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104章 厉兵秣马,剑指大小金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厉兵秣马,剑指大小金川!
    “宜早不宜迟。”
    目光如炬,贾琰沉声道:“蓟镇关系到辽镇、京畿安危。”
    “这是本侯的锦衣军都指挥使腰牌,持它可调动当地驻扎的锦衣军。”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这”
    岳钟琪看着眼前这块巴掌大、长方形。正面镌刻着一个大楷‘令’,背面则是一条栩栩如生的飞鱼的青铜腰牌,有些愣神。
    “你要等什么?”
    “等到兵部下令,蓟镇上下团结一心对抗你。”
    “你再去接管蓟镇吗?”
    贾琰言辞冷厉,直戳人心。
    “君侯,我不是.”
    “本侯知道你顾虑什么。”
    没等岳钟琪解释,贾琰打断了他:“无非是没有皇命,不敢动这一边镇。”
    “此事是陛下与本侯的默契,稍后本侯自会从乾清宫请旨。”
    “你且领亲兵先去,召一干驻蓟镇锦衣军拿了祖翀,群龙无首之下,蓟镇只能任由你清点。”
    “除非他们上下一心准备造反,否则,谁也不敢对抗锦衣军。”
    “这样一来,你就有足够的时间,撬开祖翀的嘴,拿到蓟镇上下吃兵血的证据。”
    “到那时,宫中的圣旨也到了,把这些蛀虫一并拿下,还蓟镇一个朗朗青天。”
    “是。”
    听到这里,岳钟琪眼中光芒越来越亮,已经有了整肃蓟镇的把握。
    “九边本就有兼管地方卫所之责,尤以蓟镇、辽镇最为突出。”
    “蓟镇辖制燕山三卫、永清左右卫、密云三卫、永平三卫、遵化卫、隆庆卫、营州三卫、延庆左右卫、兴州三卫,卫所兵全额为117600人。”
    “蓟镇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实力,这些卫所兵就是最佳兵源,挑选出青壮整训,陈兵备战。”
    “国朝兵制糜烂不单单是边镇,卫所更甚,你明白吗?”
    凝视着岳钟琪,贾琰叮嘱道。
    “我明白。”
    岳钟琪心领神会,无非是查抄了蓟镇及下辖二十一个卫所,这有什么难的。
    “来人,送临洮伯。”
    “请!!!”
    丫鬟识趣的将岳钟琪请出了宁国府后院。
    顿时,正厅只剩下六人,年羹尧、张广泗一脸期盼的看着贾琰。
    “元从一役,国朝从女真鞑子手中夺回了辽西走廊,起自山海关,北抵大凌河北岸,东临渤海,西依松岭山,长400里,宽不超过30里的狭长地带,以此复设辽镇,治所锦州。”
    “辽镇主要是为了抵御后金侵袭,以锦州、宁远防线为主,建立了诸多军堡,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势险要,从秦汉到前明历来为兵家征战必经之地,沟通山海关内外的重要通道。”
    “九边之中本来要数辽兵最为勇悍,前明时期便有关宁铁骑,纵横天下,可元从一役之后,辽镇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厮杀,有也只是围绕着大凌河的小规模对决。”
    “几十年下来,辽兵还有多少实力,恐怕谁也说不上。”
    “我敢断言,决定国朝命运之战必将出自辽东。”
    贾琰一巴掌拍在地图上那个标注了辽镇的位置。
    “君侯。”
    “我想去辽东。”
    年羹尧当机立断,出声自荐。
    放眼九边总兵,没有人比他更懂得钻营,否则,他也不可能从一个同进士走到大同总兵的位置上,一等伯不是他的终点,他想要爬的更高,国侯乃至国公。
    辽镇固然是最危险的地方,恰恰如此,才会有火中取栗的机会。
    “哈哈哈!”
    贾琰率先大笑出声,牛继宗、柳芳、侯孝康同样面带笑容。
    有野心的人往往能够走到最后,他们不怕下面有野心,就怕下面没有野心,没有也行往往意味着失去了进取心,这在军队中可不是一件好事。
    “请君侯成全!”
    年羹尧急了,再度出声。
    “你可想好了?”
    注视着年羹尧,贾琰一字一句道:“辽镇不同于蓟镇,辽镇总兵哈元生可是太上皇一手提拔。”
    “本为回族,生于北直隶河间人,历任黄路守备、建昌路都司、贵州威宁游击等职。”
    “多次镇压苗民、西南边民动乱,战功赫赫。”
    “你想要出任辽镇总兵,还需要等一等。”
    “君侯,我愿意等。”
    年羹尧清楚辽镇必起风波,那时便是他的机会,等一等又何妨。
    “可。”
    微微颌首,贾琰答应了他的请求。
    “谢君侯。”
    年羹尧喜出望外,连忙行了一礼。
    随即,贾琰的目光投向了张广泗:“清江伯比起怀远伯,更像一个文官。”
    “本侯要是没记错,你是监生捐纳入官,顺康五十四年选其授贵州思州府知府。”
    “雍平初年升贵州按察使,因镇压苗民起义有功,擢贵州巡抚。”
    “雍平四年,和硕特部蒙古人进扰西宁州等地,擢其为固原镇副总兵官,后迁为山西镇副总兵。”
    “君侯英明。”
    清江伯张广泗拱手做稽,表达敬意。
    ‘嚯!!!’
