。毕竟马寻安排工匠蒸尿,这个工作持续三四年了,没人知道他到底想要蒸出来什么结果。
    听著唄、看著唄,那还能怎么样?
    看似荒唐不假,只是谁让马寻玩泥巴玩出来煤球,现在又有牛痘的功劳在身,他再胡闹都可以理解为深谋远虑。
    马寻隨即认真说道,“二哥,真有一些人想逃去南洋,这些事情该阻止就阻止,阻止不了就算了。”
    这就是马寻的观点,觉得在明朝生活不如意,想要去南洋討生活,这是个人的选择。
    只要不是大规模的就行,有些事情他觉得没必要费太多的精力。
    马寻更加严肃的说道,“只是听闻有人走私,这事情务必查、务必重判!”
    “福州、泉州、松江府,出海也就是这些地方了。”刘璟说道,“松江府那边我不知情,只是听闻以前有个沈家出海厉害。福州和泉州,也有不少人一直出海。”
    这也算是有些歷史的了,品尝过海贸的巨大利益之后,有些人就是愿意键而走险。
    沈家对於出海一直都是念念不忘,这是他们成为天下第一富的重要支撑。
    而在福建这边,原本也有一个不业於沈家的角色,只不过这个家族明面上还是有看官府的身份,即使是三姓家奴、见利忘义。
    “那就严查。”马寻看著刘璟笑著说道,“你现在是在都司任职,很多兵马也好调动。”
    刘伯温咳嗽一声,“慎言,这些都是朝廷的兵马,岂能是你来调遣。”
    马寻觉得有道理,“我回头去叫东莞伯来帮衬,他对福建、广东也熟,这人能文能武。以后能不能拓地千里、財源广进,这就要看你们的了。”
    刘家父子对视一眼也不多说什么,皇帝皇后都管不住马寻,其他人就更別说了。
    更何况大家也都清楚,马寻的一些做法看似离经叛道、风险不小,可是真要是做成了,说不定对朝廷是巨大的帮助。
    这傢伙因为一些小事去撬动、改变朝廷的政策,也不是没有例子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