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83章 登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登极
    五月二十三,大吉。
    宜登极。
    聂宇顶着五月日头炎热,第一次身披十二章完整的冕服龙袍,头顶十二施冕冠。
    冕服、冕冠皆是由礼部按照正统的汉制冠冕设计,国库户部负责出钱,工部负责制作成袍。
    明明炎炎夏日,聂宇穿上这身龙袍冕冠,愣是不觉丝毫炎热,反而心中生出某种莫名特殊的使命感。
    龙袍啊!
    还是正儿八经的真龙袍,不是后世可以随便买来穿着玩的假龙袍,穿上了就要承载中国历史最厚重的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聂宇没有骑马,来到行宫门前(原汉王府),上了那尊宏大气派的龙辇。
    负责抬辇的不是轿夫,而是经过临时培训的军士,个个都是军中好手。
    龙辇出行,前排是专业的仪仗队,之后是新制下的内廷女官,两边是大汉军士开道、皇帝禁卫保护,后方又有参与典礼的文武百官随行。
    这些随行百官,不是随便挑选,而是特地按照品级职分参加。
    并且参加之前,还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礼仪培训,确保大典时不会闹出笑话。
    仪仗队出了汉王行宫,举个各种仪仗器物,又有礼乐队吹奏特定曲目。
    南京城内,已经万人空巷,百姓全都闻风而动,就为了来看看新朝皇帝登极的盛会。
    毕竟,已经一百多年没见过了,上一个在南京登极的皇帝,还是南明的弘光帝。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街道两旁,有精明的商铺老板,趁机拿出鞭炮放到前悬挂燃放。
    鞭炮放了没多久,就有官差急匆匆闻讯跑过来,皱眉问道:“怎么回事?衙门不是已经说过了,今日百姓聚集肯定会很多。不要乱放爆竹,万一失火了怎办?”
    那商铺老板倒是笑嘻嘻道:“哈哈,差爷不要动气,小店只是看今日大喜,这才放了几个鞭炮,沾沾新皇上的喜气。这半两碎银子,权当给差爷吃茶消火的钱。”
    “哼,放完了就快收起来,自己把爆竹打扫完,出了乱子要你好看。”
    那官差没有收银子,实在是汉军入城以后,对衙门进行了清理,他的工作好不容易保住,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乱贪。
    更何况,新皇帝还给他们这些差役统一涨了工资,没有俸禄的也都有了俸禄。
    今天虽是聂宇的登极大典,但他也不想过于扰民,所以专门下了旨意,不许官府去特地安排放爆竹、挂彩绸。
    官府得了旨意,就也跟着下令,不许乱放鞭炮,出了乱子就要罚银抓人。
    当然,还是止不住民间的自发性行为,那些官差同样也是看到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不出问题,大家一起高兴高兴,乐呵乐呵。
    南京城中商铺,都在自发放着鞭炮,庆贺新皇登极的盛会,而百姓则全都跟在了新皇登极的仪仗队后头。
    而大汉的登极典礼仪仗队,可是已经准备了许久,自然不可能太过粗糙草率。
    仪仗、礼乐大气恢弘自不必多说,负责戍卫随从的汉军将卒,同样也是穿上了新式的大汉兵服。
    这些新式兵服算是第一批,设计草图参考了后世的军服样式,又融合了一些当前时代的元素。
    反正整体看下来,给人一种直观上的简约大气,又不失美观。
    而内廷女官,穿的都是前明的标准袄裙服,经过了一些特定修改,体现女性柔和的同时又带一丝官服气场。
    百官的礼服没什么太多变化,还是前明的官袍礼服样式,只是去掉了一些不便多余设计,又将礼服颜色统一定为红色。
    红色,代表了大汉的德运——火德。
    这实际上有些不太合理,因为大汉的前朝伪清代表德运为水德,五行德运相生相克的话,大汉应该崇尚木德。
    水生木,木克水。
    就算大汉不认可伪清,那尊奉前明的话,应该也是以火生土来尊崇士德。
    礼部在最早上奏大汉应该定下德运,也是建言大汉新朝应该定为土德,这样就可以否定伪清正统。
    大汉的前朝就是大明,可以尊从大明德运,来否定伪清德运。只不过聂字拒绝了。
    在他看来这五行德运纯属扯淡,不仅他觉得扯谈,就连已经死了年多的乾隆老狗,都觉得五行德运就是无稽之谈。
    大汉还把伪清那嫌弃的东西重拾起来,这实在有些说不出去。
    只是,架不住礼部和百官坚持,聂宇索性就定了个火德。
    反正从元明清三朝开始,这流传上千年的五行德运,就已经被扰乱瓦解的不成样子。
    先是大明不遵守规矩,朱元璋不管五行相生相克,强行定了个火德大明。
    而后,伪清跟着瞎几把乱来,不管五行相生,只弄了个一知半解的水克火,来了波大清水德。
    现在放到聂宇这边,他也不打算守规矩,要定那他就也定火德。
    如此,就是火生水,水生火,五行德运彻底乱套。
    五行德运乱套,礼部想要纠正,但可惜汉王乾纲独断,他们也纠正不了。
    百姓倒是不懂,只觉得新朝一切都那么新鲜,跟伪清时期的青蓝色官服完全不一样,统一穿红色的衣服。
    又有那新样式的官服、军服,宫女都穿的不一样了。
    “果真是新朝新气象啊!”