    年羹尧都不禁侧目,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憨直的同僚居然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文官。
    “雍平元年,朝廷敕封莎罗奔为大金川安抚司,泽旺为小金川土司,大、小金川由此成为了康巴地区最大的土司势力,日渐膨胀。”
    “大、小金川部族林立,民俗尚武,以土司为首,经常相互仇杀,争夺地盘,威胁地方秩序。”
    “从雍平四年开始,大、小金川不断侵扰四川,对外扩充土地,劫掠人口,气焰日盛。”
    “你在苗疆主政多年,深知当地情况,苗人彪悍不下于藏人、羌人。”
    “本侯愿上表你为平西将军,于苗疆募兵五万,前往征伐大、小金川。”
    “大、小金川平定之日,便是你回朝受封国侯之时。”
    “多谢君侯。”
    张广泗立即行了一礼。
    “君侯。”
    “我”
    眼看着同为雍平勋贵的年羹尧三人都有了安排,王子腾有些坐不住了。
    “国朝有三大水师,分别是金陵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全都位于南方。”
    “前明时期,辽东归为山东都司辖地,其主要原因在于海上往来便利。”
    “国朝必须要重新建立一支水师,专用于巡弋渤海、东海,不单单是为了对付后金,未来还需要应对高丽、东瀛,你可愿带头组建这样一支水师。”
    迎着王子腾期盼的目光,贾琰开口道。
    “水师?”
    “我?”
    王子腾连忙摇头:“君侯,这陆地上的作战,我还没摸清楚,就跑水上去了。”
    “无妨。”
    贾琰笑了笑,随意道:“我为你寻了三个帮手。”
    “俞咨皋的孙子俞跃,邓子龙的曾孙邓国桢,陈璘的曾孙陈鲲。”
    ‘唰!!!’
    这三个名字让王子腾心中一震,俞咨皋、邓子龙、陈璘,这可都是前明时期的水军将领,且擅长海战。
    “我可跟你说,这三个人都是国朝少有的海上骁将。”
    “俞跃是广东水师参将,邓国桢是福建水师参将,陈鲲是金陵水师参将。”
    ‘妥了!’
    王子腾大喜过望,家学渊源加上自身的能力,这还差什么?
    “本侯再问你一次,愿不愿意做天津水师提督?”
    “我愿意。”
    王子腾迫不及待的答应道。
    “哈哈哈!”
    众人见状,无不放声大笑。
    “先别急着乐。”
    “有些话,我还是得叮嘱你。”
    贾琰正色道。
    “君侯请说。”
    王子腾肃然挺立,侧耳倾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水师不同于陆上军队,从官兵到战舰这都需要仔细筹谋。”
    “天津水师这块牌子好拿,本侯亲自往乾清宫一行,例同金陵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辖兵三万。”
    “但是采买舰船的费用从何而来?”
    “还有,要建造舰船,特别是用于海上作战、航行的船,需要上年份的木头,像杉木、松木、柏木、橡木、柚木、楠木、榉木和榆木等。”
    “这些木材,兴许燕山、太行山深处会有堪用的,可一时半会儿都用不上,光是龙骨木风干就需要1-3年,拿它来造船,怎么说一艘船下水最快不得一年半载。”
    “这”
    一时间,王子腾楞在了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正如贾琰所说,筹建一支水师可不简单,耗费何止百万,把王家家底都填进去也无济于事。
    “贤侄就别逗他了。”
    “等一会儿,钟山伯怕是都急得跳脚。”
    牛继宗知道贾琰不是无的放矢的人,除非他有十足的把握,要不然绝不会提这一茬。
    “君侯还是告诉他吧。”
    柳芳、侯孝康开口说道。
    ‘???’
    王子腾一脸期盼的看向贾琰,想要从他嘴里得到好消息。
    “牛叔父、柳叔父、侯叔父。”
    “你们呀。”
    微微摇头,贾琰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ps:苗疆是明清时期对湖南、贵州苗族聚居区的统称,包括湘西、黔东南。
    大、小金川位于阿坝州境内,因大渡河支流大金川河、小金川河及沿山金矿得名。
    雪区有典: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卫藏即乌思藏,包括后世雪域高原全省,安多主要包括青海全境,康巴涵盖有川西、滇西北等地。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