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 第373章 摩诃无量,剑者感应
第373章 摩诃无量,剑者感应
“天下武功源出少林?可笑!”
感受到那股传说中的力量逐渐降临,苏铭的目光落在一个个木人身上,眉眼之间满是跃跃欲试之意,风云世界,武道可谓是百齐放,区区一个少林寺也敢吹天下武功源出少林,那剑宗又算什么?
霎时间,天空云层汇聚,耀眼的日光变得低沉,仿佛日月山河都在战栗。
二十二个木人手上不断挥舞,一股足以让天地变色,鬼哭神嚎的可怕力量慢慢降临人世,好似契合了天地间的某种规则,朝苏铭笼罩而去。
这些木人只是载体,那股力量本就源自于天地,此刻为他们牵引而来。
方圆数百丈的空间仿佛凝固了一样,风在吼,云在动,少林寺之上的天空风云汇聚,仿佛有万马奔腾,树木摧折,山石滚落。
寺庙内的僧人纷纷变色,以为上天要降下神罚,不由得口诵佛号,祈求佛祖救世。
在寺庙最深处,有老僧在石壁前枯坐,干枯的身躯十分苍老,身上生机黯淡,好似下一刻就要圆寂,忽然,他睁开眸子,一抹摄人心魄的精光闪烁,“这是,那股力量!”
不消片刻,风云之力在这里交汇出一抹让苍穹色变,天地破灭的无限伟力,即便是最渺小的虫蚁也感受到了天灾的将领,疯狂爬动,躲进泥土,地穴。
苏铭立在原地,眼睛眨也不眨的直视这个过程,好似要把这一切都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元极摩柯是最初始的摩柯无量,为达摩老祖面壁九年所创的他毕生的最高武学成就,更是达摩揉合了他毕生禅学,与及取天地之间“风无相,云无常”的无相无常之态,千锤百炼,苦思而成的世间第一种摩诃无量!
这并非是源自于自身的力量,而是一种引动天地规则的奇妙武功,可以让上天震惊的可怕伟力,只因三界万物中的风云力量已被达摩看破,从而化为此元极摩柯!
摩诃,本为梵语,意指无限大,无量,即无法估量之意;摩诃无量:亦即是说,这股力量将会无限巨大,无法估量,无穷无尽,永无止境的意思。
在苏铭眼里,这风云交汇,无形无相的强悍伟力,是来源于这片天地的基础,或许与传说中那位补天的女娲有关。只要有人输对了这股力量的使用密码,就能将其引动。
此刻,苏铭周身已经正被这股可怕力量笼罩,但他却毫无惧意。
霎时间,天地之中,响起一道龙吟虎啸的剑鸣之声。
惨白的剑光煊赫宛如大日降临山巅,煌煌剑光照耀之下,方圆数十里尽被剑光笼罩,一股如蛰龙般潜藏,直上九天的剑意出现在这世间。
“剑十一,止戈!”
继剑十之后,苏铭参悟战神图录,经过破碎虚空之后,终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剑十一,此招名为止戈,实则是以杀止戈,以武平乱。
这一剑透着无穷的杀意,好似千秋杀伐尽在这一剑之中,其发出之刹那,已经截断了天地沸腾的元气,笼罩方圆百里。
剑气出世,嵩山群峰已开始震颤,山石崩裂,古木摧折。摩诃无量引动风云无相,浩瀚伟力凝为一体。两股至强能量在少室山上空轰然相撞,刹那间爆发出刺目的光芒,照亮了整片苍穹。
“轰!”
少林千年古刹在这毁天灭地的力量下轰然倒塌。大雄宝殿的金顶被掀飞,佛塔、石林崩塌湮灭,地面裂开数十丈深的沟壑,嵩山主峰在剧烈震动中倾斜,无数巨石滚落山崖,这一刻,仿佛地龙翻身。
在苏铭剑意出现在世界的同时,不知名的地界有一处阁楼,此地环境清幽,风景秀丽,阁楼上书,“中华阁”三个字。
阁楼中,有一中年人猛地抬起头,望向嵩山的方向,“想不到,江湖上竟然又出现了一柄神剑,此人之剑道虽充斥无边杀意,却堂皇正大,并非阴邪之辈,实乃剑道之幸。”
说完,他又变得神色黯然,闭上双眸,重新拉动胡琴,苍凉萧索的胡琴声在房间里传荡,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落寞,孤独,似是感叹这世间的苦难,也似为自己的命运而唏嘘。
而在更远处的平原上,有一座巍峨城池矗立在此,城外洞穴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猛地睁开双眸,眼里似乎有剑光闪过,哈哈大笑,“这天下又多了一柄好剑,剑道不孤啊!”
