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78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8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聂宇认真听完南孔境况,尤其是偽清以来受到的压制,適时唏嘘道:“孔氏南宗,自元廷让爵,北孔兴盛,而南宗日衰。如今又被偽清韃子如此欺凌压制,实在让孤不忍嘆息。”
    “传令下去,今后南宗祭祀盐,皆由衢州官府供应!”
    陪侍秘书官连忙提醒:“大王,孔庙祭祀鉶盐,均取自山东永阜盐场。”
    聂宇皱眉道:“取自山东盐场又怎样?山东也是我汉家之土,孤就是北伐收復山东,这山东盐场的盐,届时必与南宗一份。”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下方的孔广杓自然识趣起身应道:“草民代南宗孔氏及林庙先祖,谢过汉王恩典!”
    谢恩归谢恩,双方都刻意忽略了眼下的鉶盐短缺,还有聂宇也没提及给南宗孔氏到底多少份额的盐。
    这是当然的,目前的北孔街圣公府,每年的鉶盐配额是“岁贡四十引”。
    一引约含300斤,岁贡四十引就是一年12000斤盐。
    这就有点离谱了,聂宇倒不是给不起这些盐,只是单纯觉得没必要。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鉶盐在偽清时期可是属於顶级精盐,一年12000斤的顶级精盐,这待遇跟皇帝都差不多了。
    歷史上,南孔最后还是得到了应允,允许享受跟北孔同样的岁贡四十引盐的待遇,但没有北孔的盐,而是改为浙江盐场来提供。
    南孔北孔,终归还是不同的。
    北孔怎么可能真的允许南孔使用鉶盐?
    孔广杓恭敬谢恩过后,聂宇似乎就没了下文,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著南孔宗事。
    “说起来,孤光復浙江以来,还从未去过南宗林庙,待他日得空必要亲往祭祀。”
    “大王能够亲临南宗林庙,南宗孔氏荣幸之至!”
    “南宗这七条族规也很好,尤其这四、五两条,禁止冒名,禁止诡寄。南宗果为孔圣后裔,高风亮节!”
    “大王言重!”
    “南宗孔门只有翰林院五经博士吗?这官职似乎有些低了呀……”
    “……”
    二人这么对坐閒谈,真就是閒谈,从南宗林庙聊到南宗的世袭官职,真就是无话不谈。
    通常这种情况下,差不多就是主要话题结束,应该找藉口暗示赶人了。
    可聊了小半天,汉王都有些口渴喝茶了,还是没暗示孔广杓该走了,反而还越聊越起劲。
    趁著汉王喝水的空档,孔广杓急忙思考起来自己有无遗漏,汉王日理万机,又刚打下江南,肯定没那么多空閒跟他这个南宗孔氏閒聊。
    所以聊这么久,肯定还有话要说,而且还是汉王不方便说,得自己主动来提。
    孔广杓今年刚三十五岁,嘉庆元年因父亲孔继涛来不及继承南宗就著急病逝,才轮到他这长子递补上位,统领孔氏南宗。
    这倒没有对他管理南宗事务產生不便,实在是南宗太寒酸、太惨了。
    內有七条族规约束,南宗无法像北宗的衍圣公府那样“野蛮生长”,外有清廷和衍圣公府的持续压制,南宗压根没法翻身扩张。
    汉军之所以先抓了南宗孔氏族人,又放还不少人,不是聂宇下了命令,而是南宗孔氏確实没干多少坏事。
    南宗也没那个能力去作恶,长期被压制下南宗占有兼併的田產实际很少,甚至不如一个普通大地主。
    聂宇跟孔广杓提到南宗孔氏七条族规,其中四、五两条明確规定,禁止外姓人冒名孔氏族裔,禁止外人把田產诡寄南宗名下。
    南宗再衰弱,孔氏也有免差减役之权。
    禁止冒名、禁止诡寄,几乎就是绝了南宗坐大的可能。
    这些族规来自前明的衢州知府沈杰,很有可能是前明已经意识到北孔腌臢,不想南孔也如北孔藏污纳垢,就严格规定了南孔言行家学。
    南孔族规还有,禁止族人作恶坏事,作恶坏事者会进行族谱除名,除名了就失去免差减役特权。
    可以说,就这么几条族规下来,別说跟北孔对比了,就是跟一般的大地主豪绅对比,南孔都是乾净的不像话。
    既然这么干净,聂宇当然也不介意用一下南孔。
    孔广杓经过一番快速思考,终於是察觉到聂宇已经几乎明示的政治信號。
    先说南孔让爵,再到山东鉶盐,而后又提到亲祭南宗林庙,以及南宗的五经博士官职太低。
    汉王这是要扶他们南宗!