    袁树作为伪清降官,他的年纪已经很大,所以没能参加登极大典。
    这让他非常羡慕,时至今日他已经基本想开了,连老家都被汉军占了,能有什么想不开的。
    大汉登极建制,又占据了南方的大部分精华之地,而且占下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平抑物价。
    杀旗人不算做事,平抑物价才是功德无量,也能看出新朝到底有多少器量。
    “朝廷……伪清看来是当真气数已尽,大汉问鼎天下,指日可待了。”
    袁树就这么围观看着,心里没多少遗憾,反而有些唏嘘。
    难得改朝换代的盛会,怕是几百年都难得遇,自己侥幸碰上,却是已经七老八十,行将就木,想要参与其中,大展抱负都没那个机会条件。
    看了一阵,袁树转身离开人群,他要回府独自喝酒。
    因为主动投降,又有协助大汉管理维稳功劳,还有这货确实没有什么贪污劣迹,兄长又是袁枚,他的府邸没被大汉没收,在南京还有地方可去。
    袁树离开后不久,聂宇的登极队伍,后面跟着百姓,已经全部出内城。
    回到几月前才祭祀过的紫金山。
    这次,大汉不是祭明孝陵了,只是前往祭祀紫金山的天地坛。
    天地坛在明初,朱元璋为了不费太多,选择将天地坛合并,但后面又被嘉靖大礼议分开。
    今日聂宇祭祀,特地做出要求,将天地坛重新合并祭祀,不要太过劳民伤财。
    祭祀完了天地坛,又有追封设置大汉的太庙。
    这些都是既定流程,礼部已经提前安排爱当。
    内阁首辅刘骏,亲自宣读登极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前明德运终始,伪清窃据中原神器,百有余年,今运亦终……今大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拯救百姓,而即帝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总体立意非常鲜明,就是以前明为正统,肯定前明对华夏的功绩,又说伪清窃据中原神器,大汉将来也是要北伐,驱逐越虏,恢复中华的。
    这没什么不合理,朱元璋祭天称帝,同样也是认了蒙元皇帝,但又要驱逐鞑虏。
    二者并不冲突。
    总不能还要大汉认可伪清的功绩?
    伪清除了雍正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能有什么功绩?
    就连雍正这两个功绩,本质上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且马上就被他的好大儿乾隆给摁死。
    诏书很快宣读完毕,大汉衍圣公孔广杓,身穿公服,手持玉笏,慢步站了出来。
    他还没回衢州府,只是发了信书让衢州南孔族人配合汉军,拆毁孔子像。
    而孔广杓自己则留在南京,要为接下来的登极典礼作司仪主持,增强大汉在儒林的正统合法性。
    聂宇不在乎孔家,但能利用孔家的价值,干嘛不去利用?
    孔广杓高喊:“跪!”
    百官闻声齐刷刷拜下,跟着拜下的又有女官、军卒,还有随行而来的围观百姓。
    大汉不兴跪礼,但不包括儿子跪父母,逢年过节跪拜各奶长辈,还有今日这种特殊祭祀典礼时的跪拜天地。
    孔广杓大喊:“山呼!”
    百官齐呼参拜:“万岁!”
    孔广杓再喊:“山呼!”
    百官再拜:“万岁!”
    孔广杓又喊:“再山呼!”
    百官齐呼:“万万岁!”
    孔广杓最后喊道:“再山呼!”
    百官统一山呼高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
    “起!”
    百官这才终于起身,大典到了这里终于圆满结束。
    聂宇身着正统冕服,女目光凝视下方,百官缓缓起身。
    他的耳边不仅有百官的山呼万岁,更有围观跟随的百姓,也在跟着山呼万岁,那场面动静大到就连山林中的飞鸟,都被惊动飞起。
    有那么一瞬间,聂宇精神恍惚,感到自己似乎真的就是权掌天下、生杀予夺的帝王。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