嵩山之上,剑气与摩诃无量仍在僵持,交锋处空间扭曲,浮现出蛛网般的黑色裂痕。苏铭负手而立,双指并剑,锋锐刺骨剑意夹杂着庞然战意,气势滔天。
周边天地被苏铭的剑气封锁,摩诃无量无法撬动天地的力量,逐渐被消弭,旋即,剑鸣响彻云霄,骤然暴涨,将摩诃无量从中劈开。
余波横扫,方圆百里云层尽散,剑气余劲在少室山主峰之上也落下了一道深深的剑痕,无数碎石如雨坠落。整座嵩山地脉震动,引发连绵不绝的轰鸣。
这时候,寺内僧人也顾不上念诵佛经,疯狂的逃窜,生怕晚了一步,嵩山脚下的百姓看到这惊天动地的一幕,不由得两股战战,双手颤抖的望着天空,然后匍匐膜拜天地,向佛祖祷告
天空的嘶鸣,早已变得灰暗。大地在颤抖,山脉在倒塌。
只是,那一剑之后,二十二个木人仍在催动着摩诃无量的力量,周围数十里之地的风云之力再度被聚拢,要把苏铭撕碎。
“冥海归元,收!”
就在风云之力即将被聚拢的时候,苏铭散去剑气,全力运转冥海归元劲,空荡荡的气海不断接纳来自外界的风云之力,这股强大的力量涌入气海就被苏铭强行镇压,一边转化,一边解析。
见识过摩诃无量之后,他便生出了要将其化为己用的想法,风云之力是天地之力,苏铭的冥海归元劲可借天地自然万气为己用。
天地万气要被冥海归元劲转化为真气才能使用,若是能直接控制风云的力量,而不是借用,那他该有多强?或许能比肩聂风与步惊云合璧,借用命格之后的摩诃无量。
“轰!”
冥冥之中,这股力量好似有自己的意识,风云继续暴动,可就在此时,那二十二个木人终究是坚持不住了,身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纹,动作变形。
摩诃无量失去了效用,不再聚拢风云,这些木人也一个个爆碎,再也无法继续。
外界的风云之力慢慢平息,但两人强招造成的强大破坏力却令人触目惊心。
对于这一切,苏铭并不在意,此刻,他双目紧闭,强行镇压着这股力量,风云本无固定的形体,由它们组成的摩柯无量之力本就是一股无形无相的气。
这些力量比自然万气更加纯粹,强大,也是这个世界的特殊之处,如果换一个地方,就算这些木人催动摩诃无量,也不能调动天地间的风云之力。
在他的气海之中,无形无相的力量疯狂躁动,却维持在一定限度,不至于能破坏气海,苏铭立在原地,静心体悟那股力量。
这是一种平淡中带着澎湃,无形中带着无限,天上地下,无所不至,超越了时空,让苍穹颤抖的可怕伟力。
无穷无尽,无法估量。
苏铭的先天元神映射出精神异力,深入体悟这股力量的根本,内心逐渐有了丝丝缕缕的感悟。
果然,这些风云之力与寻常的天地万气有细微的区别,好似多了一股灵性,再联想到风云世界与那位炼石补天的女娲有着巨大联系,而这个世界的风云本就是女娲呼出的两口气所化,一切都说得通了。
故而,风云之力可以做到超越时空,无形无相。当这两股力量相遇之时,就会产生出一种玄妙反应,滋生出一股女娲神力,发挥种种妙用。
当木人崩毁之后,笼罩在此处的风云之力渐渐平息,少林寺的僧人也察觉到了源头所在,纷纷聚拢过来,当他们看到风暴中的那道身影,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这世上竟然有人能在那股力量下存活?