    孔广杓想到这一点,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连目光都变得有些飘忽迷离。
    聂宇一看这傢伙终於明白自己暗示,当下笑问道:“孤虽未去过南宗的孔氏林庙,但也听闻衢州府当地似乎多立孔子王者塑像。然孔子既为圣人先贤,这塑以王者像来祭孔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规制?”
    岂止是不合规制,聂宇说的已经很含蓄,只是王者塑像,实际这时期的孔子像,那可是身穿九旒十二章冕冠。
    好傢伙,聂宇自起兵之日到现在,都还没穿过正儿八经的十二章冕服,孔庙里的孔子像倒是先穿上了。
    孔子帝王像的问题,到了宋朝就已经爆发出来,宋朝曾经几度礼议孔子到底算“帝”,还是算“王”。
    算“王”的话,孔子像就有些超规格了,算“帝”的话,天无二日,岂不是乱了国家的礼法体统?
    反正,吵到宋朝都亡了,也没有吵出个所以然来。
    到了金宋对峙,元灭金宋,孔子像的王者规制一直延用保留,直到晚明嘉靖年间的“大礼议”才再度被抬了出来。
    嘉靖“大礼议”终於有了结论,孔子王者塑像確实逾制,不只是塑像逾制,孔子封號也超规格了。
    如果孔子为王的话,那大明皇帝祭拜孔子,不就成了皇帝拜见诸侯王,这是坏了国家法度。
    就算孔子是儒家的圣人先祖,那也不能为了礼敬孔子,不顾国家法度和君臣礼仪。
    於是乎,嘉靖下旨全国捣毁孔子塑像,用神主木牌作为代替,降低孔庙祭祀规格,不再以王者看臣礼仪祭祀,改为更符合的师生祭礼。
    可到了偽清,之前明朝废除的君臣祭祀、孔子王者塑像,再度被重拾了起来。
    这里头的弯绕没那么多,就是偽清属於异族政权,所以名义上必须全盘认可拉高孔庙地位,好为自己的正统背书。
    金、元亦是如此,要不然元朝也不傻,会想不到给孔子封王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孔广杓明白聂宇的意思,正值壮年的他只是一咬牙,便起身应道:“大王所言即是,孔子为圣人先贤,而非国家王者,岂能以王者塑像祀之?南宗孔家在此奏请汉王,请求拆除衢州孔子王者塑像,今后改为神主木牌代之祭祀!”
    这站队表態的速度是真快,聂宇都没提要求,孔广杓就先一步把事情做绝了。
    聂宇闻言顿时大喜,起身上前就拉住孔广杓的手,说道:“好好好,南宗孔氏不愧高风亮节,为孔门表率。孤这里也做主,南宗孔氏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官职,在我大汉也依旧有效,许南宗孔氏世袭罔替。”
    翰林院五经博士,这本来就是南宗孔氏手里可怜巴巴的官职,汉王这波赏赐著实是有些抠门了。
    不过没关係,这就是个放出来的政治信號。
    孔广杓听到聂宇认了南宗的五经博士,当下心里也是有数了,更进一步说道:“大王,北宗孔氏公府,不仅供奉孔圣王者塑像,还以宫殿代替林庙祭祀,又以王者封號加之,此实为罔顾君臣礼法!”
    孔广杓如此上道,聂宇瞬间大怒道:“还有这等事?看来这北宗孔氏公府,果真如传闻中所言,儘是些藏污纳垢的腌臢之地。这样的人岂配称得上是孔圣人的后裔,还享受著衍圣公的爵位世袭。”
    “孤若为皇帝,必以南宗孔氏为衍圣公,这北宗孔门……不要也罢!”
    政治承诺给了,南宗孔氏歷经六百多年,终於是有希望夺回衍圣公爵位了。
    孔广杓强压下心中狂喜,说道:“大王文成武德,以復汉大旗起兵,此实为顺天意,而应民心。未来必能锄清灭虏,光復我汉家天下!”
    这话说的漂亮,既是变相拍马屁,又是在隱晦表態。
    孔广杓来到南京,不是没听到风声,而且大汉已经近乎全有江南(福建暂时未占),汉王登基本就是早晚的事而已。
    孔广杓的站队表態,聂宇自然听得出来,笑道:“既如此,那南宗孔庙的孔子像拆除,就全权交由孔博士来负责了。”
    “臣必不负大王重託!”
    孔广杓郑重其事拱手应道。
    这就算利益交换达成了,南宗一要作表率配合分田,还要推倒南宗林庙的孔子像,接著又要孔广杓这个南宗当家,负责清理替换孔子神牌。
    这些全部加起来,代价不可谓不大,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土地而已,南宗本来就没多少,分田了也顶多损失几千亩。
    孔子像,这本来就违制,推倒也不影响。
    只要南宗能拿回衍圣公爵位,一切都是值得的!
    孔广杓正值壮年,心还没凉下来,还想著要带南宗崛起干大事。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