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75章 日本构想
第375章 日本构想
汉王府的新告示,没几天就贴遍了南京城的满大街小巷。
每张告示边上,都有两个汉兵看守,又有专门临时雇佣的读书人,负责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念读告示。
“秀才老爷,这告示上说的都是些啥呀?”
“对啊!还让俺们这些乞丐游民也来听告示。”
“该不会这新朝廷也要驱逐咱们吧?”
“应该不会,我看这汉王倒像个好皇上,好皇上总不至于跟咱们这些乞丐过不去才是。”
“那可说不准……”
围观百姓们议论纷纷,就连乞丐游民也都叽叽喳喳,吵闹个不停。
那负责念读告示的读书人,连喊带叫费了半天功夫,才算把场面勉强控住,接着便开始朗声宣读起了告示。
读书人的声音不是很大,做不到所有人都能听见,但告示内容简短,读完一通也费不了多少口舌。
剩下没听见的,基本都是在外围,要么自己去问内围的人,要么就往前挤来继续听第二遍宣读。
反复宣读三遍,告示的内容总算听了大概。
概括下来就三条:
第一,所有人都能去乡镇参与分田(包括乞丐和游民)。
第二,分田第一年,赋税全免,第二年,赋税减半。
第三,田、稻田分开计税,不再合并。
反正告示读完,围观百姓瞬间沸腾,包括那些乞丐游民在内,所有人全都自发性的跪下磕头。
围观百姓不懂什么华丽的赞美,甚至不认识告示上写的字,但那读告人给他们一读完,他们能做的就只有跪下磕头,山呼万岁了。
分田免赋只是其一,真正让百姓感动的,是田、稻田的分开计税。
聂宇认为很平常的事情,大手一挥就能下旨做决定,可对于伪清官府而言,却是永远都不可能办的出来。
田收田的税,稻田归稻田的税,两边分开计税去收,对伪清来说不仅意味着管理上的秩序破坏,同样还会极大减少江南财政的收入。
揣着明白装糊涂呗!
江南百姓都能忍,多收几笔税钱又有什么关系?
现在,汉军一来就先把乱七八糟的赋税给厘清了,接着还制定了归、米归米的新法案,南京百姓立刻就山呼万岁了。
街头巷尾,百姓纷纷交相庆祝。
不少百姓干脆拉出鞭炮,挂在门前就这么放着。
闻声而动的乞丐游民,他们不再继续闲在南京无所事事,而是集体往告示里说的官府登记处集合排队,准备到乡下落户分田。
除了已经结成类似“丐帮”的地头蛇帮会,谁又愿意真的跑出来做乞丐,天天饥一顿饱一顿,稍微生个病、起个冲突就成巷口的一具冰冷尸体。
而且,就算加入了“丐帮”,也不代表能高枕无忧了。
这可是古代“丐帮”,能在这里头混着活下去,能有几个是好人?
混的好的永远是头目,底层该气讨要饭,还是乞讨要饭。
南京城的乞丐、游民,纷纷踊跃从帮会脱离,来到官府衙门的报名地,报名准备前往乡镇落户分田。
那些帮会的头目们对此自然怒不可遏,但怒不可遏也没用,胳膊拗不过大腿,他们甚至都不算胳膊,顶多算是小拇指。
南京城的大汉官府,了小一个月时间,在南京内外铺设多个报名办事处,堪堪容得下数量庞大的报名乞丐、游民。
这其中还有部分南京市民、家奴,他们受不了南京的高压内卷,也选择了放弃城市户籍,转去乡镇农村过活。
南京城这几年下来,不正常增长的人口压力,总算得到了些许缓解。
这条政令也不光南京在实施,同时又在汉治的江南诸州府县全面推广施行。
聂宇确实想要带动工业革命,但江南这里受到伪清压制,工业几乎等同于没有。
就算大汉有着蒸汽机,可以快速建立工业基础,但那么多的城市人口积压,工业革命的初期是不可能消化掉的。
而且,城市人口过度增长,乡镇农村土地大面积抛荒,这实际上是不合理的,也可以说是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了。
英国人扯到蛋后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把过量的城市人口流放殖民地,抛荒的土地全部拿来建设工厂,完全不管本土农民们的死活,疯狂对外殖民发展海权经济。
大汉肯定不能这么干,大汉又不是带英那样领土不过巴掌大的海岛国家。
大汉的基本盘太大了,未来还会变得更大,真全盘照抄英国人,只会死的渣都没有。
所以,必须稀释掉城市人口,让这些卷到没有工作,只能混帮会不事生产的乞丐游民,全部恢复生产工作。
城市人口稀释差不多,余下的劳动力就可以先行投入到工业化的前期建设,包括修建城市集镇、疏凿运河码头、兴修水利堤坝、前往沿海地区补充开海急需的劳动力等等。
开海在这里尤为重要,只有开放了海贸,扩大了对外的贸易渠道,大汉江南生产的生丝行业,才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事实上,早在明末的时候,中国江南生丝行业还是非常发达,甚至能够做到远销墨西哥,史称“银丝贸易”。
现在如此一蹶不振,既有洋藩殖民者的压制打压,同时也都是伪清鞑子的锅。
乾隆老狗的全面闭关锁国,又带动了日本跟着闭关锁国,而中国的“银丝贸易”,一半销往墨西哥,一半则销往日本。
一直到20世纪以前,中国的外汇白银流入量,日本都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
毕竞,亚洲最大的白银矿,居然能缩在日本这弹丸之国里,真是有够奇葩的!
日本需要中国的生丝,中国则吸收日本的白银,稳定的“银丝贸易”供需关系。
决定了开海的大战略以后,聂宇就在思考着要不要提前给岛国来一场大汉版“黑船事件”,去敲开日本的国门。
江南已经拿下,工业革命的计划,工部已经在制定具体章程细则。
快的话,这两年就会慢慢铺开,大汉已经有了蒸汽机和纺纱机,还能将二者联动生产,放到工业革命的话效率只会变得奇高。
届时江南生丝的产出必定暴增,大汉的生丝又不可能卖给伪清,反而还要跟伪清切断联系,打击对伪清的生丝、食盐、粮食走私。
通过反向的贸易制约,来让伪清陷入财政危机,让伪清无钱打仗。
生丝不能销往伪清,那就只能销往外藩了。
英国人和西班牙暂时先不考虑,这俩距离太远,还得等之前的英国商人亨利回来大汉,再看看情况。
日本作为外藩里头,距离大汉唯一比较近的,甚至还跟中国保持着必要的贸易往来,日本的生丝市场大汉必须拿到手(日本闭关锁国跟伪清一样,幕府开放一个白手套港口垄断赚钱)。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