苏铭睁开双眸,察觉他们的到来,扫了他们一眼,只一眼,就让众僧心神凝滞,好似魂灵都被冻结了。
等他们回过神,苏铭的身影已经消失,少室山主峰之上又多了一道剑痕,一横一竖,剑意凛然。在这之后,少林寺少了一处禁地木人巷,却多出了一处剑道十字峰。
大半个少林寺都毁了,那两道剑痕就当做是给这些和尚的补偿了。
……
少林寺被毁的消息在江湖上并没有掀起风浪,因为这段时间,江湖上有一件盛事即将发生,占据了头版头条。
“南山巅上火麟烈,北海潜深雪饮寒,可惜两锋未缘见,雪刀封隐剑孤鸣。”
这句话,说的是当世横行中原南北两地的两位大高手,分别是火麟剑断帅与雪饮狂刀聂人王,这两人一南一北,少有敌手。
除了江湖名宿之外,也只有天下会雄霸以及无双城城主独孤一方。
可惜,这也只是当年。
随着雪饮狂刀携妻归隐,昔年名噪一时的北地豪雄却沦为普通的农家猎户,让不知多少没有能见识雪饮狂刀的江湖客为之扼腕。
然而,就在前不久,江湖上突然传出流言,断帅与聂人王已经约定要要决一胜负,引得江湖各路高手哗然。
这南山,所指正是川蜀南部乐山之地,断家祖地便是在此,而火麟剑亦在此名震天下。
大江之上,苏铭坐在船首,望着江水,目光幽幽,“刀剑对决,风云聚会,这个世界诸多角色皆要登上历史舞台,雄霸,风云……我,到底要如何做呢?”
风云世界的背景,便是千秋大劫,实际上,这千秋大劫一开始,不过是笑三笑一家父子的恩怨情仇,最终演变成东瀛与神州的战争,影响到了龙脉与气运。
在这种背景下,凡俗王朝的势力反而不那么重要,风云世界,当真是可以人尽敌国,不像大唐之中的大宗师那样被国家力量影响。
思考良久,苏铭望着远方,幽幽一叹,“归根结底,还是力量啊。”
……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西面,坐落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交汇处。是一尊弥勒坐像,动工之后,耗时几近百载方才建成,高与山齐,背山面江,依山凿石而成,脚下江水滔滔,船行如蚁,何其壮观。
在这佛像顶上的右方,有一古刹名为大佛寺,大佛寺再左方百丈开外,另建有一列亭台楼阁,这便是断家庄。
一日,天空下着薄雨,江面上水浪平静。
佛脚下的山道有一个褐衣稚童在跑着,圆圆的脸蛋,双目灵动明亮,粉雕玉琢,其衣衫也非寻常粗布,一看便知是名门之后。
来到水边,他并没有像其他同龄人那般四处嬉戏,而是小跑到佛像脚下,盯着另一侧浪翻卷的水面,原来,那里坠有一物,一条细细的绳索,其上每隔一截便捆一石子为标记,男孩蹲下身子将其拽了上来,看了看水浸湿的位置,却是在量度着江边的水位。
整个过程流畅而熟练,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合的沉稳。
见没达到位置,男孩松开手,那细绳又落了下去。
此子,便是南麟剑首断帅的儿子断浪,测量水位,也是段家的传统,断浪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
“轰!”
就在此时,岸边忽起一声震耳轰鸣,将断浪震醒。他急忙转头去看,原来是一艘飞驰而来的木舟狠狠地撞在了岸边,船体瞬间四分五裂炸碎开来,水四溅。
爆碎的木片中,两道人影已是借势高高跃起,如苍鹰飞扑而来,转眼已到身前。
定睛看去,正是聂风父子俩。
看着面前气势逼人的大汉断浪,稳了稳心神,朝他拱手行礼,“前辈,家父已恭候多时,且随我来!”声音稚嫩,却彬彬有礼。
说完,他翻身而起,一个灵巧的借力人已攀附上了佛膝。
可就在此时,聂人王忽的向后看去,只见江面上一叶扁舟驶来,一道青袍身影独立船头,气质飘逸,宽衣大袍,好似要羽化而去。
这是哪来的高手?
一见到对方,聂人王便感受到了一股逼人的气势,即使对方显山不露水,但冥冥之中武者的直觉告诉他,眼前之人,十分可怕!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